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楊桃星途閃亮 鮮果可望繼續拓展北美市場:楊桃產銷的歷史與供應鏈分析

攝影╱sirikorn(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攝影╱sirikorn(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文・圖/
張至緣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洪良政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組長
黃主諭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研究專員
彭詩云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研究專員

楊桃是我國重要的外銷水果之一,是少數出口總量占生產總量超過百分比兩位數之水果品項,結合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與財政部關務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楊桃近10年間外銷比率平均高達14%左右,遠高於鳳梨(8.6%)、芒果(4.2%)及番石榴(1.9%)之出口比率,然而近年來楊桃生產與外銷狀況卻有逐年下滑情形產生,本文將藉由我國楊桃產銷資訊、新興美國市場情形、安全供應鏈相關技術導入等方向,探討楊桃外銷契機等內容,以嘗試找出我國楊桃產業外銷機會與可行方向。

原產於馬來西亞與印尼等地之楊桃,屬於熱帶果樹,臺灣於清領時期引進栽培後,從一開始局限於北部地區的園林式種植,逐漸轉為經濟化栽培,根據農業部楊桃主題網,目前主要集中於臺南楠西及玉井區,約占總產量之40%,其次為中部地區之彰化員林、花壇、社頭與芬園等地,約占25%,第三為臺中東勢、石岡和苗栗卓蘭等地,約占整體15%之產量,其餘地區亦有少部分栽培。

綜觀楊桃栽培歷程,隨著經濟結構轉型,甘蔗、樹薯與甘藷等特用作物需求減少,使得農民紛紛投入果樹栽培之行列,然而隨著1950年代左右柑橘黃龍病現蹤,造成用藥成本上揚及柑橘類作物大量枯死,使得農民開始嘗試楊桃這類新興果樹栽培,因此從1970年代起開始大面積栽培楊桃,從原先僅1,000公噸以內之產量逐年上漲,經過25年期間之推廣與栽培,楊桃產量在1988年達到頂峰,全年約可生產4萬8,000餘噸,成長了逾48倍,栽培面積也是在此時最廣約達3,050公頃,大幅改善了主要產地臺南楠西地區許多農民生計,除滿足全家日常開銷外,也有足夠能力改善住宅環境,因此在這時期蓋出來的建物被暱稱為「楊桃厝」,也使得楊桃成為當時楠西地區一鄉一特色的代表農產品。

北美超級市場裡的楊桃。
北美超級市場裡的楊桃。

勞力密集果樹 皮嫩採收運輸更費工 栽種面積持續下降 價格卻攀升

然而楊桃的栽培,從田間雜草管理、肥料施用、農業藥物、棚架搭建、整枝與疏果等環節,皆需要密集的勞動力投入,加上其果實具皮薄多汁特性,從採收、分級包裝、封箱與出貨等流程,需相當費工處理,因此楊桃栽培過程相當忙碌;在那個年代經濟開始轉型,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們也開始將勞動力投入工廠,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傳統較為粗重、需日曬雨淋,且所得相對較低的農業,逐漸面臨就業人口老化與缺乏雇工的情況,使得楊桃栽培受到挑戰。

農業統計資料數據中顯示,楊桃生產量與栽培面積,在1988年達到高峰4萬8,000餘噸後,隨即逐年下滑,經過10年(1998年)總產量縮減50%,來到2萬4千餘噸及1,800公頃,再經過20年(2018年),總產量僅為高峰期的18%,約為8,800公噸,生產面積也僅為鼎盛期的25%,僅剩700餘公頃;近幾年因受到消費型態與疫情等因素影響,生產情形萎縮速度加劇,短短5年總產量已降至6,000公噸,栽培面積更下降近3成,僅剩500多公頃;雖然楊桃生產狀況萎縮速度相當快速,但是單位產量的價格卻呈現逐年上漲趨勢,從原先每公噸約新臺幣1萬6,000餘元的價格,攀升至近期2萬3,000餘元,過程中亦曾站上3萬元高峰,顯示楊桃仍具有一定市場需求。

國產楊桃在臺灣超市通路上銷售的樣貌。

短程外銷香港為主 長程輸美加將近30年歷史

隨著楊桃生產量於1980年代逐步攀升,國內市場的銷售情形也逐漸飽和,政府開始思考將楊桃外銷可行性,然而早期水果保鮮的技術尚未完善,因此出口鮮果時會選擇以航運路程較短的目標市場作為優先考量,因此從1994年起由青果運銷合作社正式外銷香港,以及1995年美國通過農藥病蟲害簡易規範後正式出口到美國,使得楊桃的外銷熱絡起來,外銷通路逐漸打開。

