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貞 文/郭琇真 攝影/謝佩穎 首圖提供/昆儀實業有限公司
知名吉他手郭偉建輕刷著烏克麗麗琴弦,清亮而飽滿的樂聲悠揚響起,演繹著家喻戶曉的《好好愛我》,讓人不禁跟著搖擺。演奏完畢,郭偉建直呼不可思議,過去相思木都被拿來作木炭使用,很可惜。這麼好的樹種拿來製作具高經濟價值的樂器,透過演奏臺灣流行歌曲讓世界看到,更合適。
「連西班牙的製琴師傅說,臺灣的相思木不輸其他國家。」談起這把用臺灣相思木製成的烏克麗麗,昆儀實業有限公司經理陳家瑋臉上滿是驕傲。
在地木材、在地工藝,扭轉相思木價值
6年前昆儀實業開始發展國產材特色產品,請來西班牙製琴大師,用臺灣相思木製作烏克麗麗、吉他等樂器,甚至和酒廠合作,用相思木做酒桶,取代進口橡木桶,釀出屬於臺灣風味的白蘭地。
「一棵樹只有四塊木材可以做吉他!」擁有50年製材經驗的羅姓師傅指著已經被削成長方形狀的相思木,當場用粉筆在地上為我們比劃解釋,做吉他的木材紋路要垂直切面,徑切面最好有90度,因此只能選用最靠近年輪中央的四塊木頭,「大概只有10%相思木可做樂器,其餘當木地板、手工藝品。」
相思木生長在中低海拔,因不像杉樹、檜木等針葉林高大壯碩,長期被低估價值,作為燒火用的炭材、簡易支撐建材,或打成細屑填入菇類太空包。以前挖礦工人流傳著一句話,「聽到相思木在哭就要趕快逃」,因為早期礦坑支柱多用相思木,一旦聽到相思木發出嗚咽聲,代表礦坑要塌了。
昆儀實業從木材防腐加工起家,最知名的是與國立宜蘭大學產學合作的「熱改質」技術,不用化學藥劑防腐,而是用溫度降解重組木材內的纖維素,讓木頭沒那麼可口,避免蟲蛀;過程中他們發現熱改質後的相思木,除了安定性提高,聲音振動的速度竟然變快了,恰好一位西班牙製琴師來臺拜訪昆儀實業合作的學校,發現臺灣的相思木很適合做吉他的側背板,特性和全世界最好的玫瑰木很像,雙方一拍即合,開始接訂單客製化吉他。
陳家瑋說,歐洲許多吉他都是用地方木材製作,目前公司設計的吉他側背板用臺灣相思木,琴頸則是臺灣桃花心木,面板則還是用國外雲杉,正在思考是否有臺灣木頭可取代。
為推廣國產材吉他,昆儀特地成立國際亞太手工樂器研習中心,和製琴師合作開課,從選材開始,到磨製、組合木材等等,全程自己動手,學員可按照自己手的大小、習慣的音色修木頭,決定厚薄度,做出獨一無二的吉他,讓吉他不僅是一種產品,更是一種體驗。
高價值、客製化,提昇國產材能見度
除了吉他和烏克麗麗,昆儀也試著用相思木取代進口橡木桶,和酒廠合作,用臺灣自產的金棗、甘蔗、水果等,製作本土白蘭地。
陳家瑋表示,白蘭地的風味6成以上靠木桶決定,用在地木材釀出來的酒有在地味道,是一種在地經濟,甚至可以推出品酒體驗,讓民眾試喝看看不同時間、木頭種類釀出來的酒有何差異。
由於酒桶和吉他對木材的品質要求高,選用的相思木需在50年以上,因此昆儀的收購價格也較高,到產地買了幾次後,「林農知道我們要比較好的相思木,就會特地留給我們,這是一種正向循環。」陳家瑋說。
董事長郭宗欽也認為,國產材成本高,必須走出新路,開發高經濟價值、在地特色產品,才能和其他國家區隔。
國產相思木地板外銷世界
另一位旺亮木地板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呂文仁也是善用相思木的佼佼者。他說,雖然整個東南亞都有相思木,但臺灣的硬度、色澤和其他國家比就是不一樣,也因為硬度高,相思原木鋸成角材後容易裂,工藝處理上相對困難,但「我就是獨鍾臺灣相思,」前後花了十年經驗累積,才慢慢克服相思木加工易變形的問題。
要製作相思木地板,基材很重要。旺亮採用的是有通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F1綠建材等多重認證的西伯利亞極地落葉松,呂文仁表示,相思木硬力大,以前他曾在中國天津看別人用樺木當基材,製作完隔天全部變形,因此在製作複合式的相思木地板時,他花了許多時間尋找基材,好的基材可以讓相思木不易變形,以前曾用過智利的松木,效果都沒有落葉松來的好。
旺亮目前生產的相思木單板半成品主銷越南、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最終成品市場主要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呂文仁自信說到,現在就連歐洲國家也看到臺灣相思木的品質,紛紛要求「made in Taiwan」。
連結產銷,臺灣木材網今上線
林務局去年喊出「國產材元年」,首次邀請國內廠商在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展出國產材。然臺灣自1990年政府公布「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全面禁伐天然林以來,林業停滯30年。林務局長林華慶說,「產跟銷長期無法鏈結,即便國內廠商努力想在進口材充斥的低價市場殺出重圍,但消費端很難獲得這類資訊。」
費時一年建置,臺灣木材網日前上線,內容除了包含國產材買賣專區、驗證廠商專區外,廠商很關注的國有林木材標售資訊也能透過網站一手掌握,對消費端和產業界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緊接而來,13日到16日國際建材展將於南港展覽館展開,今年國產材廠商一口氣從8家擴增到14家,展場設計也跳脫過往單一國產材形象包裝,更加多元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本文與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臺灣館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