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養殖技術突破與改進 開創臺灣釣蝦產業的泰國蝦

泰國蝦繁養殖技術研究。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蔡旻宏、楊易洲

淡水長腳大蝦學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臺灣俗稱泰國蝦,1970年由我國駐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水產專家林紹文博士自泰國引進約300尾,經廖一久博士在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與當時漁業局烏山頭水庫養殖試驗站成功試養與人工繁殖成功而得名。

隨後民間繁殖場也陸續成立,其中屏東縣的養殖示範戶李勝良先生、臺南縣的林森津先生各自成立「淡水長腳大蝦」人工繁殖場,突破大量蝦苗繁殖的技術,並推動池塘養殖方式與技術改進,推廣民間養殖,將合作戶生產的泰國蝦直銷全臺各地餐廳,逐漸打開銷售市場與產銷管道。

東港水產試驗所淡水蝦實驗。

牛肉湯意外孵育蝦苗

當年林紹文在馬來西亞檳城的淡水蝦繁殖工作,由河流捕回的母蝦產下的幼苗,歷經無數次的試驗探討,在一組組不同實驗組,使用魚漿、蒸蛋、牛奶、豆漿等等配方,進行不同且精緻的飼料比較,一開始全軍覆沒,試盡了所有可能想到的幼苗飼料,直到有一天林夫人燉了一鍋美味牛肉湯,林紹文心想這十分營養,不如拿來試餵幼苗,結果數天之後只有餵牛肉湯的一組幼苗活存。

林紹文豁然想通了,原來不是飼料的問題,而是淡水長腳大蝦的幼苗的不能在純淡水的飼育環境,牛肉湯適時提供了必要的鹽度!再往淡水長腳大蝦棲息與產卵的水域觀察後,更是一目了然,原來抱卵母蝦要到下游河海水口交會處才肯產卵,之後又以此基礎繼續進行幼苗大量培育與成蝦養殖的試驗,終於成功解決了泰國蝦完全人工養殖的技術。

東港漁業試驗所人工蝦繁殖。

活蝦成就釣蝦產業

雖然泰國蝦的養殖技術確立,但當時臺灣仍以草蝦養殖為大宗,此外泰國蝦的頭部所占比例較大,同時因蛋白酶分解作用較強,一旦經凍結後再解凍烹調,其肉質即鬆軟,失去彈性與原來的風味,故一直無法打開外銷市場。

隨著臺灣民生水準提高,重視休閒生活,全臺各地釣蝦場興起,泰國蝦的需求量大增,帶動養殖的盛行,加上草蝦養殖開始病變,泰國蝦1991年一度達到16,196公噸,為當時臺灣蝦類養殖之冠,而且售價多年來一直保持在每臺斤180~240元之間,釣淡水蝦成為臺灣知名的休閒產業,吸引國內外遊客消費體驗。

直到近年隨著泰國蝦也出現酵母菌及微孢子蟲病害,加上電腦及智慧型手機遊戲的發達,民眾逐漸改變娛樂習慣,使得釣蝦產業鏈也必須面對轉型,朝向活蝦餐廳料理、親子釣蝦餐廳或夜市小型釣蝦等多元發展。

本文摘錄轉載自407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為〈泰國蝦開創釣蝦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