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植物》大麥——啤酒、威士忌的靈魂由此降肉

(圖片來源/Zura Narimanishvili on Unsplash)

(圖片來源/Zura Narimanishvili on Unsplash

內容提供/臺灣商務印書館 撰文/艾米・史都華 譯/周沛郁

想像一個世界如果沒有啤酒、威士忌、伏特加或琴酒,會是什麼樣子?那可不成!而少了大麥,這些酒都不會存在。這可沒有誇大其詞。所有穀物之中,大麥特別適合發酵,甚至有助於其他穀物發酵──因此可以用最不可能的原料來釀酒。

大麥所能發揮的力量近乎奇蹟,主要是因為穀類作物(大麥、裸麥、小麥、稻米等等)不像蘋果或葡萄一樣含有滿滿的可發酵醣類。穀物中大多都是澱粉,這種系統讓植物儲存光合作用製造的醣類,留待日後使用。想用穀物釀酒,必須先把澱粉轉換回醣類。(按:酵母菌只能分解葡萄糖、果糖等單醣,無法直接分解多醣體的澱粉)

幸好只要有水就能促使植物進行這種轉換。每顆穀物終究都是種子,種子發芽時需要食物維持生命,直到生長至可以長出根、展開葉片,產生所需的正餐。儲存的醣類就是這種用途。釀酒師只要把穀物弄濕就好──這個程序稱為發麥芽(malting),發芽的過程由此開始,會促使穀物裡的酵素(按:即澱粉酶)將澱粉分解成醣類,餵養細小的幼苗。接著只要加入酵母菌讓它們吃下醣類,分泌酒精就好。聽起來很簡單吧?其實不盡然。

發芽準備製酒的大麥。(圖片來源/Charlie Marshall@flicr CC BY-NC-SA 2.0)

製酒師屢經挫折,才知道不是所有穀類都會輕易釋出醣類。這時候大麥就派上用場了──大麥中轉換澱粉為醣類的酵素濃度特別高,可以和小麥或稻米等其他穀物混合,幫助這些穀物啟動轉換的過程。因此大麥麥芽是釀酒師最好的朋友,且人類利用大麥釀酒已有至少一萬年的歷史。

啤酒植物學大麥帶著啤酒去旅行

大麥是一種高大而且非常強韌的禾本科植物,耐寒冷、乾旱或貧瘠的土壤,因此能適應世界各地的環境。大麥源自於中東,在西元前5,000年傳至西班牙,西元前3,000年傳至中國,成為歐洲的主要穀物。哥倫布在第二次出航時把大麥帶去了美洲,但直到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者把大麥帶到拉丁美洲,而英格蘭和荷蘭的拓荒者把大麥帶到北美,大麥才在新世界落地生根。

啤酒應是人類飲用歷史最悠久、範圍最廣的酒類,這一切都是因為大麥。飲酒過量有害健康。(製圖/農傳媒)

不難想像古早年代發生了什麼快樂的意外,促成啤酒的發明。想像一桶大麥為了軟化硬皮而浸泡隔夜,野生酵母菌想必溜進了桶子裡,影響桶裡的醣類,造成冒泡的古怪混合物。而有人嚐了嚐,就這樣,人類發現了啤酒!發酵起泡,令人微醺的啤酒!石器時代末期的人類社會為了大量重製這種美妙的意外,他們的優先順序想必經歷快速的變化。(難怪接下來就是可以做出更大的金屬槽的青銅器時代,不是嗎?)

