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島喫風土】遺落在大海中的心──澎湖石滬

七美的雙心石滬,有著「一房兩窟」的美麗曲線,從頂隙北海海岸望下最是美麗。

七美的雙心石滬,有著「一房兩窟」的美麗曲線,從頂隙北海海岸望下最是美麗。

文字/攝影 呂宛霖

澎湖寬廣的潮間帶是居民「靠海吃海」、與大海共生的地方。這片富饒的海域至今還存在著一種較無侵略性、利用潮汐漲退「請魚入甕」的捕魚方式──「石滬」,不但見證了澎湖漁業的興盛與蛻變,也成為澎湖極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

石滬為利用石頭所堆起的捕魚陷阱。通常是漁人們觀察潮汐和水流的方向後,再以玄武岩、咾咕石順應地勢堆砌成彎延長牆。漲潮時,魚蝦蟹貝隨著潮汐進入石滬,待退潮後,因石滬牆面高過水位而無法脫逃。早期造滬時只能靠人力徒手搬運石頭,整個建造工程需長達數年才能完成;通常由一整個村莊共同修築、由村民依持分擁有漁權,規模較大的石滬還能養活一村子人呢。

說來慚愧,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但由於我家所在的東衛里倚靠著一片海沙泥地,並不適合建築石滬,有關石滬的一切知識,還是在國小課堂上聽老師介紹才啟蒙。自已家鄉的事物竟然被刊登在課本裡,對那時的我來說是十分神奇的事,放學回家後獻寶似的告訴母親,還被笑了好一陣子。而當時任職台電的父親,長期外派離島七美,知道這件事後,秉持著身為「澎湖人不可不知澎湖事」的道理,特地趁暑假帶全家到七美欣賞「雙心石滬」,並在當地的顏伯伯導覽下踏上石滬,跳進比我還高的滬房中,跟著魚兒游泳戲水,那清涼的感覺至今猶記心頭。之後,父親也陸續帶我走訪澎湖的名勝景點,參加抱墩、巡滬、牽罟等活動,從中體會石滬等漁法之於澎湖的重要性,了解早期居民靠海而居的生存智慧。

不過隨著漁港興建、漁船的規模不斷擴大,這片曾經被巡滬人關愛的潮間帶,也逐漸失去了被注視的目光。漁民紛紛放棄曾經是漁業支柱的石滬,轉而駕駛柴油動力船隻,至近海追尋魚群。因為石滬而擁有的光輝歲月,如今也在各村莊中消失幾無蹤影。

雖然近年縣政府以文化保存角度修復石滬,但實際上,以石滬維生的漁民已不多。無人定期修復,愈來愈多石滬倒塌,或完全毀壞。有幸,如今「離島出走工作室」透過推廣,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澎湖的石滬之美;並吸引年輕人逐漸回流,向石匠學習疊石技術,以保存澎湖這類珍貴的技術傳承。

搭乘飛機降落澎湖時,幸運的話可以看見散落在海上的石滬群。
除了石滬,岸邊居民還會就地取材,拿咾咕石堆成一堆,待退潮時再搬開捕獲困在石堆中的漁獲。
除了石滬,岸邊居民還會就地取材,拿咾咕石堆成一堆,待退潮時再搬開捕獲困在石堆中的漁獲。

作者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臺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