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推動紙盤蛋挨轟,首有縣市長挺身響應轉型

文、攝影/ 趙敏

為了徹底落實禽流感防疫和推動禽蛋分級,農委會執行「生鮮禽蛋使用一次性裝載容器或包材」,24日正式上路,卻引發部分民眾錯誤解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黃㯖昌今再三強調,此法是基於保護整個養禽產業和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短期內蛋價不會大幅上漲,民眾仍可買到散蛋,但店家必須使用一次性包材;明起也會優先查核雙北的大、中盤商共85家,未使用者先不開罰,給予業者3到6個月限期改善。

使用一次性包材為國際趨勢,助養禽業防疫兼保障國人安全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從國際疫情與公衛角度觀察,近期韓國與日本禽流感疫情升高,農委會每天都戰戰兢兢處理國內的禽病。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有立即執法的必要性,況且禽蛋使用一次性包材也是國際趨勢,許多先進國家及東南亞國家都已使用,臺灣應和國際接軌。

黃金城進一步解說,通常盤商在收蛋時,使用的塑膠蛋籃不一定會回到原本的牧場,「我們最在意的是,當你把細菌從牧場帶出來,又送到別的場去,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盤商使用的塑膠蛋籃若未確實消毒,又進到別的牧場,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攝影/黃世澤)

面對外界質疑該法條匆促上路,業者恐來不及因應,黃㯖昌說,2年前法條就已通過,由農委會畜牧處和中央畜產會輔導業者。今日下午也與直轄市和縣市政府達成共識,明起優先查核臺北市25家和新北市60家大、中盤商,如果業者未使用一次性包材,將限期3到6個月內改善,不改善才會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從大、中盤商先查核可以帶動改變,從銷售末端零售商如柑仔店查,他們也會向上要求供應商改變。」黃㯖昌說,兩者雙管齊下,可以加強禽流感防疫,避免病原傳染兼顧國人健康。

根據農委會估算,使用一次性包材的散蛋,平均一顆上漲0.3到0.5元。黃㯖昌說,超市販售的禽蛋本來就使用一次性包材,價格不受影響,反而傳統市場零售店家受衝擊較大,新法上路,如果愈來愈多生產一次性包材的廠商加入,整體成本自然就有機會下降。

除了推動一次性包材,全臺也將增設2處洗選廠

黃㯖昌說,禽流感防疫有很多道防線,淘汰蛋籃(箱籠),改使用一次性包材只是其中一環,不只針對防疫還有蛋品衛生,農委會除了執法,也會補助增設蛋的洗選廠,兩者相輔相成。

農委會預計在彰化和屏東兩處設立洗選廠,目前還在找尋和協調場地。現在的養殖大場幾乎都有設立自己的洗選廠,不過農委會畜牧處處長李春進說,小規模如2萬隻以下的養殖戶,約占所有蛋雞場的40到50%,加設洗選廠不太划算,因此,農委會將充分溝通,畜牧處也有經費協助小型蛋農增設洗選廠。

至於有些消費者質疑使用一次性包材不環保,黃㯖昌說,目前農委會建議使用的一次性包材材質如聚乳酸(PLA),可被生物分解,許多紙盤也都是使用再生紙製作,可以回收再製造,但不可重複使用。

農委會推動裝載禽蛋均須使用一次性包材與容器。

嘉義縣長響應一次性包材政策,呼籲支持產業轉型

嘉義縣長張花冠下午則跳出來支持使用一次性包材、容器裝載禽蛋,以維護食安並推動產業升級。張花冠表示,針對近日各界討論甚多的雞蛋問題,為了維護台灣民眾的食安,同時推動產業升級,她因此支持農委會推動要求禽蛋均需使用一次性包材與容器裝載的政策。

張花冠表示,她身為家庭主婦與農業縣縣長,非常清楚產業現況,關注食安的同時,亦關切產業的升級發展。她認為,歐美國家早在1911年時就開始使用一次性的蛋盒,而近二十年來,包括日、韓、中國、泰國、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甚至是許多非洲國家,都已推動使用可拋棄式的紙盤蛋。

她強調,由於傳統塑膠箱蛋容易肇生交叉污染,難抑防制沙門氏桿菌,因此,推動使用一次性包材與容器,不僅符合民眾對食安的要求,同時也符合世界的公共衛生潮流。儘管〈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於兩年前修訂時,還是藍營主政,但張花冠認為,政策不應分藍綠,正確的政策就應勇於執行。因此,此時此刻農委會依法推動此項政策,她不僅樂觀其成,同時更大力支持,並希望這將是提昇產業升級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