由考古學的標準來看,複雜的啤酒製造過程發展十分迅速。賓州大學博物館的派屈克.麥高文(Patrick McGovern)是研究發酵與蒸餾歷史的考古學家,他分析了伊朗西部勾丁帖琵(Godin Tepe)遺址的陶器碎片殘留物,偵測到飲料容器上殘留了大麥啤酒,並且確認年代介於西元前3,400年至3,000年間。他認為當時的啤酒和我們今日喝的啤酒相差無幾,只不過當時的啤酒恐怕未經仔細過濾。洞穴壁畫和陶器上的圖案都曾描繪人們坐在一大缸啤酒旁,用長長的麥桿飲用。麥桿插在酒的中央,因此能避開沉在缸底或浮在表面的殘渣。

考古研究讓現代人得以復刻古代啤酒。古代啤酒尚未使用「啤酒花」,與現代習慣的風味大不相同。

羅馬時代,啤酒的製造過程變得更加繁複。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Tacitus)描述日耳曼的部族時寫道:「他們喝一種大麥或小麥製成,發酵之後有點類似酒類的飲料。」那之後不久,或許早在西元600年,大麥種植區的人就發現啤酒和葡萄酒或蘋果酒一樣,也能蒸餾成更烈的酒精飲料。到了15世紀晚期,不列顛群島已經做出威士忌(當時稱為aqua vitae,也就是生命之水,是蒸餾酒的通稱)。

啤酒也很早就開始產業化生產,圖為16世紀的啤酒釀造廠版畫。(圖片來源/Commons

種植完美的大麥?不同種的大麥優點不同

是誰發明威士忌的這個問題,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可能永遠爭論不休,不過威士忌誕生在那個地區,正是因為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太適合種植大麥了。

史都華.史雲頓(Stuart Swanston)是蘇格蘭作物研究中心(Scottish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的大麥研究者,他認為蘇格蘭的寒冷氣候正適合種植當地最著名的作物。他指出,「我們蘇格蘭東岸地帶的優勢是靠近北海,有著氣候溫和的冬天和沒啥用處的夏天,形成一段漫長偏涼又潮濕的生長季。這使得穀粒含有大量澱粉,非常適合釀製高濃度的酒精。」不過如果天氣不佳,穀粒裡的澱粉形成得不夠完美,生產的大麥就會用來餵食牲畜,而蘇格蘭最好的蒸餾師就會往法國或丹麥尋找他們需要的優質大麥。

現代威士忌的原料需求已不是酒廠周遭產地可以滿足,從大麥來源到威士忌銷售都涉及跨國貿易。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圖片來源/Dylan de Jonge on Unsplash

哪種大麥最適合釀造、蒸餾?答案其實有點爭議。栽培大麥主要有二稜(2 row)和六稜(6 row)兩種,二稜的大麥在種子頭兩側各有一道穀粒,六稜的大麥則每側各有三道。六稜的大麥是在新石器時代很常見的基因突變產物,這樣一來,種植的每一畝大麥會產生更多穀粒,而且蛋白質的含量較高。二稜大麥則蛋白質含量低,但含有較多的澱粉可以轉換成醣類,儘管沒那麼適合當食物,卻是釀酒和蒸餾的完美原料。雖然在傳統上,歐洲釀酒師和蒸餾師使用的是二稜大麥,許多美國人卻偏好六稜的品種。六稜大麥在全美各地能適應的氣候範圍也比較廣,更容易大規模種植。

二稜大麥(左)和六稜大麥。
  • 農傳媒編按:六稜大麥的蛋白質及澱粉酶含量更高,利於輔助其他穀物發酵,還有單位面積產量更高等優點,但同時也有脫穀不易、穀粒大小較不均勻、發芽較不穩定等問題。可以想見以純麥芽製作的蘇格蘭威士忌會採用二稜大麥,以玉米為主原料的美式波本威士忌更偏好以六稜大麥協助釀製、調整風味;而大麥芽輔助其他穀物發酵的效果,也能應用在調整啤酒配方等用途,減少整體原料中的麥芽比率。

大麥可以進一步按生長季分為春大麥和冬大麥。釀酒的傳統是使用春大麥,不過現代遺傳學研究顯示兩者之間的差異可能微乎其微。重要的是氣候和土壤。田裡施用的肥料也可能造成影響──土壤中的氮太多,會使得穀粒含太多氮,增加蛋白質含量,壓低澱粉含量。「釀製傳統的麥酒和威士忌時,太多蛋白質恐怕不大好。」史雲頓說。「不過如果只是要製造發芽大麥來加入其他穀物,其實愈多蛋白質愈好。這麼一來,就有更多酵素幫忙分解其他穀物中的澱粉。」

