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呂宛霖
東北季風漸起,鹹水煙讓空氣中帶著淡淡的鹽味,冬季暖陽灑落在澎湖的海面上,如同布滿了金粉的藍色絨布,深邃而高雅;但這原本潔淨的氣息中,卻摻雜著一絲不協調的苦澀:塑膠瓶、破碎的漁網、褪色的浮球、殘缺的保麗龍箱……這些漂浮的廢棄物彷彿失去記憶的斷片被捲進浪花,猶如大海長久無法釋放的傷口,暫時擱淺在沙灘上。當大多數人對這些海廢投以厭惡或無視的眼光時,澎湖卻孕育了一群不同的靈魂;他們是藝術家,是居民,是隱沒在人群中的無名氏。
近年在澎湖,許多社區積極發起海廢清理行動,並以全新的視角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工作坊、清理日、教育講座、藝術創作等,讓居民在了解海洋生態的同時,重新思考日常消費與廢棄物的關聯。同時透過藝術引導,讓那些原本被忽略、丟棄的廢棄物,在巧手下漸漸變得鮮活、有生命。海廢不再是無用之物,而是透過澎湖人熱愛海洋的心轉化成渴望守護家園的具體呈現,甚至成為這片土地的象徵。
不定期舉辦的「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邀請各路雕塑家,他們有的拾起殘破的漁網纏繞成鯨魚的骨骼,有的用鐵絲鋼索勾勒出海龜的輪廓。當陽光照耀在這些粗糙同時充滿力量的裝置上,漁網的破洞化為眼眶,塑膠浮標的殘影彷彿鱗片般反射著光芒,走近觀察作品時,還可以看到海廢瓶身上各種品牌的標籤,有的已經模糊不清,有的卻仍保留著鮮明的色彩,這才驚覺,海廢不僅僅是環境問題的符號,更是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縮影。這些標籤殘留著人們日常生活的痕跡,是消費選擇的證明,它們如今卻組成了象徵生命與轉變的「海廢巨獸」,彷彿蘊藏著一種生命的脈動,在海浪的低語中隱隱地、緩慢地跳動著。
海廢化為靈感的源泉,而這片海洋,也變成了巨大的創作平臺,持續提供著養分。藝術的力量不僅僅止於視覺震撼所帶來單純的經濟效益,在我看來,透過這樣的活動,人們看在眼裡的已超脫地景藝術,受到衝擊的是某種深沉、更具情感的深刻反思。當夕陽漸漸西沉,海面被染成橘紅色,空氣中充盈著海潮的香氣與浪聲,海邊公園旁由塑膠瓶構築成的海洋巨獸在餘暉中閃耀,漂浮在時空的界線上,靜靜地等待著未來。
作者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臺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