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嘗百「藻」 吳彰哲推臺灣藻類朝精緻化邁進

文/洪嘉鎂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吳彰哲實驗室

十年來全球藻類生產翻倍成長,目前已超過3000萬噸,但臺灣藻類生產量卻逐年下降,還向國外進口大批藻類及相關原料,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吳彰哲認為,臺灣雖受環境限制無法大量生產大型、具食用性功能等藻類,但可思考走向精緻化生產,像生產海木耳、馬尾藻,提供無重金屬汙染的藻類,成為高階保健食品及生物醫藥原料供應者。

全球一年生產上千萬公噸藻類

全球的野生與養殖水生植物產量逐年攀高,從2005年1,305萬公噸一路成長到2016年3,013萬公噸,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2018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中指出,2016年全球水生植物產量以養殖生產為主,佔96.5%,其中絕大多數為藻類,像近年印尼大量養殖卡帕藻與麒麟菜作為卡拉膠原料,印尼海藻產量從2005年的91萬噸成長至2016年的1,163萬噸,而東亞與東南亞所生產的裙帶菜、紫菜等產品,則多作為人類食用。

近年學者研究,馬尾藻可萃取出一些保健成分,對人體健康有正面幫助。

全球藻類養殖產業會有如此增長,與市場需求脫離不了關係,吳彰哲表示,目前藻類市場需求已從早期的食用性,逐漸轉為功能性需求,像麒麟菜提取卡拉膠可作為食品或工業用,近年也有專家開始研究藻類中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物質,如褐藻萃取出褐藻醣膠對於肺癌有正面作用。

臺灣大型藻類產業發展受環境影響

國內有些廠商看準藻類保健功效,投入比較容易生產的微藻產業,如藍藻、綠藻,開發藻類保健食品,2012年以前臺灣更是成為全球綠藻出口大國,後來被中國超越。

若要將藻類作為高階原料,得先經過動物實驗,甚至是人體實驗測試。

反觀國內大型藻類產量比起鄰近的中國、東南亞,或是日本卻少上許多,農委會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中指出,2017年龍鬚菜生產量為589公噸,其他藻類為351公噸,同年度臺灣也向國外進口15,000公噸以上的藻類及相關原料,或許有人會思考臺灣為什麼不發展大型藻類產業呢?

事實上,國內大型藻類產業曾發展過一段時間,當時為供應九孔養殖產業需求,有許多業者投入龍鬚菜養殖,隨著九孔產業沒落,養殖藻類產業也跟著減少。

吳彰哲表示,國內微藻產業發展興盛原因主要是環境較好控制,有些廠商甚至結合IOT管理生產,反觀大型藻類不興盛原因,除了受九孔產業沒落影響,周圍海域水溫才是關鍵因素。

吳彰哲解釋,臺灣周遭的海域水溫四季分明,冬季與夏季水溫具有明顯區別,每年4、5月份無法像中國福建一帶可運用中國沿岸流量產青海菜,進入夏天後還有颱風影響藻類生產,要達到專業生產同一種藻種確實有難度。

藻類可走上醫療與保健用途

不過吳彰哲近年運用藻類進行疾病、藥物、疫苗等研究,也從中看到臺灣藻類的發展空間。他笑著說,「做藻類研究就像神農嘗百草」,過去神農氏嘗遍陸地上的植物,可惜沒有嘗過海中的植物,藻類確實有些藥理保健功能,像以驅蛔蟲聞名的鷓鴣菜就是中藥材之一,但要讓藻類產業化,走向醫療與保健用途得需要有更多研究人員投入,而且也需要有穩定的藻種來源。

要讓藻類產業化,走向醫療與保健用途得需要有更多研究人員投入。

吳彰哲從個人研究中發現,某些藻種對於感染性疾病,如腸病毒、登革病毒、流感病毒都有正面效果,他表示,目前也有不少國內外研究開始從藻類中尋找抗癌功能性成分,這都有機會作為新藥開發的原料,像南韓現在也積極養殖藻類,希望能拓展保健商品市場。

藻類發展不僅有食用或保健用途,目前也有人將藻類與化妝品結合,吳彰哲舉例,有些藻類生長在潮間帶上,退潮時太陽直射藻類,一整天下來卻沒有發生乾癟狀況,這就值得去研究藻類當中是否有抗UV、抗氧化、保濕、美白等相關成分,這些是化妝品很需要的成分。

精緻養殖能否成為未來藻類發展方向

吳彰哲表示,國外近年大量發展藻類的過程中,逐漸出現基因弱化、病毒感染的問題,而且也發現在工業發展下,一些具有肥料的廢水助長海域有害藻類生長,進而影響海洋中浮游生物成長、漁獲量減少,因此目前國際開發養殖產業時,開始走向整合式多營養層養殖模式,有魚有藻達到生態平衡,透過藻類吸收養殖生物生產的營養鹽、分解生物產生的有機物,降低環境汙染。

近年國際養殖業開始走向整合式多營養層養殖模式,透過藻類吸收、分解養殖生物產生的有機物,降低環境汙染。

他認為,臺灣具有發展藻類的潛力,可朝向有功能性的藻類發展,如海木耳、馬尾藻······等,成為高端產品的原料提供者,由於藻類容易吸附重金屬,過去國內進口藻類產品時都會特別注意是否有重金屬超標的問題,臺灣可以尋找無汙染的地區精緻生產,避免藻類含有重金屬汙染。

吳彰哲建議,農政單位應該要開始重視藻類發展,從國內藻類研究發展來看,有許多藻類研究人員都步入退休階段,新血投入較少,藻類研究開始產生斷層,對整體藻類產業發展其實不好,應該要善加利用國內擁有的資源創造龐大生物經濟。

他指出,藻類若要繼續發展,可優先找回過去國內專業飼養藻類的生產者投入藻類養殖,除了依據氣候特性進行季節性養殖,作為高價保健食品、生物醫藥的原料提供者外,而且藻類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若未來臺灣開始徵收碳稅後,藻農也有另一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