發麥芽這回事:穀物和整個過程都是風味來源

蘇格蘭威士忌與眾不同的特性也來自另一個天然因素:泥煤。這是植物殘骸在數千年緩慢分解造成的沼澤。從沼澤裡整整齊齊挖起的泥煤塊,數世紀以來都被用作緩慢燃燒的燃料──也在發麥芽以供蒸餾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傳統上,潮濕的大麥穀粒會在麥芽廠的地上攤開,給予4天的時間萌芽。這段時間裡,穀粒裡的酵素會大量吸收氧氣,幫助穀粒分解醣類,並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出醣類儲存的一些碳。穀粒的溫度在這過程中自然升高,因此工人必須用耙子翻動攪拌,加以冷卻,並且避免新生的根交纏。這階段的大麥稱為綠麥芽。

雲頂酒廠的員工翻攪地板發芽的麥芽。(圖片來源/Peter Currie Springbank Distillery)

大麥濕潤、發芽之後,必須加熱以中止發芽程序,其實也就是殺死幼苗,以取得剛釋出的糖分。泥煤塊生的火會在大約8小時之中溫和地讓穀粒乾燥,泥煤塊燃燒的煙則會讓穀粒染上美妙濃郁的土味,這正是上好蘇格蘭威士忌特有的風味。至少傳統的方式是這樣。

現在只有少數蒸餾酒廠,包括拉佛格(Laphroaig)、雲頂(Springbank)和齊侯門蒸餾廠(Kilchoman)會自己發麥芽、燻泥煤,這種方式稱為「傳統地板發芽」。時至今日,大部分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酒廠都從大型的商業麥芽廠訂購大麥,這些麥芽廠會依蒸餾酒廠要求的程度讓泥煤煙通過穀粒。這種方式可以減少使用的泥煤,有助於保存沼澤。全球的威士忌酒廠如果想得到特殊的風味,都必須從蘇格蘭訂購泥煤燻蒸過的大麥。

齊侯門蒸餾廠(Kilchoman)的「傳統地板發芽」法。(圖片來源/Kilchoman-9255@flickr CC BY-NC-ND 2.0)

大麥發芽、乾燥後,通常需放置熟成一個月左右,再和水、酵母混合為麥芽漿。發酵兩日後,像啤酒的液體(稱為酒醪)和發酵完的穀粒分離,進入蒸餾器時的酒精濃度約為8%,之後就蒸餾成威士忌。

改良大麥:抗病害還是現代農業的重點

世界各地都有植物學家致力培育出更適合釀製啤酒、威士忌或麥芽精的新品種大麥。蘇格蘭的作物研究中心正設法解決真菌病害的問題,例如鐮胞菌(fusarium),也就是讓玫瑰產生黑斑的病源。歐洲農人用於噴灑作物的化學物質特別受限制,抗真菌的大麥一定非常實用。明尼蘇達大學的植物學家為了處理鐮胞菌的問題,將新品種的大麥引介給美國釀酒師。全美國生產的啤酒中,已有三分之二使用明尼蘇達大學提供的大麥品系。

今日大麥育種的問題不過是延續過去一萬年來人類對大麥的干預。史都華.史雲頓表示,「大麥種植的區域自北斯堪的納維亞到喜馬拉雅山腳下,從加拿大到安地斯山。大麥發源自肥沃月灣,經歷了不起的旅程,藉著驚人的適應力散布到全世界。」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醉人植物博覽會》
香蕉、椰棗、蘆薈、番紅花……如何成為製酒原料,釀造啜飲歷史

作者:艾米・史都華

翻譯:周沛郁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節錄自《醉人植物博覽會:香蕉、椰棗、蘆薈、番紅花……如何成為製酒原料,釀造啜飲歷史》,完整原文請見原書。圖片經由農傳媒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