破解「好魚道相報」迷思,保育魚群產卵場,讓海洋資源喘口氣

內容提供/漁業廣播電臺 文/邵廣昭 圖片提供/邵廣昭
魚類「聚集產卵」的生殖行為 (Fish spawning aggregation or Spawning aggregations) ,是指同一種的魚類為了生殖的目的,會在每年特定的時間聚集到一定的地點,同時排卵、排精,達到傳宗接代。當然這種不在乎自己的基因,是否能有更多機會遺傳到下一代的生殖模式,只有在以水為介質的海洋中才可能發生。

由於陸地上的空氣是無法飄送精子及卵子,所以陸上動物一般多半是行一對一的成對交配方式(pairing spawning),這也包括一夫多妻(harem polygyny)或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由於魚類聚集產卵是這些魚種繁衍後代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因此需要劃設禁漁區或禁漁期嚴加保護,否則其資源就會很快枯竭。

哪些魚類會聚集產卵?

聚集產卵的魚類通常分成兩類,一類是定棲性的魚類(resident),另一類則是短暫生活在礁區的大型魚類,又稱暫棲性或過境的魚類(transient)。定棲性魚類的體型通常比較小,聚集產卵的地點就在棲所的附近,幾乎每天或經常性且長期地在那裡聚集產卵,譬如小型的隆頭魚、雀鯛或角蝶等珊瑚礁魚類。

為了海洋資源的永續與保育,當海洋中魚類集體繁殖時,透過設置完全禁漁區,以生態旅遊方式規劃,方能創造雙贏局面。

暫棲性或過境魚類的體型比較大,會長距離游泳,游上百公里聚集到某個地點產卵,好像朝聖一樣,通常會持續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這類聚集産卵也比較少見,譬如石斑丶笛鯛等經濟性的魚類,以及粗皮鯛丶臭肚魚及鸚哥魚等。有時候是僅有十幾尾的數量,但是多的時候可以達數千尾,非常壯觀。

以石斑魚為例,通常要長到5丶6歲性成熟之後,少數的母魚才會變性成為公魚,體型則會變得更大。要交配繁殖的時候,牠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游到海流強勁,特別是有不同海流交會的地方聚集產卵。當然牠們都是體外受精,母魚很迅速地衝到水層中排卵,公魚會緊跟在後,也在水層中排出乳白色、像一團霧一樣的精液,和卵完成受精,隨即所有公母魚都逐漸消失。

魚類聚集產卵為何需要特別保護?

在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物種保育的專家群中,有一個石斑魚及隆頭魚的專家群(Grouper and Wrasse Specialist Group)特別致力推廣這兩科魚類大型種聚集產卵場的保育。在美國則有「魚類聚集科學和保育委員會(Science and Conservation of fish aggregation, SCRFA)」民間組織,曾製作一支兩分鐘短片,介紹魚類聚集產卵的意義和重要性。

魚類聚集產卵特別需要保護的原因,主要是牠們很容易被漁民或釣友發現並一網打盡。而且石斑、笛鯛等大型魚類的壽命長丶成熟年齡晚,而且年紀越大、體型越大的魚,越能生育。因為魚和人不一樣,人有更年期,魚類沒有更年期,越老的魚越能生,所產的卵不但品質好,而且孵化率高,因此大魚更需要保護。特別是一旦發現有大型魚類聚集產卵現象的時間或地點時,就應該要納入禁漁期,或是劃設禁漁區,設法嚴加保護。

譬如,位於太平洋西南的薩摩亞(Samoa),當地漁民一旦發現有魚類聚集産卵的現象,就會主動通報政府,讓政府劃設保護魚種的禁漁區。但是在臺灣,如果有人發現的話,不是隱匿不報,就是「好魚倒相報」,廣為宣傳讓大家趕快來釣,很快就會把牠們一網打盡。這說明臺灣民眾的海洋保育觀念和認知,顯然遠遠地落後國外的民眾。

IFrame美國「魚類聚集科學和保育委員會」特別製作了這兩分多鐘的短片,主旨在介紹魚類聚集產卵的意義和重要性。

發展生態旅遊  創造雙贏局面

最近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老師的團隊,在協助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澎湖南方四島的魚類相時,發現在東吉和西吉之間的海域,出現銀紋笛鯛聚集產卵的現象,並同時提出應該劃設「完全禁漁區」的呼籲,希望漁民朋友們也能夠支持。

假使能以生態旅遊的方式,觀賞這些魚類聚集產卵的現象,魚類資源才會生生不息地永續下去。譬如菲律賓曾經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聚集產卵的場所如果開放捕撈,每年大概只能增加4,000美元的收益,而且魚很快就被抓光了。但是如果加以保護,改以發展生態旅遊,則每年可為當地社區增加94,000美元的收入,而且魚類資源可以永續利用,這樣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