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5月號 土雞傳味 育種進擊

土雞的飼養期比白肉雞多出一倍以上,成本相對較高,但有抗病力強,皮下脂肪少,肉質富嚼勁等優勢;料理方式也多元,是臺灣民間不可或缺的食材。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土雞的保種與研究,僅晚於法國。在國際上,土雞會稱為local chicken、country chicken、traditional chicken、native chicken、indigenous chickens等,概括來說,土雞強調在地性、地方歷史與傳統,具種原多樣性及文化意義。

多樣的種原是人類未來農業的基礎,圖為陸稻(Oryza sativa)種原,稻穀的稻芒是和現行水稻最明顯的差異。(圖片提供╱劉予暄、楊富鈞,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 CC BY 3.0 TW DEED)
豐年雜誌
認識農業的基石:作物種原(下):全球糧食方舟 公私協力種原收集保存

繼上篇「千萬年來持續育種 種原的種類有哪些?」,本篇從種原收集與保存的重要性談起,包括如何收集、保存方式及種原庫運作。除了國家政府的基因庫保存,傳統農業社會的農民留種展現「藏種於農」,農民保種工作與種原庫的功能同樣重要。面對多變的未來,作物遺傳資源,也就是種原的保護、探索與應用,將是農業永續發展與繁榮不變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