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人物誌】北方澳百年漁業世家——蘇澳區漁會林月英總幹事

文/ 范雅鈞 圖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蘇澳區漁會林月英總幹事,北方澳漁業世家,家族長輩幾乎都是專業漁民、船長。進入蘇澳區漁會服務近45年,歷任推廣、會計、信用、出納各股部。最值得一提者,擔任漁會幼稚園園長期間,為取得合法教師資格,數年間奔波臺北、宜蘭兩地攻讀師資班,終獲得教師資格。1997年即接任蘇澳區漁會總幹事,身處男性為主的漁業界,經營遠洋、近海、沿岸、養殖漁業皆齊全的綜合型大漁會,業務熟稔、勇於任事、身段柔軟,迄今連任五屆總幹事,深受蘇澳漁民信賴。

林總幹事回憶:「小時候在北方澳,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專職漁民,漁汛期人手不夠,就會請『海腳』來幫忙。有些附近的農民,經濟比較不好,種菜也不夠一家溫飽,來做『海腳』,至少可以分一些魚回去賣或是加菜。聽說以前想學捕魚,還要抓雞來拜託船主,才能上船學捕魚。他們都是半夜出海,早上就回來了,大部分捕撈高經濟價值的底棲魚類,因為設備不發達,漁獲量不多,而且北方澳沒有冰廠,上岸只能賣給魚販,捕多了賣不掉,壞掉又丟回海裡。北方澳比較封閉,南方澳那邊訊息比較充足,漸漸有些人就搬到南方澳去了,還是一樣經營漁業。」

1950年是蘇澳漁業的全盛時期,當時鎮內人口密度極高,八成以上從事漁業相關工作。

1920年代日本人開始建設南方澳漁港,甚至還有日本移民,逐步引進日本的巾著網、鮪延繩釣等新漁法,開啟臺灣漁業新階段。這些新漁法從南方澳開始,向南往花蓮、臺東等沿海擴展,影響深遠至今。戰後,隨著漁船動力機械普及、漁撈設備科學化,南方澳漁業展開長達四十年的繁榮成長。各地移民日多,漁船數量增加,漁獲量攀升,漁港面積不敷使用,一再擴建至目前三個漁港之多。

林總幹事說明:「蘇澳漁獲最大宗就是鯖魚,從最早一支釣到巾著網、大型圍網,漁船越來越大,漁獲量也越來越多。一組大型圍網要五艘漁船,一艘大船超過一億三千萬,小船最起碼要五千萬,全臺灣只有八組大型圍網船隊,基地就在蘇澳。但是大型圍網需要很多人力,靈活度又不足,成本又高。現在多改用臺式扒網,機動性高、人力減少、成本減少,一個晚上能作業好幾次,漁獲量更多。連日本人都覺得好奇,問我,怎麼捕魚能捕那麼多?他們要來學,我跟他們說,我們其實都是船長厲害!還有周邊的漁具、漁網、機械維修廠也很厲害,他們互相討論、研發,就做出更好用的漁具了。」

鯖魚產業之於蘇澳,不僅增加第一級產業的漁業收入,更造就了周邊產業的第二級產業,諸如漁具、漁網、機械維修、鋼鐵、造船、冷凍、罐頭加工等,以及服務這些第一級、第二級產業的第三級服務業。蘇澳的魚罐頭工廠數量多、加工技術又好,早期沒有海洋保育觀念,過度捕撈,目前的鯖魚產量有漸漸減少的趨勢。近十年來,臺灣政府為加入國際性組織,迫於國際輿論壓力,開始提倡資源保護、重視海洋保育,較以往積極管理臺灣漁業資源。如何兼顧海洋保育與漁民生計,將是政府與漁會共同面對的新課題。

(本文選自《台灣漁會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