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林壑深處,朝向淺山隴畝 國土生態綠網,串起臺灣森、川、里、海

文/劉芝君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貢寮水梯田,它從山谷順著平緩岡巒層層朝上砌築,一方面採低衝擊耕作模式支撐淺山區農業生產,二則因森林與溼地兩類生態系統交會,兼有農人適度管理、修建灌溉用埤塘及水圳等,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發展。而此類森林、農業、山村聚落鑲嵌、和諧依存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正是里山〔註2〕特徵。

國際里山的發展脈絡,起自2010年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舉辦的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大會,期間《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被提出通過,作為2011至2020年間全球保育策略「愛知目標〔註3〕」的一類實踐方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統轄我國自然生態保育業務,2009年擬定的三處水梯田溼地復育計畫恰與《里山倡議》理念不謀而合,於是翌年起同步擴大響應,藉由「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續存和活化,促成人類福祉及環境永續性的兩全。

言及里山,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解釋它雖由日本提出,「但非發明」,而是察覺這類鑲嵌式地景能保全更豐富的物種後,於是把其中的生活、產業和傳統文化歸納,變成「里山學」系統性論述。

註1: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臺灣國土面積361萬9,418公頃,自然保護區域面積69萬4,503公頃。

註2:里山(Satoyama)是源自日本的用語,指稱分布在淺山區的傳統農村聚落,其最大特徵在於複合式地景組成,包括森林、社區以及農業生產景觀,屬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農村形態。

註3: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有五大範疇:第一,從官方到民間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解決其根本性喪失;第二,減緩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壓力並提升永續使用;第三,維護生態系統、物種與基因多樣性,藉此優化生物多樣性的狀態;第四,加強一切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帶來的益處;第五,透過參與式計畫、知識管理和能力建構來提升執行成效。

貢寮水梯田終年水源盈滿,能維持下游溪水水位,增加生物多樣性。

四項溼地復育計畫,臺灣里山前哨站

過往林務局針對自然保育業務,涉及棲地者多僅有所管轄的自然保護區,但四處溼地保育與復育先驅試辦計畫——新北市貢寮區水梯田、金山區八煙聚落、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註5〕,以及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註6〕,是林務局首度跨出國有林事業區範疇進行深耕。

林華慶說,這四處場址能成為臺灣里山倡議的發軔,一來是著眼於當地生態環境,二則是其中的部落或社區有意願齊心參與,輔以適合的陪伴團體進駐,前述種種都促成了發展契機。

貢寮山區、八煙聚落和石梯坪皆為水梯田溼地,雖是人為開墾結果,但因鑲嵌於山坡上,比起平地水田能保有較多生態面的優勢,像是位居水源上游,灌溉用水穩定且清澈少汙染,同時受限地形無法大規模機械操作,可減緩對土地的衝擊。「事實上這些田區也不像一般慣性農法有太多施藥行為,就算有施藥,也會因水源豐沛而使得水體替換率高,因此多數水梯田仍保有很多珍貴的溼地水生動植物。」林華慶解釋。

至於濱海且以農耕及養殖漁業為主的口湖鄉成龍村,早因田區灌溉、魚塭用水之需長年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嚴重,尤其1986年韋恩、1996年賀伯兩場颱風相繼蹂躪,造成堤防潰決並引發海水倒灌,此後低窪地積水長年不退,原有良田也遞變成一片沃澤溼地,並引來許多物種棲息。林務局著眼此境,遂在2005年以補貼租用農田的生態休耕方法輔導轉型,不僅協助產業擺脫災後土壤鹽化的困境,也成為具保育機能的溼地生態園區。時至2009年再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開啟「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長期進駐社區陪伴及推廣環境教育。

「這四個案例從歷史發展、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到居民組成都很不一樣,像豐濱鄉為部落農耕,口湖鄉為養殖漁業,但從推動經驗還是能發現共同點,包括如何盤點傳統生產方式的永續性,或是在官方、學界與民間的協同團體輔導下,結合現代科技或行銷方法,創造新經濟模式。」林華慶分析。屬於臺灣島嶼的里山學,正由先驅個案找出通則、觀摩相長,再依此經驗磐石擬制中長期計畫。

註5:新北市貢寮區水梯田、金山區八煙聚落、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為2009年林務局「推動水梯田暨濕地生態系統復育及保育計畫」的三個示範案例。

