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臺灣起司專門協會成立 推廣納入在地飲食文化、培力酪農轉型

臺灣起司專門協會(T.C.P.A.)今日宣告成立,由國產手工起司品牌「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陳淑惠擔任首任理事長。(攝影/游昇俯)

近年國產生乳產量屢有過剩,「臺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全面生效,更使酪農產業轉型議題受到關注,國內第一個臺灣起司專門協會(T.C.P.A.)今(11)日宣告成立,首任理事長、國產手工起司品牌「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陳淑惠表示,未來協會將推動起司風味教育、傳遞起司知識;結合在地飲食文化,推廣國產起司應用;並引進日本起司專業協會專業認證制度,培育產業人才,協助酪農轉型。

在農業部畜牧司支持下,臺灣起司專門協會期望透過起司製作技藝的推廣及教育,協助酪農轉型,協會今日舉辦成立記者會,邀請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立法委員陳培瑜、日本起司專業協會(C.P.A)會長坂上あき、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等人共同出席見證。

臺灣起司專門協會成立記者會,邀請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右4)、立法委員陳培瑜(左4)、日本起司專業協會(C.P.A)會長坂上あき(左3)、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左2)等人共同出席見證。(攝影/游昇俯)

李宜謙表示,乳品廠與酪農簽約收乳,多餘乳源乳廠不一定保證收購,農業部過去曾委託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協助開發奶酒、牛奶火鍋等,但對起司著墨不夠,樂見協會成立推廣起司,鼓勵酪農發展起司等乳品多元加工;國人起司消費尚未普遍,農業部樂意媒合通路業者、推廣消費,未來市場規模成形,不排斥以相關補助鼓勵國產起司使用。

國際上不少酪農產業發達國家,酪農可在自家畜牧場旁自行製作起司販售,但國內乳品加工門檻高,未來是否將起司納為農產品初級加工範疇,李宜謙說,只要國內業者有需求,農業部願意進一步跟衛福部食藥署展開討論。

陳淑惠指出,臺灣有近9成人口有程度不等的乳糖不耐症,起司含乳糖比例低,是適合國人營養補充的乳製品;並且相較於優格、奶油等乳製品可使用進口乳源,製作天然起司要靠凝乳酶,需要就近使用國產乳源,更適合國內酪農產業發展。

日本起司專業協會(C.P.A)會長坂上あき(左)遞交臺灣起司專門協會理事長陳淑惠立案證書,象徵臺灣引進日本起司專業認證制度。(攝影/游昇俯)

臺灣起司專門協會將引進日本起司專業協會舉辦的「起司專業認證考試」,培育起司產業人才。陳淑惠說,相較於歐美國家,臺灣風土條件比較接近日本,引進認證制度,希望引導國內認識日本如何設計安全的起司生產環境、相關食安法規如何落地;其次,日本推廣起司自明治維以來已有百年經驗,現在居酒屋、便利商店等都很容易接觸到相關產品,希望學習日本將起司融入飲食文化的特長,做後端市場的推廣及教育。

陳淑惠指出,目前國人仍以消費熟成起司為主,她傾向推廣起司與國人日常食材結合料理應用,「不然永遠只知道配紅酒」,沒有飲酒生活習慣的人就難以消費起司;新鮮起司風味接近牛乳,國人接受度高,且製作新鮮起司不需熟成技術,製成率也高,適合作為酪農投入起司加工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