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林彥蓉 多應用性、多樣化,新世紀育種雙主軸

口述/林彥蓉 採訪.整理/劉芝君 攝影/聯結影像 李文揚

探討永續農業時,必須重啟對作物多樣性的關注。

為什麼需要育種,其實和人類遭遇了生存環境變遷有關。現今農業不僅面臨水資源競爭,還有人口數量驟增與可耕地下降等問題,加上全球溫室效應,作物也面臨耐旱耐熱、抵禦病蟲害這些抗逆境的課題,所以新時代育種,挑戰其實不少。

當各界談到作物育種,最常針對糧食安全,但糧食安全並非育種唯一目標,隨地球資源逐日罄盡,育種的層面更講究拓展「多應用性」,包括人類食糧、動物芻料、纖維、工業應用以及預防醫學等等,都是作物育種的領域和方向。就生質燃料來說,很多仰賴大豆、玉米和甘蔗等這些能源作物;或從營養學來看,育種還能朝向裨益人體健康去發展,像是讓作物富含抗性澱粉或具備低升醣指數的特性。而澱粉的轉化應用也很重要,像果糖、生質塑膠聚乳酸(PLA),原料就是從玉米或木薯等作物提煉出來的澱粉。因此在多應用性發展前提下,可以說育種目標越來越豐富。

就目前作物來看,像水稻等重要糧食作物被視為民生必需品,所以臺灣不販售其種子,品種權未被商業壟斷,屬於農民可留種自用免責之植物;不過像蔬果作物多屬雜交第一子代種子,農民無法保留種子再繁殖,必須重覆和業者購買,像我國種子業者和政府研究機構所聚焦的十字花科、茄科與葫蘆科等園藝作物則屬重要的種子出口品項,具備高經濟價值。

但談到永續農業、未來作物和聰明作物這一塊時,不能只著重在商業價值,像藜麥和小米這些過去被忽略的小眾作物,或是很多原住民作物都應被重視,除了營養價值高,也最能適應在地環境,加上這些作物的經營形態多屬於人力、資源低投入的粗放農業,實際上品種特性擁有許多優勢。今日大宗的糧食作物都已工業化,對生態並不有利,因此探討永續農業時,必須重啟對作物多樣性的關注。

 

林彥蓉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現職為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曾任中 央研究院植物所研究助理、美國亞利桑納大學亞利桑納基因體所訪問助理教授、美國 喬治亞大學植物基因體圖譜實驗室訪問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分子遺傳學、植物基因 體學、數量性狀基因定位以及定位選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19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