註6:林務局於2009年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進入成龍溼地,執行「成龍溼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

毗鄰蘭陽溪口的新南田區,田埂拓寬並營造植被,創造水鳥庇護空間。(攝影╱翁億齡)

民眾參加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與田董米合作舉辦的宣導活動。(攝影╱翁億齡)

拓延生態綠軸,消弭保育隙縫

臺灣發展《里山倡議》有其步驟性戰略,林務局以里山精神為依歸,據此籌設四年期「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下稱國土生態綠網),讓短期與點狀式分布的案例,足以擴展成中長期且全臺部署的政策。林華慶指出計畫起於2018年、迄至2021年,以「生態系縫補」為綱領跨部會全面推動,在國有林事業區為軸帶下,縝密構連島嶼東西向森、川、里、海,讓臺灣保育疆畿趨於臻全。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石梯坪水梯田景觀。

國土生態綠網觸及之地,為國有林事業區、法定自然保護區未能涵蓋的範疇,屬人為開發與活動相對稠密的領域,據此林務局運用《里山倡議》架構,針對生物多樣性資源熱點的農業生產地帶、潛力場址去推動。「中央山脈和海岸之間,其實還分布一些很重要的生態節點,包括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農業生產地區,如北海岸與蘭陽平原的農田、官田水雉、貢寮梯田、花東縱谷等,推動國土生態綠網,還可藉由生態造林形成綠色廊道,或從溪流創造藍帶水域。」林華慶解釋。

依據林務局掌握資料,建構國土生態綠網的關鍵場址已覈定,其中有一類,就是接壤已畫設成保護區的周邊腹地,譬如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以及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等外緣農地。林華慶舉例,像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是畫設在堤防外的公有地,堤防內農地則礙於私有才未被納入,「但就水鳥來說,白天在溪口活動,下午、傍晚會轉到堤內農田覓食和棲息,以一個完整生態棲地來講,保護區周邊農地其實也很重要。」因此藉由國土生態綠網,可將棲地保育更完整地囊括。

隨2018年計畫啟動,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便積極和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周邊的農民溝通,最後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有20多公頃農地配合生態棲地保育。尤其在地青農林哲安積極響應,並聯結區域農友,眾人有志一同採友善耕作,或於部分田埂加寬、營造草生植被,藉著人為良善管理,創造更宜野鳥躲藏庇護的棲息環境。提振經濟上,則以現蹤田間的董雞推出「田董米」生態品牌,此秧雞科鳥類常棲息於稻田、沼澤或湖畔等溼地,實施友善耕作後,終讓韜隱許久的董雞重返田間。

林華慶說,兩年成果下來,冬季鳥種和數量增幅顯著,對於配合農民,林務局也針對這些私有地推動生態服務給付。而這種做法,可不必徵收私有地、避開官民爭執,是一種不多增設保護區能間接擴大保育地面積的緩衝做法,對此林華慶直言:「當棲地周邊農地連帶被改善後,綜效十分可觀。」

調查資料化零為整,套疊土地圖層觀測生態變遷

除了基於過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所進行的生態盤點,林華慶指出國土生態綠網第一期(2018到2019年)工作,就是把過去數十年間散落於不同機構的臺灣生態調查資料彙整起來,包含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業試驗所、環保署、營建署以及各學術單位,擘建一套國土生態綠網的基盤。林華慶舉例,有了資料庫,就能觀測草鴞40年間棲地變遷以及數量消長輪廓,「假設今日推測草鴞因某類農地縮減而影響族群數量,把歷年調查數據彙整成資料庫後,接著套疊土地利用圖層的資料,就有助於了解族群消長趨勢,或找到影響族群分布的關鍵性原因。」

有數據為憑,即能鎖定肇因或危殆現象對症下藥,不再僅由臆測或依賴經驗值去摸索保育方向。因此國土生態綠網前期工程,就是建立資料庫,日後也將對各單位公開,就關鍵區域協助縫補及保全,避免綠網計畫終止而造成生態斷鏈。林慶華笑說,「國土生態綠網雖是運用《里山倡議》概念所推動的重點政策,但不是說每年一定要輔導或達成多少里山案例。」事實上計畫的幅員不會僅囿限在區域性聚落,而是以廊道串連,並冀盼國土生態綠網將潛在策略點納入日後發展里山的場域,讓兩者相輔相成。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