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邁向產銷平衡最後一哩路:稻穀保價收購半世紀 強化市場採購活絡稻米交易

黃昭興指出,在各項政策配合下全國稻作面積持續減少,未來再縮減1萬公頃,可望達成產銷平衡。

黃昭興指出,在各項政策配合下全國稻作面積持續減少,未來再縮減1萬公頃,可望達成產銷平衡。

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
黃昭興
學歷: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碩士、學士
經歷:農業部農糧署北區分署分署長、農委會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科長、臺灣省政府糧食(局)處股長、技士、科員、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助理
口述╱黃昭興 採訪╱游昇俯、陳大中 整理╱游昇俯 攝影╱吳尚鴻

各國為確保糧食安全,多建立公糧稻穀庫存制度,但以保證價格收購公糧稻穀方式,全世界只剩臺灣。國內公糧稻穀收購價格自2011年提高每公斤3元及補助烘乾包裝堆疊等費用2元後,13年來未再調整,考量10餘年來稻農生產成本已增加不少,今(2024)年立法院第11屆第一會期在野黨團提案,經院會決議調漲收購價格每公斤5元。

但有鑑於調漲收購價格,提高農民種植誘因,恐導致國內稻作面積增加,稻穀量增價跌,穀賤傷農,形成惡性循環,農業部因此研擬推動「1集2轉3加3」政策,鼓勵習於繳交公糧的農民加入集團產區、稻田轉作旱作雜糧,目標3年內提高市場乾穀價格每公斤3元,實質提升稻農收益。

稻米是糧食作物,為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依據《糧食管理法》,公糧安全存量不得低於3個月稻米消費量(約30萬公噸),重要性不同於一般作物。擔任公職逾30年,自臺灣省政府時代即任職省府糧食(局)處,主掌農業部(農委會)糧食儲運業務多年的現任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爬梳國內稻作政策變遷,揭示稻作產業應該走的方向。

臺灣是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二戰後為了「掌握糧源、穩定糧價」,政府自1974年起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鼓勵生產,效果顯著,稻穀產量快速提升,公糧10年內即成長4倍有餘。

然而,稻穀超產收購,隨之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各地糧倉爆滿,因此1984年起實施「稻米生產及稻田轉作六年計畫」輔導稻田轉作及休耕,並以保證價格收購硬質玉米、大豆、高粱等雜糧作物。

因應我國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須削減國內農業境內支持(AMS)比例,減少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的保價收購。1997年再擬定「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以提高「休耕補助」強化鼓勵稻田休耕,並逐步取消玉米、大豆、高粱的保價收購,改以獎勵契作方式輔導水稻轉作。經過長期的結構調整,稻作面積從1983年64.6萬公頃,降至2010年24.4萬公頃。2011年提高公糧收購價格3元、補助烘乾堆疊費2元,增加種稻誘因,水稻面積成長到2017年27萬公頃。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註:2011年提高公糧收購價每公斤3元,並補助烘乾等費用每公斤2元。

稻農對公糧黏著性高 「四選三」加速降稻作面積

稻作面積增加,但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食米量逐年下降,反而需大量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等,2010年代以來國內稻米長期生產過剩,每年約超產20萬公噸,雜糧的自給率則極為不足。以2022年為例,硬質玉米進口468萬公噸,國產自給率僅2.06%;黃豆進口274萬公噸、小麥進口126萬公噸,國產自給率均不到1%。

國內糧食政策著重減少稻作面積,鼓勵稻田轉作,但因水稻栽培機械化程度高,代耕體系完備;稻農一輩子種稻,缺乏轉作其他作物技術;加上政府持續稻穀保價收購政策,造成部分稻農習於種稻、繳交公糧,轉作面積有限。

包括2018年起實施的「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過去政府均以獎勵方式鼓勵轉作,但因稻農對繳交公糧的黏著性很強,因此農糧署2021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輔導農民自2022年二期作起,前3個期作至少須有1個期作種植水稻以外作物或辦理生產環境維護措施,以加速調節稻作面積。

因水稻栽培耗水,一期作正逢枯水期,農糧署再於水庫灌區、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區等水資源競用區,推動「大區輪作」,輪值灌區一期作不種稻,稻農除能符合「四選三」須轉出1個期作的要求,還有節水獎勵金可領。

評估國內水稻種植23萬公頃,即可維持國人消費需求且不超產,2022年在沒有極端氣候干擾,各項稻作政策正常實施下,當年轉(契)作12.2萬公頃、生產環境維護(休耕)9.1萬公頃、大區輪作8千公頃,稻作面積已降至近24萬公頃,距離產銷平衡大約只差1萬公頃,剩下最後一哩路。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黃昭興指出,隨稻作面積減少,市面穀價提高,去年二期作溼穀價格甚至創下歷年新高。
黃昭興指出,隨稻作面積減少,市面穀價提高,去年二期作溼穀價格甚至創下歷年新高。

提升水稻品質與稻農收益 「集團產區」已逾3.5萬公頃

為了提升國產稻米品質及市場競爭力,農糧署自2014年起公告「優良水稻推廣品種」,篩選產量穩定、栽培適應性好及米質、食味佳的水稻品種,作為稻穀保價收購的水稻品種範圍,並納入三級良種繁殖制度,生產稻種,引導農民種植。

