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霧中的刺蝟與鼴鼠

《小鼯鼠的看法》劉克襄(圖片提供/晨星出版)

文/包子逸

久遠前我常依賴陌生人的好心腸而活,隻身在異國的沙發衝浪,至今仍深懷感恩。某年夏天我短暫借宿布達佩斯的一個小家庭,女主人正在放育嬰假,聊天時得知當地的法定育嬰假可長達三年,給薪優渥。彼時臺灣的育嬰友善政策仍在艱辛匍匐的初期,地球另一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相關政策更是慘不忍睹,得知匈牙利的社會福利臻此,心中不無震撼。那是我第一次具體感受到後共產國家繼承的社會主義理想,儘管這份福澤或許將在資本主義當家的全球化熱潮中稀釋。

也是在那個夏天,我在那個家庭初識小鼴鼠妙妙,吃驚地首度知道這世界上居然有這麼一位與米老鼠分庭抗禮的劃時代卡通明星。冷戰時期,世界政權分裂成「鐵幕國家」與「邪惡美帝」,兩大派系相互攻訐。布達佩斯的女主人告訴我,共產時期,政府為了確保人民不被資本主義帶壞,匈牙利人每三年最多只能出國一次。在那樣勢不兩立的冷戰氣氛中,一派人馬害怕人民受到赤化,另一派人馬擔心人民被資本主義腐蝕,為此雙方陣營格外重視意識形態「教育」。

毫不意外地,也曾聽聞伊朗朋友,成長過程中幾乎難以透過正常管道接觸所謂好萊塢電影;當年無論是在蘇聯、東歐共產國家或伊朗等地方長大的孩子,長期以來對迪士尼產品都無比陌生。孩子童年時期接觸的卡通世界,鮮明地反映了大人心中政治正確的設想。經過日本殖民與戰後美援時期的臺灣,小朋友下課後、吃飯前看的卡通以日系與美系為大宗,與此同時,匈牙利小朋友看的是小鼴鼠妙妙。

小鼴鼠妙妙的創作者是來自捷克的茲德涅克•米萊爾(Zdeněk Miler),他在那個時代氛圍下加入動畫工作室,不可避免肩負著傳達社會共產主義精神的任務。一九五七年,初登螢幕的《小鼴鼠妙妙做褲子》幾乎可以說是這項任務的具體實踐:小鼴鼠妙妙希望有件褲子,因此與不同動物合作勞動,自製生產工具,紡紗、織布、裁剪、縫製,完成了身上的吊帶褲。在這之後小鼴鼠妙妙陪伴孩子四十餘年,細究起來它置入了不少反映時代氣氛的內容,比如太空競技時代,小鼴鼠妙妙也曾登上火箭;又比如說,《小鼴鼠進城》描繪了鼴鼠居住的森林如何一夜之間被砍伐殆盡,建設成一座遠離自然的大都市。

這年頭打開電視,要找到讓人心情祥和的卡通還真難得。匈牙利之行後我看過無數小鼴鼠妙妙的故事,為它的沉靜詩意與十足保羅•克利(Paul Klee)風格的色調著迷,相較於視覺偏鮮豔、配樂與節奏亢奮的美式卡通,小鼴鼠妙妙系列可說是既溫柔又紓壓。以此標準來看,近期英國的《莎拉與乖乖鴨》算是禪風溫柔派的後起之秀。

也許臺灣的孩子對小鼴鼠妙妙卡通並不熟悉,但是它的詩意曾經悄悄影響了臺灣的詩人。劉克襄自述,八○年代創作的散文詩集《小鼯鼠的看法》受到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以及小鼴鼠妙妙動畫的啟發。畫家何華仁早年與劉克襄常常在臺北放映地下電影的「跳蚤窩」觀賞國外經典,不久後何華仁為《小鼯鼠的看法》繪製封面及插圖,拿著包袱的小動物出奇地不像小鼯鼠(俗稱飛鼠),也不像小鼴鼠妙妙,更像俄羅斯動畫導演尤里•諾斯汀(Yuri Norstein)的經典短片《霧中刺蝟》(一九七五)主角,想必《霧中刺蝟》的詩情同樣曾經撼動過繪者的心。

PROFILE

包子逸。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報導文學《小吃碗上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