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久違的身影】下篇-保育稀有蛙類 三管齊下讓金線蛙重返稻田

褐色型的金線蛙,此為雌蛙。

內容提供/《自然保育季刊》 文/農委會特生中心業務助理 林湧倫、農委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大利、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 簡婉馨、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暨臺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 楊懿如 攝影/農委會特生中心業務助理 林湧倫

幾十年來,隨著平原的基礎建設大幅提升,開發壓力不斷增大,有許多金線蛙生存的棲地已消失,使得現今金線蛙的族群呈破碎分布。在金線蛙的族群日趨衰退狀態下,保育刻不容緩,以下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一、棲地

金線蛙的棲地忠誠度高,生活史各階段對靜止水域及水草具高度依賴性,尤其又以卵、蝌蚪和幼蛙可說「缺草不可」的特性,若想顧好現存的族群,有四個重要面向,於下分別說明:

首先,是棲地須「永久維持現存的靜水域」,前段提及因為在高密度開墾的臺灣,溼地草澤越來越少,若一個金線蛙的棲地消失,在有限的移動距離下,要移往另一個合適的棲地難度非常高,因此維護好自然的棲地成為首要目標。過去楊老師與我曾踏訪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發現因保護水雉的棲地,保留完整棲地自然原貌,同樣也讓共域的金線蛙、臺北赤蛙連同受到保護,顯見保育金線蛙最重要關鍵是棲地保護。

再來,是「維護好棲地內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越茂盛對金線蛙族群越有優勢,在穩定族群的棲地內,千萬避免任意清理水生植物。但有時面臨到生產或生活的需求下,必須移除水生植物的情況,那該如何操作可以減輕金線蛙族群受到的衝擊呢?儘管楊世帆(2013)已發現移除水生植物會對金線蛙族群(尤其幼蛙)產生極劇烈影響,仍可選擇傷害較低方式來減緩影響,例如移除水生植物時,審慎評估清理面積比例及清理時間。

要永久保存如此圖中良好的人工溼地、埤塘十分不易,尤其水位變化的掌控及水草的養護,通常需長期投注心力經營管理,方能維持其生態價值。

清理水生植物的面積比例越低則影響越小,因為水生植物是影響其族群大小的關鍵因子。如果需整理全部的水生植物,建議請切分多區塊並分梯次於不同時間進行,且整理完畢的區塊需適度植栽新的水生植物。須待新植入的水草逐漸茂密後,才整理下一區,如此一來,環境中便能隨時有水生植物提供金線蛙使用。

清理的時機建議在12月至隔年農曆春節回溫之前較佳,因為這是金線蛙活動最不頻繁的季節,考慮完全避開金線蛙繁殖高峰的3月至8月,以及蝌蚪成長期的9月到11月。若在繁殖季移除水生植物,不僅會嚴重干擾成蛙進行繁殖;也會將附著於水生植物上的卵一併清除,而無法順利發育成蝌蚪;此外於8月之後,仍有個體會進行繁殖行為,不過數量從9月至11月逐月遞減。

金線蛙從蝌蚪期變態成小蛙,平均約需要77天,最長需至105天(謝巧筠 2010);因為蝌蚪無法進行池間移動,因此要盡可能多預留一些時間,讓多數蝌蚪來得及變態成幼蛙,以讓受干擾的族群仍可逃跑或找尋合適棲地。另外清理水草,蝌蚪和幼蛙也會失去躲避掠食者的天然屏障,也會使得腐葉變少,以及棲息於內的無脊椎動物數量下降,導致金線蛙的食物來源短缺;也可能受底泥翻攪、缺乏水中植物轉化氨氮物質,使水質產生巨變等,而使棲地劣化。因此,再次強調切勿在未縝密規劃的情況下,貿然移除水生植物。

第三,是進行「長期監測」,因為保育金線蛙應以保護其棲息環境為最重要的考量,因此了解金線蛙的族群變化趨勢、共域蛙種及棲地概況,如棲地品質、水質、水位變化、水生植物的種類、密度、生長情況等,透過監測能在棲地劣化或族群變化時,及時發現並於第一時間進行補救,如一旦水深短時間內大幅下降,可適時發現缺水狀況,即時添加補助水流,且補助的水源及水量應設法使其維持潔淨與穩定較佳,以避免乾涸。

