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雜半╳的柑仔店斜槓術

圖片提供/包子逸、源山雜貨店、詹釗宏

文字/廖詠恩

有人說便利商店的店員像把瑞士刀,從結帳、郵寄到煮咖啡都要會,然而早期雜貨店不若整齊劃一、無個性的連鎖超商,能因時因地制宜,發展出各色特異功能,兼設豬肉攤、碾米廠算是基本款,有的甚至有幫顧小孩的托幼服務。讓我們盤點雜貨店的斜槓史,雜貨店的業務之雜,絕對令你大開眼界!

雜貨店×魚乾店

臺語稱雜貨店為柑仔店(kám-á-tiàm),但「柑仔」究竟指的是什麼?柑仔的「柑」字,其官方用字其實是「竹」加「敢」,它是一種用細長竹片編成的圓筐,以前在雜貨店很常見,主要用來盛裝鹹魚、魚脯仔、蝦米等海鮮乾物。當時沒有保鮮設備,除非住在海港邊,一般人很難吃到鮮魚,吃飯配鹹魚就已是莫大幸福,有些山區居民更以鹹魚取代鹽使用。臺灣轉型成工業社會後,食物的選擇變多,魚乾便漸漸從雜貨店消失了。

(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攝影/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雜貨店×郵政代辦所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寫信是人們最普遍的聯絡方式,不過若是家附近沒有郵局可寄包裹,甚至連郵筒都沒有,該怎麼辦?

早年許多雜貨店不但在門口設有郵筒或郵箱,還是郵政代辦所,功能與郵局一樣——代售郵票、收寄包裹與掛號函件等,最大差異是人們來此不必抽號碼牌,雜貨店老闆跟顧客一邊話家常,一邊處理郵務,還有的會幫不識字的客人寫信。現在雖然通訊軟體與宅配系統發達,郵務需求下降,但由於雜貨店的營業時間比郵局彈性,更符合當地居民的作息,所以至今仍有兼有郵政代辦所的雜貨店,有機會走訪鄉間的雜貨店,不妨睜大眼睛找尋郵政代辦所的牌子,不要懷疑,勇敢地走進去寄一封信吧!

(圖片提供 /包子逸)

雜貨店×迷你藥鋪

(攝影/林靜怡)

從前醫生的診療費用高昂,一般人無法負擔,日本時代有日本藥商將「先用後利」的賣藥制度引進臺灣,各家藥廠的銷售員下鄉,逐門逐戶地拜訪、推銷成藥,將一大袋藥品寄放在消費者家中,一段時間後清點用量、結算費用,並補齊藥品,這在臺語稱作「寄藥包」(kià-ioh-pau),比看醫生的費用低廉許多,身體有恙時又隨時有藥吃,在製藥產業起飛的1950、60年代最為流行。

為了拓展銷售管道,推銷員將腦筋動到了與鄰里關係親密的雜貨店上,將藥品放在雜貨店寄賣,希望民眾購買日用品時也順便買藥,售出的藥品利潤會由銷售員與雜貨店老闆攤分。如此促進了藥品的銷售,藥廠見到成效,還訂製木製藥品櫃放在雜貨店。後來由於大眾普遍對成藥的觀感不佳,再加上全民健保開辦,寄藥包文化就逐漸式微了。

參考資料=論文:<交通、族群與埔里地區雜貨店經營之變遷(1814-1945)>、<放藥包-尋找鄉民的醫藥百寶袋>、<田中鎮雜貨店之變遷>、網路文章:<我家是郵政代辦所>、<都會裡的郵政代辦所>、書:《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