耐運輸,供應外銷市場為主的楊桃台農3號。(圖片來源╱農業試驗所)
耐運輸,供應外銷市場為主的楊桃台農3號。(圖片來源╱農業試驗所)

依據財政部關務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楊桃外銷總量在2003至2006年達到高峰,每年約有6,000餘噸出口量,占當年總生產量24~26%不等,是為數不多以出口為導向的水果品項,然而楊桃生產狀況從1990年代起出現栽培面積縮減、產量下滑等情形,外銷總量也逐步降低,經過2年的時間,外銷總量下滑至每年2,000公噸左右,約占總生產量15~20%左右,此數量維持約8年,外銷量再次下滑,直至COVID-19疫情前每年出口500公噸左右,約占總生產量7%。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

從出口目標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楊桃的主要目標市場為中國、香港、美國、加拿大與新加坡等地,在中國市場部分,2000年左右僅占有總出口量的1.3%,隨後占比逐年攀升,直至2014年比例提高至32%,並持續約5年的時間,直到2020年起才下滑至11%;香港市場從2000年開始,就以81.5%的比例占有最高外銷量市場的寶座,隨著其他市場的陸續開發,占比也逐步下滑,雖然比例有所降低,但仍持續維持在30~40%左右之外銷量比例;美加市場部分,自從美國於1995年開放我國楊桃進口後,隨著貿易商的逐漸加入,美國市場逐漸被打開,自開放後的20年間美國、加拿大的市場持續穩定維持在700噸外銷量左右。

然而楊桃外銷香港市場部分,多為進行轉口操作模式居多,因此或可將中國及香港兩目標市場視為同一個主要出口地;另加拿大市場雖也占有一席之地,但仍有部分果品仍會流入美國市場,因此也可將美加兩者合併一起看。

結果顯示中港市場的外銷占比,由原先2000年之82%逐漸下滑至近期之38%,反觀美加市場部分,雖然我國楊桃生產情形逐年下滑,但外銷數量仍有所持平,在外銷占比上也由2000年之9~10%逐漸上漲至近年的60%,並在近5年期間超越中港,成為我國楊桃主要外銷市場。以外銷價格角度來看,外銷中港的價格在每公噸新臺幣34,000~36,000元左右,銷往美國、加拿大與新加坡的價格落在新臺幣70,000~72,000元每公噸,約為中港價格之兩倍,結合外銷占比的逐漸提升,外銷市場前景看好。

資料來源╱關務署貿易統計
資料來源╱關務署貿易統計

熱帶水果形象 多元文化色彩 楊桃成為北美水果新寵兒

雖然外銷貿易前期,中港地區的市場穩定且龐大,但價格上卻僅有美加市場的一半左右,隨著美國開放准入與相關冷鏈技術投入,美國市場或許將成為未來極為重要之目標市場之一,可以就美國市場楊桃產銷概況進行探討,以找出我國楊桃外銷契機。原產於東南亞的楊桃極具熱帶風味,於美國本土還不是一種常見的水果,但在亞洲和拉丁文化中非常受歡迎,常作為果汁、沙拉或是釀酒使用,近年來隨著亞裔移民人口增加,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提高,美國楊桃需求量有逐漸上升的趨勢,2020年起於連鎖咖啡店星巴克推出楊桃相關飲品,顯示其受歡迎程度提升。

清涼的熱帶水果製作成飲料,是北美市場的風潮,楊桃因此受到星巴克青睞。(攝影/Kaizen Nguy on Unsplash)
清涼的熱帶水果製作成飲料,是北美市場的風潮,楊桃因此受到星巴克青睞。(攝影/Kaizen Nguy on Unsplash)