停棲於浮葉植物的金線蛙。(攝影/白欽源)

同時,也可掌握水草的生長狀況,若水生植物密度降低,可於評估後栽種適當的水生植物(建議以挺水型和浮葉型的水草為佳,而漂浮型水草較不適合),以維持合適的棲地。長期監測也可針對保育行動過程進行探討,了解保育措施是否符合預期成效。若符合目標即可持續實施行動,並可做為學習效法的指標;若未達到預期效果或發現錯誤時,透過監測也能及時發現而踩煞車,以降低錯誤政策造成的傷害,並重新修正施行辦法。

最後,則是「棲地營造」,可於現存的棲地附近營造出更多適合的富水草靜水域,以防萬一棲地於短時間內遭受劇烈變化或面臨劣化時,仍有周圍的其他地可進行池間移動,以提供庇護,降低族群局部滅絕的風險。現今有金線蛙分布的水池大多分散於各處,多數點位附近通常無合適的棲地,甚至無任何水池相鄰。

最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可透過棲地營造,於現有的地點周圍增加更多合適的棲地,且應避免不適當的放生行為(尤其外來種),建議只需營造良好的棲地條件就能吸引野生動物逐漸地自然移入。儘管金線蛙的棲地忠誠度高,我認為只要維護良好的核心棲地,使其個體數不斷增加,因族群增加而個體間領域競爭力變強,通常體型較大的金線蛙個體會將體型較小的金線蛙趕出領域範圍(謝巧筠 2010),有助於逐漸自然散布,由領域競爭力較弱的金線蛙做為種源,分布的族群也會隨著周圍的合適棲地被營造後而逐步增加,然而隨著散布出去的分布點不斷增加後,有機會將過去一些距離近的鑲嵌分布點串起,提升亞族群間的連通度,使得亞族群之間的基因有機會得以交流,形成關聯族群,提高遺傳多樣性,也能增強對抗環境衝擊的適存度(fitness)與韌性。

二、生產

早年在水田觀察到金線蛙十分容易,牠曾與我們生活這麼近,過去我曾於稻田、水蓮、菱角田和茭白筍田等作物發現過金線蛙,表示其實牠滿適合作為水田代表物種。農地與人的關係緊密,在地狹人稠的臺灣,金線蛙的棲地與農務生產有重疊,是否產生衝突呢?在農地發現保育類的金線蛙,該怎麼辦?有兩個面向可以操作:

(一)農地與棲地兼顧不衝突

首要條件如同前段強調的須維持靜水域持續有水,以避免乾涸,因此,若要不影響生計的前提下,又能提供金線蛙的棲地,建議可以考慮種植水生的農作物,特別是挺水性或浮水性的作物,如菱角田、茭白筍、蓮藕和水蓮等,有利於金線蛙進行繁殖及提供生活史各階段覓食躲藏。然而,若是暫時性水域的水稻田、菱角田(大多在收成後通常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轉作期,也可能轉為旱田),已知水耕期較適合金線蛙,但如果遇旱作或收成後的轉作期,較不利卵、蝌蚪及幼蛙生存。

若旱作如何解決呢?早期許多農民習慣在農田邊留有蓄水用的埤塘,我覺得深具傳統知識及內涵,除了儲備灌溉用水、涵養農地的水分、補注地下水源、防止地層下陷、提供滯洪等水文優點外,也兼具調節農地的微氣候,提供蛙類、水鳥、水蛇、龜鱉類、水棲昆蟲等生物棲息、繁殖與覓食的場域等生態功能。傳統的耕作地用以間隔的田埂或灌溉渠道,多以泥土砌成的土堤,與現代化垂直近90度的水泥溝渠相比,阻隔較低,生物進行移動也較為容易,當農田遇上了旱作時期或枯水期,可進行池間移動的水棲生物們仍有喘息的機會。

保留泥土的田埂或溝渠的傳統農耕方式,生物所受的阻隔程度相對水泥化較低。

現今隨著灌溉的條件及便利度不斷提升,使得水泥化溝渠、護岸及田埂比例不斷上升,土地利用型態也不斷轉變,農田間保留的傳統蓄水埤塘、草澤卻越來越少。因此我們認為若農田能於附近環境長期保留出一塊池塘,將可提供包含金線蛙幼蛙及成蛙在內的水棲生物於旱作期移動至此的庇護所。若額外空出生產的空間營造蓄水池可能會影響收入,則可考慮植栽具經濟產值的挺水或浮葉作物於水域內。

