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農改場推新品種,復興台灣米粉美名

文/ 林慧貞 圖片提供/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拒絕讓本土文化消逝,花了15年,2016年6月底發表新品種「台中秈197號」,製作出來的米粉、蘿蔔糕更淨白,且只要放6~9個月就能加工,比以往米種縮短3個月,大幅減低業者儲放成本。

台灣加工用米長期未更新,目前市面上主流「台中秈17號」已經33歲,抗病蟲害大不如前,且當時研發重點是增加產量,加工效果並非首要目標。

15年前,台中農改場就有意研發更符合業者需求的加工品種,主要研究員楊嘉凌和其他年輕同仁,兢兢業業在成千上萬個品種中,找出抗病力強、產量高、加工表現好的品種,授粉雜交。

在日復一日的漫長試驗中,6年前,楊嘉凌終於孵出比台中秈17號更好的加工品種。

然而,研發成功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楊嘉凌發現,當時市場已經充斥著廉價玉米澱粉做的米粉、蘿蔔糕,即便有新品種,也不知為何而戰;一位純米米粉業者形容,當時每週開工不到三天,幾成夕陽產業。

直到4年前,「米粉沒有米」被揭露,傳統米食終於出頭天,農委會投入大筆經費,重新接起加工用米產業鏈,楊嘉凌找來新竹永盛米粉廠合作,用儲放了3、6、9、12個月的米,製作米粉,希望補強原先品種的加工特性,復興傳統米食。

去年6月28日,台中秈197號終於正式命名誕生。相較加工業者需花一、兩年時間儲放加工米,以讓性質穩定、更符合加工需求,台中秈197號只要放6~9個月即可,不僅省下業者大把倉儲成本,更因放置時間短,做出的米粉、蘿蔔糕、碗粿等,看起來更淨白,沒有陳米的暗黃感。

台中秈197號(右)因放置時間短,做出的米粉看起來更淨白,沒有陳米的暗黃感。

為了讓加工業者更容易取得原料,農政單位已經輔導「三好米」廠商和農民契作,未來可望結合QR code、產銷履歷等標章,讓民眾知道,米粉中的每一粒米從哪裡來。

「生產來源是未來趨勢!」楊嘉凌說,目前正致力把產業串起來,明確告知消費者米從哪來、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現在消費者意識起來了,「揭露越多,他們越想來買。」


更多閱讀

米粉標示走回頭路?食藥署:暫不修改法規

做出台灣特色,國外業者指定要純米米粉

真假米粉比一比,添加物含量差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