依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楊桃的主要交市場集中在亞特蘭大(Atlanta)、巴爾的摩(Baltimore)、波士頓(Boston)、芝加哥(Chicago)、底特律(Detroit)、洛杉磯(Los Angels)、紐約(New York)及費城(Philadelphia)等地區;以平均價格來看,各地終端市場的價格約落在每一箱(8磅)28~40美元左右,其中又以波士頓價格最高,平均價格為每一箱(8磅)40.7美元,其次為紐約36美元、巴爾的摩33.8美元、亞特蘭大33.5美元、底特律32.8美元、洛杉磯32.6美元、費城28.5美元,與芝加哥28.4美元;在每個月交易情形方面,普遍於2~9月為價格高峰,可來到每一箱30~50美元不等,其中價格又以紐約的6月(57美元)、費城5月的50美元、巴爾的摩3月的49美元、波士頓6~8月的48~49美元,與芝加哥7月的45美元最為突出,洛杉磯市場價格雖仍有高低起伏,但相對其他城市較為平緩,皆落在28~40美元區間。從進口來源資訊來看,美國楊桃多數進口自墨西哥,包含巴爾的摩、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與費城等市場,其中洛杉磯市場,在1~5月主要進口來自臺灣的楊桃,也是所有市場中唯一有進口臺灣楊桃的市場。除進口外多數皆來自美國國產的楊桃,目前美國主要生產地點以佛羅里達州為主。

楊桃甜度高、具有部分酸味且多汁的特性,亦被視為「在陽光下工作時的絕佳零食」,且容易與陽光和海灘聯想在一起,讓人們可以在平日裡感受到額外的熱帶風情,因此在美國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作為生產美國重要熱帶水果生產基地,且生產全國44%柑橘的佛羅里達州,雖然在1887年就已經引進,但美國本土對於楊桃來說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栽培環境,生態系統比原產地生態系統涼爽和乾燥,一直沒有被廣泛的栽培;近年來佛州的柑橘產業與臺灣相同,面臨嚴重的病害影響加上氣候的逐漸暖和,使得楊桃逐漸受到重視與轉作。

(攝影╱ninefar on Adobe Stock)
(攝影╱ninefar on Adobe Stock)

提升保鮮冷鏈技術 外銷洛杉磯品質有目共睹

綜上所述,楊桃產業雖然在生產量、栽培面積與外銷中港市場等數據呈現下滑趨勢,但自從美國農業部於1995年發布的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Vol. 60, No. 51/ Rules and Regulations/14203)允許從臺灣進口楊桃,且需依據植物保護和檢疫處理手冊中對東方果實蠅以低溫處理(cold treatment)方式使害蟲無法存活,近年來農業部積極投入保鮮及冷鏈等安全供應鏈相應技術研發,使得楊桃產業又燃起一絲曙光。

考量楊桃果實特性且為爭取時效,目前常見以T107-j低溫檢疫處理,果實中心溫度0.99℃或以下處理15天或1.38℃以下處理18天,進行外銷美國的檢疫處理。農業部自2020年起推動為期4年冷鏈術研發,並於2024年起開始推動結合冷鏈等相應採後處理技術之安全供應鏈技術優化,結合氣變包裝與精確冷鏈溫度控制技術,過去研究成果顯示在滿足檢疫條件的前提下,可有效減緩果實的寒害症狀發生,大幅提升果實到貨可售率,並於2024年上半年進行安全供應鏈技術串接與實際外銷美國洛杉磯市場,其到港可售率高達95%以上,實際上架回溫後亦能維持90%以上可售率,僅有少數損耗為上架後,果品會被消費者翻動以致果皮受傷褐化,貿易商對此次果品到貨品質表示肯定,大幅提升楊桃外銷美國潛力與競爭力。

臺灣楊桃在美國市場上架。
臺灣楊桃在美國市場上架。

美加市場其平均價格相較中港市場高出一倍,其中波士頓、紐約、巴爾的摩與亞特蘭大等地價格又高於洛杉磯市場,楊桃到港後輸銷目標增添了不同選擇,且美國楊桃價格於2~9月為價格高峰,美國本土楊桃收穫期因受限氣候因素會落在8至9月和12至隔年2月,因此在外銷策略上或許可以每年2~8月作為外銷主力時段為考量,以避免與本土楊桃競爭及提升收益。

楊桃在臺灣曾經是一種受歡迎果樹,然而隨著經濟結構改變等因素,使得楊桃產業逐漸被人們遺忘,但是隨著農業技術不斷改進與投入研發,加上農民業者的不斷努力,使得楊桃不僅可以全年收穫,更能外銷遠在大洋彼岸的美洲,促使楊桃產業的未來充滿可能,也期能為臺灣楊桃帶來更多知名度,引導產業回到穩定成長的軌道上。

臺灣楊桃跟常見日常水果如蘋果、香蕉被放在同一區的貨架。
臺灣楊桃跟常見日常水果如蘋果、香蕉被放在同一區的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