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深海減壓關鍵 水試所成功開發高單價「赤鯥」人工繁殖技術 最快3年有養殖水產

俗稱「紅喉」的深海魚「赤鯥」體色赤紅討喜,單價高,水試所已開發出人工繁殖技術。(攝影/游昇俯)

俗稱「紅喉」、「紅加網」的深海魚「赤鯥」是沿近海高單價魚種,大型個體產地全年平均價約每公斤1,400至1,700元。赤鯥常棲息在水深200至400公尺深海地區,捕撈上岸即無法存活,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掌握赤鯥生育期會從水深400公尺往200公尺處排卵生育、自動減壓習性,研發完成人工繁殖技術,可穩定畜養深海採集的種魚,並以人工授精技術孵化魚苗達3公分以上,預估最快3年後國人可吃到養殖赤鯥。

赤鯥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區域,可見於水深100至600公尺海域,根據水試所研究,雌、雄魚平均體長分別為31.8公分及24.2公分,成魚體色赤紅討喜,肉質細緻,在日本素有「白身のトロ(白身鮪腹肉)」美譽,是具高經濟價值白肉魚。國內近三年漁獲交易量為31至63公噸,95%來自花蓮漁港及臺東新港、富岡漁港,少部分在宜蘭頭城。

目前全球僅日本在2013年完成赤鯥人工繁養殖技術,水試所為提升國內養殖產業競爭力,近年開發高單價、海洋資源匱乏物種人工繁養殖技術,2015年完成赤鯥國內首例人工授精試驗,今年1月首度育苗成功,可將赤鯥培育至3公分以上並穩定攝餌。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赤鯥是深海魚,養殖不需太多光照,適合設施型養殖場,未來可能是漁電共生潛力物種。

赤鯥9至10月是生殖高峰,水試所利用赤鯥生育期會上游至水深200公尺產卵、自動減壓特性,在水深200公尺取得種魚後進行照護蓄養。水試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表示,水深170公尺溫度14.7℃與表水溫27.5℃相差十幾度,種魚仍難以存活,因此上岸在岸際進行人工催熟後以18℃低溫海洋深層水全程打氣控溫載運至蓄養池暫養,蓄養池水溫模擬棲地、控制在15至16℃,接續以人工授精取得受精卵,成功孵化。

受精卵孵化的赤鯥魚苗。(圖片提供/水試所)

翁進興說,赤鯥生長緩慢,魚苗孵化60天約可成長逾3公分,要長至5公分大小,日本繁殖技術約需90幾天,臺灣可以縮短至80幾天,赤鯥魚苗體色原為黑色,約80幾天就開始轉紅。

張錦宜指出,現有第一批500多隻F1魚苗,若能育成種魚,接著能成功生育,真正要吃到養殖赤鯥最快要再3年。水試所助理研究員李彥宏指出,赤鯥生長緩慢,人工養殖可加速其生長速度,但至少需要3年,目前魚苗育成率約1%,未來會繼續提高,目前相關生產成本尚未評估。

培育中的赤鯥幼魚。(圖片提供/水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