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島喫風土.島民觀察】秋── 醬油、糖與臭肉魚乾

起油鍋爆香蔥蒜,加入剝好的臭肉魚乾與醬油、糖拌炒,就是澎湖在地最紲喙(suàtshuì)的開胃或下酒小菜。

起油鍋爆香蔥蒜,加入剝好的臭肉魚乾與醬油、糖拌炒,就是澎湖在地最紲喙(suàtshuì)的開胃或下酒小菜。

文字.攝影/呂宛霖

在澎湖,有一種被稱為「臭肉鰮」的小魚,牠被叫作這名字並不是因為嘗起來腥臭,而是不易保存。打撈上岸三、四個小時便開始腐壞腥臭而得名。因為這樣的特性,早期漁民出海將臭肉鰮打撈上岸後,會先鹽漬,再透過岸邊的魚灶,升火用海水將魚燙熟,接著將魚運至晒魚場晒乾,以利保存,最後才進入市場販售。

古法製作的小魚乾鹽分很高。隨著時間推移, 日本人來到臺灣後,導入了日式製作方式:先用鹽水快速燙過,再利用高溫蒸熟,接著才靠澎湖的太陽晒乾,不但品質佳且不死鹹,已成為現代澎湖小魚乾的主流製程。

晒好的魚乾雖已可包裝出貨,但到了消費者手上,卻還不是能立即享用的美食。記得小時候,親戚送了一大包虎井產的臭肉魚乾,連頭帶尾、銀亮亮又硬邦邦的質地,看著極美,直接啃進嘴裡苦香苦香的,但絕對稱不上絕佳美味。

正當我還在懷疑這玩意兒有什麼好吃的時候,母親竟拿出榔頭,要我與哥哥一同幫忙把小魚乾敲碎剝開!我們照著指示,小魚乾靠在桌面,左手將魚背向上立起,右手舉起榔頭輕輕一敲,魚身裂開,取下頭、中骨、內臟與尾巴,魚肉則順著紋理剝成二塊,一隻小魚乾的處理就完成了。

機械性剝魚,久了自然十分無聊,我與哥哥常競爭誰是剝魚高手。幫忙敲魚時,總會各自將剝好的魚乾堆成小山,比看誰堆得高:「你的底部明明太窄了,你比較少!」不服輸的我一把推倒哥哥堆的小魚山,正當兩兄妹爭執到快打起來時,母親倏地收走桌上敲好的魚乾,叫我們省點力別在那吵鬧,隨即一個轉身至廚房快速起鍋燒油,沒多久便飄出甜鮮的氣味,惹得我們兄妹擠進廚房,口水直流。

PROFILE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臺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也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但老實說,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

市場上一尾尾排列,高品質的臭肉魚乾通體潔亮,完整無缺,看起來十分美味。
市場上一尾尾排列,高品質的臭肉魚乾通體潔亮,完整無缺,看起來十分美味。
去骨的小魚乾,方便消費者買回家可以直接烹煮。
去骨的小魚乾,方便消費者買回家可以直接烹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