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首圖提供/豐年社 圖片提供/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2015年禽流感重創臺灣家禽產業,差點造成無鵝可吃的窘境,靠著政府與業者的努力,如今鵝肉已重返市場,供貨無虞。但目前禽流感對臺灣的威脅尚未解除,因為臺灣位於候鳥南來北往必經之地,國內養禽場飼養密度又高,這些潛在風險因子都有可能會再一次造成禽流感疫情的蔓延,為了能有效控制禽流感,防檢局協同農試所建置禽流感防疫資訊地圖平台,將多個防疫所需的資訊串聯整合於地圖平台上,建立智慧防疫系統,對於疫情掌握與處理將更有效率。
哪裡有禽場?遙測影像看的到
依臺灣畜牧法規定,飼養500隻以上之養禽場均應向所轄縣、市政府申辦畜牧場登記證,如業者未依法辦理牧場登記,傳統的清查作業方式需依賴人員訪查紀錄,如今可透過衛星、航攝、無人飛行載具(UAV)等遙測影像,從空中進行監視,衛星影像解析度可達50公分左右,繞地球一圈不到2小時、每天採集影像範圍幾乎相當於18個臺灣的面積,因此透過遙測技術可在短時間內進行大範圍搜查,加上農試所1年3次農地覆蓋監測,能夠分辨數十項作物,利用此能力可加速未登記禽場的清查作業,未來將持續進行衛星影像農地環境資源判釋工作,並追蹤禽舍數量變化,後續搭配納入禽流感時空防疫資訊系統,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與風險評估模式掌控全臺疫情與資源調度模擬。
風險有多高,電腦來告訴你
為了評估全臺各地的禽場是否處於禽流感高潛在風險區,首先要蒐集相關的風險因子,如:瞭解該區禽場密度有多高、而其中有牧場登記與未登記之禽場比例又為何、附近是否為野鳥棲地、各禽場曾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的確診紀錄等,來進行分析,以往禽流感防疫的研究人員們需花數天至數週的時間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但為了提高效率,開發系統讓電腦自動評估風險層級。在尚未有疫情時,可依風險程度提前預警;有疫情時快速掌握現況,管控疫情,提高決策效率。
目前已建置平台雛型,將持續擴充資料庫,以利未來數據分析,建立風險評估模式,預計於108年底可有初步成果,藉時防疫單位可直接由平台取得風險評估報告,報告中除了顯示該區域的潛在風險等級之外,還會針對各風險因子詳細列載,進行風險評估結果的說明,利用資訊科技智能化的控管模式,提升我國禽流感防疫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