稻穀保價收購設定收購價格並限定單位面積收購數量,包括計畫、輔導及餘糧收購,一期作收購上限每公頃6,200公斤,但因繳完公糧多餘的稻穀仍可賣到自由市場,形同額外收入,長期以來,農民偏好種植產量高的品種「臺南11號」,臺南11號栽培面積獨大,近3年占全國食用品種稻作面積逾七成。

保價收購政策促使水稻栽培重視增產而非提升品質,因此農糧署自2005年起推動建置「稻米產銷專業區」(「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前身),輔導有行銷能力的農民團體或糧商,結合產區內稻農、育苗業者及加工碾製業者,洽接需高品質稻米的消費通路,建立產銷一體、品牌化的營運模式,生產凸顯產地及品牌特色的稻米產品。

稻米產銷專業區及後續集團產區推動至今,今年集團產區營運主體總計84家,總面積已達3萬5,319公頃。因集團產區與農民契作品種直接反映通路需求,栽培的品種更具市場競爭力;而且集團產區與農民契作價格往往優於公糧收購價格,農民收益也更好。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恐致稻作復增 無助稻農收益提升

我國公糧是以未碾製的稻穀型態庫存,現有公糧倉庫(含農會、民營業者)倉容151.7萬公噸,折算可庫存糙米約118.3萬公噸,今年一期作收穫尾聲、截至7月底約庫存70.9萬公噸糙米,約占六成。

提高收購價格易刺激生產,我國2011年因提高收購價格,促使農民增加稻作面積,導致公糧收購量暴增,屢傳爆倉;公糧收購量至2019年已暴增至10年新高,提高收購價格雖然短期間可拉抬糧價,但隨著增產量多價跌,2020年稻穀市場交易(溼穀)價格甚至跌到比提高收購價前還低。

全世界僅剩臺灣保留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國內稻農習於此模式,不宜斷然取消,但公糧收購稻穀實際約占國內產量約30%上下,近3年因稻作面積減少,實際收購數量更少、僅占23%左右,希望透過提高收購價格增加稻農收益,實際能嘉惠稻農的比例有限,卻反而可能再次拉升稻作面積,讓稻作產業重走回頭路。

農糧署近年政策調整稻作產業結構已見初步成效,稻作面積減少拉抬穀價,2023年二期作溼穀價格每百臺斤接近1,300元,創下史上最高紀錄。未來農糧署將以「1集2轉3加3」政策加碼獎勵,鼓勵集團產區契作優質品種,持續降低稻作面積,提升雜糧自給率。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糧署

公糧儲備削減部分稻米交易 農糧署推市場採購支撐穀價

法定公糧安全存量不得低於3個月國人稻米消費量,我國公糧確實發揮安全儲備的功能,2007、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國內也遭遇連續颱風侵襲,稻米減產,農糧署大量釋出10幾萬公噸公糧,透過公糧調節市場供需;2020年二期作到2021年一期作遭遇「百年大旱」停灌,2021年下半年又遇到西南氣流豪雨釀災,也因有公糧調解,充分穩定社會民心。

庫存公糧雖未明定推陳出新期限,農糧署主要以1年內公糧供應學校午餐、軍隊、監獄等食用用途,1年以上公糧撥供外銷、加工,儲存更久不宜食用者則充作飼料。為了提升庫存稻穀品質,近年農糧署也補助公糧倉庫設置低溫筒倉,冷筒倉容已達22.2萬公噸。

公糧近年接受申請提供軍糧、法務糧供應監獄等機關平均每年約0.7萬公噸,調節市場供需4.5萬公噸,供釀酒等加工用糧4.6萬公噸,無償提撥國內救助、人道援外3.1萬公噸,經由農糧署公開標售的外銷糧14.2萬公噸、飼料米18.1萬公噸。

公糧的存在確實排擠到本來是透過市場機制供應的稻穀交易,近年除了軍糧、法務糧需求單位已部分改由自市場採購,農糧署也試辦自國內市場採購稻穀,補充安全存糧;鼓勵業者到市場採購自營糧外銷;招標產銷履歷米供應學午糧,也在民國112年度全面取代公糧;另試辦自國內市場採購稻穀,補充安全存糧並活絡稻米交易,支撐產地稻穀價格,確保農民收益。

稻米是我國主食,也是營養相對均衡的澱粉來源,但近年坊間流傳的瘦身方法,常有所謂拒吃澱粉一派,怕攝取熱量過高,而將稻米列為拒絕往來戶,國人缺乏正確的食農知識,農糧署也將與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合作,向大眾溝通正確的飲食觀念,提振國人的食米量。

過去公糧主要用途包含學午糧,農糧署公開招標產銷履歷米供應校園營養午餐,目前已可全面取代公糧。(攝影/李文揚)
過去公糧主要用途包含學午糧,農糧署公開招標產銷履歷米供應校園營養午餐,目前已可全面取代公糧。(攝影/李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