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林默娘是咱頭家 北港元福麻油廠

老牌油廠販售各式各樣的油品,其中以麻油最為著名。

老牌油廠販售各式各樣的油品,其中以麻油最為著名。

文字 蕭函青/照片提供 陳威任

元福麻油是北港歷史悠久的製油老店,位於朝天宮最熱鬧的廟口,面對媽祖金身前香煙裊裊的香爐,店頭仍保留早期風格,連炒芝麻的鍋鏟都是從清朝留下來的。現任掌櫃是五十三歲的陳威任,他理短平頭,眉頭深鎖、一臉厭世,完全不走熱情服務路線,開口都會先嘆氣,然後操著臺灣國語說:「我講一句坦白的啦!」濃濃江湖味,只差墨鏡和一條金項鍊,就能喊他一聲:「大欸(tuā-ê)!」

陳威任不只看起來厭世,講話也直接到讓人替他冒冷汗,問他自家的麻油跟北港眾多麻油老店有何不同?他冷冷地說:「跟我買是給我賺,跟他買是給他賺,我的沒有卡好。」有人問他,麻油有純嗎、產地在哪裡?他吐槽:「產地都是騙人的,純不純你也吃不出來。」農產品什麼季節最好,他面無表情:「便宜的最好。」

元福的Google地標下有網友評論:「老闆叫我媽『阿桑』,我跟我媽傻眼,我媽心情很差,我目測老闆也沒多年輕,講話的藝術可以再加強嘛!」並憤而留下兩顆星。陳威任聽說此事也懶得回應,揮揮手:「別人說什麼我沒辦法管,我們也不靠這些網路評價。」

叫恁頭家出來講

不靠網友,是靠什麼?他叫我們猜,北港有一位大人物,所有人來這裡都會來找她,連政治人物都來拜訪,請問是誰?講完自問自答:「林默娘小姐。咱全北港人的頭家攏是伊。」陳威任一句話就講完北港三百年歷史:「媽祖是咱的頭家。」

北港大頭家、林董林默娘追隨者眾,為在地帶來鼎盛香火與觀光人潮。
北港大頭家、林董林默娘追隨者眾,為在地帶來鼎盛香火與觀光人潮。

北港朝天宮自康熙年間就供奉湄洲媽祖,至今已三百餘年,終年香火鼎盛,被譽為全球最靈驗的媽祖廟之一,觀光局統計每年有六百萬人造訪。陳威任解釋媽祖與麻油的關係:「農業社會就是拿自家的農產品來拜神明啊,我們雲林北產菜、南產五穀雜糧,油車又很多。每年花生、芝麻收成以後,就要開始做油。」北港早期有紙業、糖業、成衣業,但如今宗教帶動的進香觀光,成為本地主要經濟。

陳威任也解釋為何他阿祖從日本時代就開始製油,卻沒留下什麼史料:「古早,油車行業都是最窮的人在做,哪有閒情逸致去做紀錄啦。」元福至今仍採取傳統作法,先把芝麻洗選、大鍋低溫焙炒,黑、白芝麻會蒸煮成塊再壓榨。香油則會先把白芝麻打成麻醬,再油水分離。無論何種,都要長時間在悶熱環境中繁重勞動,體力耗竭才能勉強溫飽。

元福麻油廠使用的油壓式壓榨機。
元福麻油廠使用的油壓式壓榨機。

「我們還是很落後的手工業啦!」陳威任不願把製油浪漫化,他最討厭所謂文創風,他的文史能力是下苦功練成的,經年查找資料、認真進修,現在已經內建導覽程式,只要一觸動開關,就會劈哩啪啦輸出一連串北港文史。

元福採取傳統製油法的示意圖,古法油香,溢出紙頁。
元福採取傳統製油法的示意圖,古法油香,溢出紙頁。
請問主委想加碼多少?「是沒看到我比什麼嗎?」(設計對白)
請問主委想加碼多少?「是沒看到我比什麼嗎?」(設計對白)

是麻油,我加了麻油

目前,元福的客人除了進香客,也穩定供貨給中部的薑母鴨店家。麻油在薑母鴨中扮演什麼角色?他斬釘截鐵地說:「靈魂角色。」然後又要開始講漫長的都市傳說:「你知道薑母鴨的由來嗎?薑母鴨的藥材本來是炒香肉用的……」我趕緊轉移話題,問他加入麻油的湯底,吃多了是否會上火?

他闢謠:「麻油其實不燥熱。」《本草綱目》記載:「入藥以烏麻油為上,白麻油次之。」

麻油性甘微寒,潤燥滑腸、滋養肝腎,是老百姓溫補氣血的平價聖品。只是加老薑爆炒才轉化了麻油的性質,但避免炒到「臭火焦」狂冒煙,就不會燥熱。

臺中美村路上的「藝品薑母鴨」長期使用元福麻油,店內員工透露:「我們老闆跑去北港,找了很多家麻油回來試煮,發現他們家的就是特別濃醇、特別的香,跟一般市售的麻油差很多。」麻油還會用來「喇喇」攪拌細麵線。

陳理事長向各位鄉友問好

雖然講話有點嗆,但身兼北港形象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陳威任,是北港老店之間的意見領袖。近十年北港鎮如同其他宗教聖地,經歷客群老年化的經濟衰落,雖然食安風暴讓大眾對大廠製品不信任,而重回老店懷抱,但疫情後還是經歷了一波衝擊。陳威任努力辦文化導覽、地方創生的食育活動,開發新口味麻粩,與眾多老店一起熬過疫情。

陳威任身兼在地文史傳播者,生動解說大餅工廠沿革。
陳威任身兼在地文史傳播者,生動解說大餅工廠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