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創下外銷百億佳績的鰻魚,為何榮景不再?

文/ 洪嘉鎂 攝影/ 謝佩穎 繪圖/ 邱柏綱

日本鰻資源量呈現長期下滑趨勢,在2019年極有可能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貿易受到管制,未來想在日本料理店點上一份鰻魚飯,說不定都很困難。

過去臺灣靠著外銷日本鰻成鰻每年賺進百億元,但隨著鰻魚資源量下滑,產業陸續萎縮達八成以上。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指出,日本鰻資源量長期下滑主因,可能與河川及河口棲地破壞有關,再加上過漁狀況日益嚴重,讓日本鰻資源量陷入惡性循環。

對此,漁業署至表重視,已針對鰻魚資源管理政策從捕撈、鰻魚放養、出口等提出一系列政策規範,希望遏制鰻苗資源下滑的趨勢。

本季鰻苗捕撈量創歷史新低,國內養鰻產業可能會再次受到衝擊。

只有百萬分之二的鰻魚能順利成長回到海中

要談鰻魚資源量長期下滑問題,得先了解鰻魚的一生過得多艱辛。

鰻魚生活周期相當漫長,影響生存的因素也相當多。韓玉山進行鰻魚相關研究長達19年,他指出,在沒有人為捕撈影響下,一尾母鰻約能產下100萬顆卵,卵孵化後隨著洋流,長途跋涉游向河口。

因天敵眾多,游到河口前小小鰻魚就大量折損,好不容易到了河口,又成為肉食性動物的營養來源,僅有少數鰻苗能逃過天敵獵殺,進入河川中下游生長。

鰻苗進入河川後,至少需要4年以上,甚至長達10幾年,才能順利長為成鰻,游入海中,再次回到出生地產卵。

韓玉山表示,在沒有人為干擾下,每100萬顆卵孵化,最終只有2尾成鰻能回到海中產卵場繁衍子代。

人為捕撈鰻苗養殖,也對鰻魚族群造成生存壓力。

棲地破壞、人為影響,連一尾實驗用魚都難以找尋

實際情況可能更慘,以臺灣為例,鰻魚須在河川生長約4年至8年才能產卵,現行資源量低到韓玉山無法得出每年成鰻降海產卵的準確數據,「現在連在河川找一尾大隻的日本鰻作為實驗用,都苦等不到。」他苦笑。

為了解開鰻魚消失謎團,韓玉山從過去50年歷史資料,加上衛星遙測、河川品質評估、監測成鰻和鰻苗數量等方式,進行日本鰻研究,比較1970年代與現在河川鰻魚棲息地品質,發現河川環境逐年惡化,日本鰻在河川與河口的棲地被破壞7、8成,再加上人為過漁狀況日益明顯,鰻魚正陷入資源量匱乏的惡性循環中。

過去4年來,韓玉山持續監測宜蘭河、鳳山溪、高屏溪等河川成鰻數量,發現成鰻數量並沒有顯著的上升或下降變化,呈現「低水平狀況」。

人為影響也值得關注,臺灣早期鰻苗都是在岸際用叉手網、三角網等器具撈捕,但近年因捕鰻苗船興起,總捕撈量占比甚至能達到7成以上,更加速資源量匱乏,也讓河川鰻魚補充量日益減少。

岸際捕撈多為兼業人員,難以框定對象管理。(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韓玉山指出,捕鰻苗船興起提升鰻苗開發率,能夠逃過捕捉的鰻苗又變得更少,近年來在宜蘭外海都能看到破百艘捕鰻苗船在作業。

至於全球氣候變遷是否為鰻魚資源量下滑的原因之一?韓玉山認為,鰻苗適溫性可從攝氏4度到30度,觀察發現氣候變遷對鰻魚資源量影響並沒有高於棲地破壞,資源量波動主因是每年進到產卵場的成鰻數量不定。

95%鰻苗都出現在捕撈期,管理制度仍須加強

韓玉山強調,鰻魚是跨國資源,四國都要同步進行管理措施,當務之急是鰻魚棲地管理,清除汙染源、不能有堤壩阻擋鰻魚洄游,下一步就是鰻苗管理。

臺灣往年鰻苗來游期主要是10月至翌年4月底,漁業署考量漁民生計及鰻魚資源永續利用後,2013年公告「鰻苗捕撈漁期管制規定」,除花蓮縣及臺東縣未限制,每年從3月1日至10月31日止,禁止在距岸三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撈鰻苗。

