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吉仲 農業永續國家才能永續 農業部全面啟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為國本」的基礎再有農民生產。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為國本」的基礎再有農民生產。

口述/陳吉仲 採訪.整理/葉小慧 攝影/徐兆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今(2023)年8月1日將正式升格農業部,這是1988年五二〇臺灣農民運動的訴求之一,歷時35年終於達成。

山水土林統籌入農業部 分工與專業完善一體化

為了升格農業部,農委會全體同仁做了非常多的準備。

首先是業務權責的劃分。過去十幾年的期間經歷許多次農業部組織改造案的討論與送件,一度面臨將山水土林等部門劃歸環境資源部(簡稱環資部),僅留下農路與農村再生在農業部,這會產生分工與專業的問題。

以森林為例,在分工上,林地無法明確劃分為保育與生產,因為林木適度的疏伐是保育,同時也是生產;在專業問題上,不只是上游集水區的水土保持或是林相的維護,森林也與病蟲害、土壤有關,這些都是農業領域的專業,若劃歸到環資部,農業部依然必須投入,兩方權責更難劃分。

農業部組織改造經過多年討論,版本眾多,以去(2022)年5月送的版本最完整、分工最清楚。林務局與水土保持局,都對外具體說明為何應留在農業部,同時我們也更進一步將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納入,讓森林保育工作的分工與專業更加一體化。

因應未來長期農業挑戰 八司七署架構更完整

其次是農業部八司七署架構,為什麼有八個司?為什麼讓林務局變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土保持局變成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以及農業科技園區從原本的籌備單位變成真正的三級單位「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農業部需要的是可以因應未來農業挑戰的架構,組織架構更完整,更可以解決未來重大問題,也讓農委會升格農業部之後的分工效率更好。

例如將農委會的「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改制為「資源永續利用司」,就是要因應未來三、四十年最大的挑戰:氣候變遷與淨零。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農業部門正產生大幅影響,如果沒有進行調適,很難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農業部門可以對淨零做出貢獻,是農業部門重中之重的工作。

農委會近年積極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包括投入研發經費做品種改良,已經培育出抗高溫、抗乾旱、抗病蟲害等三、四十個新品種;在水資源的調適,農水署也針對抗旱進行引水工程與藏水措施等;農業保險的實施也是調適策略中的社會工具。今年雞蛋問題讓我們看到,太熱、太冷、溫差太大都會讓產蛋率下跌,顯示氣候變遷的衝擊不只是農糧、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也都會受到影響,未來農業部將全面啟動調適策略。

例如補助加強型溫網室的建置,臺中新社百大青農劉啟葦建置的香菇強固型水簾溫室,就是因應氣候變遷的方式,不只可以降低損失,還能讓產量增加3倍。農委會於2018~2021年投入約4 3億元的經費,輔導建置結構加強型溫網室,今年再度向行政院爭取到4年(2023~2026)54.8億元的預算,都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透過技術轉移方式協助設立國內第一家香菇菌種公司,並建立水簾設施香菇栽培技術,藉以克服氣候暖化對香菇產量的影響。(圖片提供/農試所)
香菇太空包在水簾立體化設施內的養菌情形。(圖片提供/農試所)
香菇太空包在水簾立體化設施內的出菇情形。(圖片提供/農試所)

農業部也新成立動物保護司,臺灣的寵物犬與貓口數量,每年以10%的成長速度增加,未來寵物將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第一類就是「毛小孩」犬、貓,亦即「伴侶動物」,從出生到死亡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的供給與需求。人類有內政部管理戶口名簿、身分證(ID)、出入境、出生、父母親、配偶乃至下一代,農業部預計在今年底推出寵物虛擬ID,且虛擬、實體同步並行,寵物飼主、寵物的上一代是誰、從哪裡來都一清二楚。

農業生產與保育並重 農村發展兼顧生產與農民權益

八司七署的三級機關中,林務局將改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然保育包含動物、植物、棲地及生物多樣性等範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正式成立之後,從深山、淺山(山坡地)到平原至於海岸,所管理面積將占臺灣國土的七成五,若將野生動植物的保育、棲地維護、生物多樣性維護都做好,臺灣農業可以永續,國家就可以永續。這也是明確宣示,自然保育是整個農業部門的工作,象徵農業是生產與保育並重。糧食生產也可以進行保育,例如種植有機水稻,不只保護生產,也保護石虎等野生動物的生態。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改制,未來將有6個組,納入原本主要兩個工作,一是硬體部分,針對所有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大規模崩塌、不安定土石等,做好防災救災層面的國土安全工作;另一項工作是農村再生,負責農村的規劃、建設、發展。

為什麼要有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內政部營建署,有都市計畫法規範所有規劃與建設,農村發展卻一直沒有完全負責的單位,臺灣農村長期陷入土地共有、一代傳一代都無法處理的困境,就是因為缺乏單位統籌規劃與建設。過去農業三生(生產、生活與生態)談的都是產業面,鮮少談到農村,農村發展不只是農村再生,而是包括生產區、居住區、加工區等,要有區位仔細規劃的發展架構。

