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最前線】不僅可觀賞也能吃,食用百合的栽培技術

內容提供/桃園區農業專訊 文、圖片提供/桃園農業改良場台北分場助理研究員 吳婉苓
百合是多年生的球根花卉,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及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不僅是栽培歷史悠久的蔬菜,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和觀賞價值。百合主要以其地下部鱗莖作為蔬菜之用,雖不是菜中的珍品,但可蒸、煮、炸、炒或做成菜肴羹湯外,另可製成百合乾、百合粉、百合飲料等中藥材;據《本草綱目》記載其具有補中益氣、寧心安神、潤膚防老化、化痰止咳、清心除煩、防止秋燥等功效;作為花卉之用,百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常被視為純潔、自由和幸福的象徵,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是婚禮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

百合地下鱗莖是由數十片肉質鱗片抱合而成,為其營養器官,不僅肉質細膩,且營養價值也很高,為菜用和藥用的主要部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百合其鱗莖含有豐富的鉀、膳食纖維及葉酸,對於人體的消化、泌尿及心血管系統有非常好的維持功能;現代文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有相當好的預防效果,也能解決腸道消化不良和改善便秘的情況,每100公克的熱量僅126千卡(資料來源: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2015年版),非常符合養生及保健之需。另百合也是保健美容的食品,常食可增加皮膚的營養,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變嫩且富有彈性,對病後面容憔悴、失眠多夢及更年期婦女恢復容顏具有顯著作用。

形態特徵及生長發育過程

食用百合為百合科百合屬的多年生球根花卉,株高40~60公分,甚至可高達1公尺以上;莖直立,不分枝;地下具有鱗莖,鱗莖呈卵形或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的肉質鱗片層疊成球形。單葉,互生,狹線形,無葉柄,葉脈平行。花著生於莖頂端,呈總狀花序,簇生或單生;花瓣多為向外反捲,故有「卷丹」之美名。

北部地區的日本食用百合栽培情形。

百合的根可分為「基生根」(下根)和「莖生根」(上根)兩類:基生根著生於鱗莖基盤下方,多達幾十條,粗壯無主側根之分,並以鱗莖基盤為中心,在土壤中呈輻射狀分布,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等功能;而莖生根為球莖在莖桿入土部位長出的不定根,形狀纖細,數量多,分布在土壤表層,具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莖,可吸收表層土壤中水分和營養物質,供莖桿生長發育等功能,每年會和莖桿同時枯死且在莖生根著生的莖桿基部另生成小鱗莖,可供繁殖用。

食用百合的莖可分為地上莖和鱗莖兩類:地上莖為由母鱗莖短縮莖的頂芽伸長,長出地面而成;高可達60~150公分,不分枝,直立性強。鱗莖是養分的貯藏器官,莖部縮小為極小的短縮莖,稱為基盤,有貯藏養分、發生根系、著生和支撐鱗片、分生子鱗莖的功能。在基盤上著生白色肥厚的肉質鱗片,緊密抱合而成鱗莖。鱗莖大小因生長年限長短不同而異,具有宿根越冬或越夏的習性,能夠連續生長多年。

食用百合分布廣且品種多,市面常見如日本進口的「白銀」、大陸進口的蘭州百合、龍牙百合等,且不同品種間植物形態變化很大,但生長期、開花結實期、地上部枯萎、休眠期(收穫期)均有相同的生長發育規律。

大陸進口的蘭州百合真空包裝。

食用百合的栽培環境需求

食用百合屬多年生的球根植物,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生長快速、色澤潔白,肉質較厚;黏質土壤通氣排水不良,鱗莖較小,產量低,不宜栽培;土壤pH值以5.5~6.5較為適宜。

地上部莖葉生長適合的溫度為15~28℃,地下部的球莖則能忍受零下的低溫;在氣溫達10℃以上時,頂芽開始萌動,苗期氣溫低於5℃以下易受寒害。平均溫度在24~28℃時生育良好,氣溫高於28℃則生長受到抑制,若持續高於35℃植株葉片枯黃,地下球莖提前進入休眠期。

日本食用百合鱗片繁殖。

此外,喜半日照環境,耐陰性較高,但不同生長發育期對光照需求不同。苗期喜弱光照,營養生長期喜光照,光照不足對植株生長和球莖膨大都有影響,尤其是花蕾期,如果光照太低,易造成落蕾;但夏季高溫強光,則會造成莖葉提早枯黃。

而濕度上來說,食用百合喜乾燥,怕淹水,整個生長期土壤濕度不能過高。苗期和發根期需要濕潤土壤條件,種植田區不能淹水,避免造成土壤缺氧;田間積水應及時排除,否則球莖易腐爛,導致植株枯死。高溫高濕對植株危害甚大,常造成植株枯黃和病害嚴重發生。

食用百合需肥性高,為獲得高產量,宜選擇肥力較高的土壤,並施用足量的基肥,並及時進行追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之,配合施用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追肥以氮肥為主,根據生長發育情形,分次施用。

北部地區栽培現況

百合在臺灣栽培主要以生產切花為主,做為食用的百合栽培目前僅零星分布在宜花地區,主要是由進口切花栽培的品種中篩選鱗片肥大具食用價值的品種為主。目前多數食用百合仍以進口為主,主要的兩個來源,一為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食用百合「白銀」,鱗片大且厚,多數為高級飯店及日式餐廳所採用食材;另一為大陸進口的蘭州百合真空包,鱗片較小且薄,多用於甜品或甜湯之食材。

北部地區經過2年栽培後之日本食用百合鱗莖。

白銀的繁殖系統建立

桃園農業改良場於104年與「瑠公基金會」合作進行食用百合「白銀」以鱗片繁殖種苗的可行性評估,利用百合鱗片繁殖時間短及繁殖倍率高的特性,將鱗片繁殖後生長約6個月大的種苗(小鱗莖周徑約4~6公分)的植株,於10月份定植於田間進行養球,於隔年4月調查種球養成率約40%~50%;若種苗小鱗莖周徑為9~12公分,種球養成率則可提高到75%~85%。

105年續與瑠公基金會合作進行白銀的繁殖系統之建立,利用市售日本進口的白銀鱗莖剝取最外3層肥厚的鱗片進行繁殖,可獲得大量的種苗(圖4);每箱(33個/5公斤)進口日本食用百合鱗莖平均剝400個繁殖用鱗片,1個鱗片約有6至8個小鱗莖產生,再配合台灣氣候條件,避開夏季高溫期進行1年2個生長期(9月到隔年1月、1月到5月)的養球及栽培,可在進行種苗繁殖之後(需時6個月)經過2年的養球栽培,收穫與日本北海道栽培4年相同大小的球莖,供應市場所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加,食用百合的營養價值逐漸被人們所了解,對於食用百合的需求日增,因此發展食用百合種植栽培可開發成為地區特色農業,以增加農民的收益。

本文轉載自第105期《桃園區農業專訊》,原文標題為〈食用百合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