(二)友善環境,提升品牌價值

為了維護生態環境,以有機或友善環境的方式施作優於慣行耕作。蛙類的皮膚通透性高,尤其卵或蝌蚪期依賴著水體,若水體受汙染短時間恐怕無法逃離水域,需直接承受傷害,勢必造成影響。使用友善環境的農法耕作,通常動植物(尤其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及族群量較高,可提供金線蛙豐富及穩定的食物來源,可承載數量較大的族群。

另外,近年民眾對農產品安全及綠色消費的意識逐漸抬頭,農友使用友善環境的耕作農法,也能增加農產品的價值,若維護農地內的保育類的金線蛙及生物多樣性,即符合申請綠保標章的資格。若是為了保育金線蛙為出發點,維護及友善利用金線蛙所偏好的靜水域繁殖場域,則可考慮依據《濕地保育法》第32條,申請濕地標章,將農產品的經濟價值與產品知名度提升至另一層次。讓顧肚子之餘也能參與保育,經濟生態兼容並蓄,達生態、生活、生產三生一體並重的永續方式。

三、生態旅遊或環境教育

蛙類通常入夜後才會出來活動,不過金線蛙有個特別之處,若族群發展穩定,在大白天常可看見許多可愛胖碩的身軀,停棲於水面的水生植物上。這也是為什麼僅白天開放的臺北植物園蓮花池,仍可吸引許多北部的蛙友至此觀賞金線蛙。若能藉由此特性,且維持棲地完整自然原貌前提下,宣導遊客與水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尊重自然環境的態度,例如不攀折花草樹木、不擾動池塘棲地環境、不捕捉任何動物;管理單位若能落實管理,鼓勵友善對待環境的態度,則生態旅遊對其族群的干擾應不至於太大。

高雄美濃當地某國小內司令臺的地磚,金線蛙有在地的俗名蠟(客語),顯見在地許多長輩對牠並不陌生,深具傳統文化內涵。可用金線蛙為例,透過教育讓大眾了解棲地保護的重要性,提升民眾環境意識。

金線蛙過去與農村的距離如此之近,但其族群因棲地影響而大幅衰退,這點十分值得我們反思,格外具濃厚的故事性,適合作為環境教育的解說素材。前段所提及具生態功能的傳統蓄水池保有許多共域的生物,牠們同樣需要保護,雖可透過金線蛙作為保護傘,撐起這片可共同依存的生態樂園,不過發展為生態旅遊的旗艦物種時,須考量環境承載情況及遊客對棲地的影響,規劃時須評估長期的經營的管理及配套方式,尤其棲地應保持完整的自然狀態,極不適合將水池改設為遊客親水設施。

曾普遍分布平原農地的金線蛙繁殖力高,尤其在富滿水草的永久性靜水域,這種合適的環境條件下,有很高的機會可成為該池的優勢蛙種,但似乎也難以抵擋土地型態轉變所產生的衝擊。人們在追求便利性及舒適性的生活環境,也同時改變了許多自然環境及土地利用的型式,許多草澤、水塘、鄉間的溼地與闊葉林這些自然環境已快速消失;我們不僅忽視了棲息於這些棲地的所有生物,甚至能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也被漠視,尤其人為活動頻繁的土地更是多了許多水泥化設施,使得對棲地敏感的物種雪上加霜,就如同金線蛙,因棲地劣化及零碎化已使其族群大幅減少。

然而自怨自艾無助於保育,透過實際的行動即刻投入,且強調保育金線蛙的目標及重點在於保護棲地,盤點出金線蛙現有的族群進行長期監測,永久維持良好的棲地條件及其生態功能,這些作為才能讓金線蛙的保育仍有一絲希望。期許金線蛙的未來越來越好,有朝一日又能在各地的農村田野間觀察到牠們可愛的身影。

雨中的漣漪與金線蛙。(攝影/林佳宏)

本文轉載自111期《自然保育季刊》,原文標題為〈淺談金線蛙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