未來農地包括農舍的管理,將從農委會企劃處移到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關乎農地的重大議題,首先是農地總量,將維持在國土計畫法及全國國土計畫規範的74~81萬公頃;其次是農地的管理,如未來農舍的興建,希望讓農地可以完整進行生產,農舍的權益則保留集中到一處,統一建設為大家共同居住的地方,讓臺灣農村風光更加美麗。未來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將採由下而上的方式,修訂以農地為出發點的配套法規,讓農地整齊大面積有利於農業生產,同時農民的農舍權益也獲得保障。過去農村重劃在臺南官田有成功案例,未來可以往這個方向思考解決方案。

留住土地、陽光與水 更要有農民投入農業

農業要永續,國家才會永續。要讓農業永續,除要有土地、陽光、水,更重要的是要有農民去耕作與生產。要有農民,就要讓他的所得增加,讓他的農業收入比非農業更好,才會願意投入農業,糧食安全才能獲得保障。要做到這個目標,就要全面啟動蔡英文總統的「新農業」三大措施:農民福利、基礎環境建設與產業競爭力提升,目前正在逐步落實。

農民福利部分,農委會在制度面已經建立「三保一金」,接下來目標是實行到位,希望讓所有農民,尤其是專業農都能享受到;特別是農業保險,政策性保險與保險公司的商業性保險要雙管齊下,農民福利才算架構完整。

基礎環境部分,從水資源的擴大灌溉服務,到農地全面的綠色環境給付,以及動植物防疫檢疫的執行到位都很關鍵。動植物疫病蟲害會使農民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產量減少,就會影響農民所得。

產業競爭力部分,冷鏈、自動機械化與開拓新興市場全面啟動。冷鏈搭配基本的生產管理、分級包裝,把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做到位,產地價格可以維持在相對高價。過去5年沒有颱風侵襲的背景條件下,以高麗菜價格為例,拍賣價格大部分都高於10元,扣掉運輸和包裝後仍高於農民成本,保障農民的收入,也不讓價格大幅飆漲,解決「菜土菜金」大幅波動問題。機械化是因應未來人口老化、人力大幅減少,例如高麗菜從整地到種植、田間管理、農藥、肥料到最後採收全部機械化,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或提高生產效率,從農也會比較輕鬆。

農業部的目標,第一個是提升農民所得,其次是讓消費者買到安全農產品。這兩個都是糧食安全問題。俗語說:穀貴傷民,穀賤傷農。這幾年受到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各國如日本、美國或是歐洲超市中農產品的波動都很劇烈,臺灣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幅度相對小很多,站在消費者角度,波動愈小對消費者愈有保障。

站在農民的角度,政府尤其是農業部的責任,是希望讓農產品價格能高於農民成本的水準,否則農民將不願意投入生產,最後還是影響到消費者的糧食安全。農業部要在這兩個角度中取得平衡,透過生產、進口與庫存三個工具的調整,來維持民生物資價格的相對穩定。整體而言,農業部希望品質不好的格外品不要進入市場影響價格,可以送去加工,好的才是給消費者。之前輸中食品受到影響,都是採用冷鏈、加工與內外銷的調節。

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度 積極開發新市場

兩岸之間農產品市場備受關注,當初ECFA簽訂後的零關稅條件,加上防檢疫條件較鬆,距離較近不太需要冷鏈,確實讓臺灣農產品外銷中國市場有很大誘因,也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對岸市場金額占比一度高達23%,但去年已大幅下滑至13%,外銷市場第一名是美國,第二名日本,第三名才是中國。

未來的大方向上,是要降低依賴單一的中國市場。在這幾年我們持續積極開拓新市場,或既有的高端市場如日本、美國與歐洲都有好消息。以日本為例,過去臺灣水果外銷到對岸數量是8成左右,去年剩下2%,有5成是外銷到日本;日本市場單價較高,且要求較為嚴格,需要冷鏈和配套場地,如果臺灣農產品可以賣到日本市場,就絕對可以賣到其他市場。例如今年芒果就賣到韓國、新加坡或中東市場,這些市場我們都大幅度開發。

更重要的是透過內外銷的調節,讓農產品產銷秩序維持穩定,即使是前年鳳梨、蓮霧和鳳梨釋迦,去年石斑魚、午仔魚、竹筴魚等陸續禁止輸中,在基礎環境建設如加工等配套做好之後,農漁產品價格依然獲得支撐不至於崩盤。

這幾年臺灣農業議題受到全民高度的關注,從農產品禁止輸中到今年雞蛋議題都是如此,我絕對不迴避這些議題,因為全民高度關注,顯示糧食安全非常重要,不只對農民很重要,對消費者更重要,這是和大家直接切身有關係。農業部的政策目標走在前面,農民所得增加,才有人要從農,農業才能永續發展。

透過農地規劃,農畜產經營規模擴大,搭配機械化、自動化等科技導入田間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或提高生產效率,讓從農更輕鬆,所得提高。(攝影/楊為仁)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