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貢寮水梯田
保育生態多樣的水梯田 成為地方創生好案例:結合自然活化廢校空間 打造凝聚關係人口基地
地方創生跟生態保育怎麼結合?農委會林務局(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11年透過補助計畫,支持貢寮水梯田生態保育,讓這種具有高生物多樣性價值的私有地類型,找到適合的保育經營策略及工具。在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的營運下,進一步活化當地廢校吉林國小的空間,成為留住關係人口的公共空間。
貢寮水梯田透過跟研究單位的合作,證實了梯田涵養水源及關注物種重要棲地的生態系服務價值。
「田含水親像喝一口水含佇喉嚨」 人禾基金會的貢寮水梯田十年經驗
2011年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簡稱人禾)在林務局的支持下,與貢寮水梯田的農夫們一起埋頭續耕,為保存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努力,驗證里山梯田之於環境保育的豐富生態價值。透過「生態系服務給付」概念的落實,支持私有地投入保育公益、用吃來維護環境的概念,逐年受到外界肯定,也促進地方產生更多以環境為本的改變。這段跑在前端的貢寮經驗,走過了十年時光,與政策一同從土地裡慢慢長出來,其中的思維與發展脈絡或許能為接下來的案例提供參考價值。
《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 生態系服務-守護農業永續的本金
2005年一份「千禧年生態系評估」報告,明確定義生態系服務為「人類從生態系中獲得的利益」,並劃分為「供給」、「支持」、「調節」及「文化」等四大服務面向,意味大自然支撐全人類的生命、生活、生產。
在臺灣,也有一群人,願意讓農田裡的雜草長高一點,化學藥劑少用些,只為了照顧像人類一樣,共同仰賴農田、穿梭在田水與莊稼的生物,以及孕育萬物的自然環境,希望萬物共好,一同健康。這些以生態為本過生活的人,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葦草蘭野外族群不到200株 瀕危植物貢寮棲地拔地而生
葦草蘭是紅皮書瀕危植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19年加入林務局國土生態綠網瀕危植物復育工作,成功培育出約1千株實生苗。林務局今日與特生中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帶葦草蘭「回娘家」種回原棲地,希望讓它再次回到野外自然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