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飲食素養的角度 看待有機農產品的真與偽?/陳玠廷

在消費市場上,由於「價格」與「價值」持續引發討論,讓有機農產品「真」與「偽」一直是媒體報導或學術研究的熱門議題。對晚近食農社會學的討論來說,有機農業雖被賦予反思主流農糧體制發展下的另類出路,卻也隨著日益「慣行化」現象的出現,引發真與偽爭論。無獨有偶,我們也能從日常生活去觀察消費者如何看待有機商品,從媒體報導下標來看,一旦有機農產品出了什麼紕漏,不管真相如何,通常都先被冠上「黑心」、「造假」……的負面指控

近日,由於市面上出現部分以「有機」為名的農產品,魚目混珠或標示不清新聞,讓有機農產品「真」與「偽」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這樣的提問在有機農業發展歷程中並不罕見,除前述生活經驗會出現「假有機事件」外;我們可在食農報導作家Michael Pollan的文章中讀到「工業化有機」、在經濟地理學者Julie Guthman的研究看到「慣行化有機」,甚至在環境運動者Vandana Shiva的書中,也曾用過「偽有機」這樣字眼。這些用法,雖然同樣對有機農業提出質疑,但在概念討論上,牽涉到我們是用何種標準來界定有機農業。

理念的有機與法理的有機

從理念的有機來說,有機農業可說是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類批判,是一種除了生產技術以外,還帶著特定意識形態、價值體系的社會實踐。所以說,相較於主流農業型態背後的驅動邏輯,如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等,有機農業倡議與實踐者,是腳踩在另一端的「另類食物網絡」陣營。也因此,有機農業就常伴隨著重返自然、土地倫理、環境正義……等價值一同出現。

由此我們可理解為什麼包括Michael Pollan、Julie Guthman與Vandana Shiva等具代表性的社會聞人,會用那麼帶有批判性的字眼指稱某些有機農業的生產者。其主要緣由,並不是從農產品本身標示正確性,乃至農藥殘留檢驗結果,來判斷該產品是否具有被稱作「有機」的資格,其基本判準在於這樣的農業生產行為,所服膺的價值體系為何?

相較於理念的有機,要討論法理的有機就容易許多。以臺灣來說,無論是2007年所頒布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或是甫於去年制定頒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對於合法有機農產品認定,都以通過第三方驗證(有機標章)的有無,來作為評判真偽依據。進一步說,所謂真的有機農產品,只有那些通過國家所制定的標準(包括在包裝上符合標示規範),並維持有機農產品從田裡到商架上不受汙染的完整性才算數。只要違反標準,就無法被合法認定為有機農產品。

理念的有機與法理的有機之間,當然存在著衝突、矛盾與爭議,且各有擁護者。如何把這些具有衝突的論述爬梳清楚,對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探討有機農產品真偽的背後,其實潛藏著對於該項產品價值判斷,這也引發出另一種討論的觀點:飲食素養。

飲食素養:從消費者的選擇出發

飲食素養討論方向,並不是要從「什麼樣的標準才算是真的有機」這個命題出發,而是反過頭來問消費者:你為什麼要買有機農產品?你想要的有機農產品應該具有什麼內涵、特色?

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對有機農業發展分期來看,不同階段呈現出倡議者想要傳達的消費選擇。在「有機1.0」階段,所策動的是消費者對於農業生產方式所導致負面外部性的反省;在擴大了產銷規模的「有機2.0」階段,驗證制度與法令規範強化,導引了消費者逐漸偏向個人風險覺知與控管的價值取向。最後,在晚近的「有機3.0」討論中,強調對「現實處境」回應。我認為,此中關於現實處境的回應,不僅是對生產者所處情境(客觀田區條件、主觀態度意願)再認識,也是重新呼喚當代消費者對於有機農業價值的再認識。

聚焦於有機3.0脈絡下的飲食素養討論,是透過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作為引導農業生產標準動力,而有意識選擇源自你想要的有機農產品應該具有什麼內涵、特色?是強調沒有農藥殘留的檢驗結果,還是對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等四大原則關注,或者是扣連有機農業與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討論?

比真與偽更重要的事

在聯合國所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指標中,IFOAM提出了與有機農業直接相關的幾個項目,其中包括:

目標二:終結飢餓、達到糧食安全、改善營養與促進永續農業;

目標三:確保健康與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目標六: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取得水與衛生的永續經營;

目標十二: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目標十三: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目標十五: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地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當整個社會輿論,花費許多版面與氣力去探討臺灣有機農產品真偽時,假使消費行為僅是故事行銷下的一種選擇,產品本身容或並沒有造假疑慮,但在缺乏價值引導狀態下,整個臺灣社會對於有機農業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失真(inauthenticity),且淺碟化(superficiality)地關注枝微末節的有機農產特質,如:農藥殘留的檢驗結果。重視結果輕忽生產過程以及為什麼要發展、消費有機農業的心態與價值選擇,也可能讓諸如幫助適應環境變遷與極端氣候、貢獻於維持生態系統與提供服務……等的有機農業發展所衍生之公共價值,越來越為人所忽略!

有機農業發展分期概述

有機1.0:有機農業的理念萌芽,強調對農業科技應用的反思,以及重新找到古老農業文明在當代世界的應用價值。

有機2.0:有機農業法制化、制度化的濫觴,強調有機農業可為一套一致性的標準所規範、複製,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制度化信任的建立。

有機3.0:有機農業理念(如健康、生態、公平、謹慎等四大原則)的再建構,強調對一致化管理標準的反思,呼籲多元價值、形式的發展。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