不過一談到鰻苗管理韓玉山直搖頭,根據他多年的研究結果,國內訂定11月至2月為鰻苗捕撈期,但游到臺灣的95%鰻苗都剛好集中在這段期間,捕撈期管制並無助鰻苗資源恢復。

從資源量管理角度,韓玉山強調,鰻苗應留下4成以上生長、繁衍,才能平衡鰻魚資源及產業需求,理想狀態政府應將捕撈期縮短為12月至1月,這段期間佔國內全年度鰻苗的65%,或是向漁民購買鰻苗放流。

全國39條河川封溪護鰻魚

現階段漁業署已輔導15個縣市政府公告,各縣市需有一條河川中下游流域禁止捕撈8公分以上鰻魚,並委託臺灣大學教授韓玉山進行鰻魚棲地調查;另外,漁業署也清點全國「封溪護魚」水域範圍,發現有14條河川與鰻魚棲地相符(溪流中下游河段)。

現行經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公告全年禁止捕撈鰻魚以保護鰻魚棲地的水域,總計涵蓋17個縣市政府共39條以上河川,其中宜蘭縣公告境內河川全流域禁止捕撈鰻魚。

另外宜蘭縣等7縣市更規定不得採捕體長8公分以上的鰻魚,漁業署未來也將研議,全國所有河川禁止捕撈8公分以上鰻魚。

兼業捕撈難管制,僅2成申報數量

然而,封溪只是末端管制,源頭捕撈限制才能有限遏止鰻魚資源量下滑,目前農委會規定,漁船(筏)要撈捕鰻苗,須領有漁業執照並經核准經營魚苗採捕漁業,漁業署也在2013年訂定「岸際捕撈鰻苗應注意事項」,宣導從事岸際捕撈鰻苗者,要向作業當地區漁會辦理登記,並確實填報漁撈日誌。

但事實上岸際捕撈鰻苗的人不完全是漁民,有多數為兼業人員,他們認為這是老天爺給的年終獎金,自備器材到岸際捕撈,因此漁業署難以框定對象強制管理,申報比例雖逐年增加,但仍僅佔2成左右。

漁業署指出,岸際鰻苗捕撈者大多是一般民眾,仍需考量核發許可制的可行性等執行層面問題,政策推動須循序漸進,會持續加強輔導推動捕撈量申報。

2014年漁業署也推動鰻魚放養量申報政策,養殖業者須申請放養許可,並確實申報實際放養量,強制管理鰻魚的放養總數。

目前我國鰻魚資源管理政策從捕撈、鰻魚放養、出口等都有一連串政策規範,唯獨捕撈量申報沒有強制管理。

漁業署表示,未來捕撈量申報也會走向強制管理階段,捕撈業者填報數據將成為未來強制管理參考依據,對於配合政策的業者,可能會在捕撈時間或是捕撈量做條件設定,給予相對寬鬆的管理。

漁業署強調,國家的鰻魚資源必會走向管理一途,先建立管理制度,不要讓國際來介入管理,若國內業者都能配合鰻魚管理制度,政策也能針對臺灣鰻魚產業進行在地化調整。

國內業者若能完全配合鰻魚管理制度,漁業署也表示,政策可針對臺灣鰻魚產業進行在地化調整。

跨國鰻魚資源量管理,臺灣能做到模範生嗎?

國際上已注意日本鰻資源量長期下降的問題,2012年開始,日本邀請臺灣、中國、韓國召開「國際性鰻魚資源養護管理非正式會議」,截至2017年已召開11場。其中2014年9月份第7次會議,四國發表聯合聲明共同推動禁漁期、禁漁區、放養管理等相關措施,各國鰻魚產業團體也承諾會強化產業自主管理。

不過韓玉山仍認為,目前四國管理措施並不及格,日本鰻現今數量僅剩不到50年前的5%,被國際列為瀕危物種,但各國仍有實質管理問題,除了捕撈期訂定時間有缺陷,東亞各國每年雖會訂定鰻苗入池量上限,但仍以豐收年作為標準,定為78公噸,事實上這兩年捕撈量皆未達到40公噸,管制沒有考量現實資源量,等同虛設。

漁業署表示,鰻魚是共享資源,相關管理措施的落實有賴各國支持,將研議與中日韓三國共同討論鰻魚捕撈及資源養護等議題,提倡鰻魚資源永續利用。

韓玉山表示,跨國物種資源量發生問題時,除跨國合作,自己國家也必須落實管理制度,達到一定程度,作為各國的模範生。


延伸閱讀

鰻魚苗出口管制  緊縮與放寬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