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讓熊鷹未來只存於傳說 梁皆得期盼熊鷹電影問世喚起關注

梁皆得非常喜歡猛禽,至今已經拍過四種猛禽的紀錄片,包括夜行性猛禽蘭嶼角鴞、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冠鷲和松雀鷹、《老鷹想飛》的黑鳶,以及與林務局合作拍攝的林鵰《山林魅影》,近年隨「熊鷹保育行動計畫」拍攝熊鷹,即使「跨越海洋的飛翔」四部曲的八色鳥跟灰面鷲也在等待經費,但若有機會,他也希望「下一部紀錄片就是熊鷹」。

梁皆得將黑面琵鷺稱為「風中旅者」,《守護黑面琵鷺》是陸續拍攝近30年、走訪東亞各國棲地的成果。(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新聞
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30年展翼東亞拍攝《守護黑面琵鷺》 跨越海洋四部曲飛過二分之一

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去年底完成,一路伴隨王徵吉先生等一群愛鳥熱血人士,見證他們為黑面琵鷺棲地持續努力,30年來黑面琵鷺也由全球不到500隻逐漸復育,吳念真為影片旁白說道:「湖濱散記裡提到,野性在,世界就存在。」導演梁皆得說,我們對環境要多多的去關心和了解,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個是很重要的科普,我要傳達出去」。

新聞
疑似「豚尾狒狒」逃走中 林務局:未登記、管理不當均可罰最高5萬元

桃園平鎮近日發生有一隻狒狒在社區逃竄,引發爭議,農委會林務局表示,根據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蘇秀慧依相關影像判斷為「豚尾狒狒」,實際物種需待捕捉鑑定才能確認,但國內合法登記在案的狒狒共178隻,並無豚尾狒狒;因狒狒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未依法登記或管理不當,均可依《野保法》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臺東農改場育成橙黃花系春石斛,最左為「慕光」。(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新聞
臺東場育成春石斛新品系 「烈日」花色鮮豔整齊具商業性「慕光」橙花更稀罕

春石斛國際市場年需求量約800萬盆且逐漸增長,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培育品種可在偏暖氣候環境開花良好,歷時8年最新育成「烈日」、「慕光」兩品系已在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正式登錄,「烈日」為紅色花系,花色鮮艷、開花整齊,符合商業銷售需求;「慕光」花色為橙色,是春石斛極少見花色,市場潛力更強。

太平山、觀霧、大雪山、合歡山與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可見4月開花的「臺灣龍膽」。(圖片提供/林務局)
新聞
兒童、清明節連假遊14處國家森林遊樂區 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今年4月1日至5日是兒童節倂清明節連假,太平山、內洞、奧萬大、阿里山等14處國家森林遊樂區,連假期間提供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烏來台車及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蹦蹦車,也提供兒童免費搭乘,但為了孩童安全,須有成年人陪同乘坐。

新聞
解決農業缺工 農業移工員額倍增至1.2萬人

農業長期面臨勞動力不足問題,勞動部已審查通過農業移工申請員額從6千人提高到1.2萬人,可解決常態性缺工問題。農委會輔導處表示,農委會依據未來人口結構變動寬估農業需求人力,此次增加員額主要是農糧產業放寬作物項目等申請條件;農委會輔導農民團體發展外展服務,可以申請聘用移工,提供農業場愈季節性人力需求。

新聞
明年老農津貼估增至8千餘元 農委會研議修法保障農民農保資格 現金救助農損面積不扣除農路、農舍

老農津貼發放金額依規定,每4年須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調整,明年可望調升至8千餘元。由於近年物價上漲幅度大,立委邱議瑩、陳明文等人今(22)日提議拉高老農津貼計算基數、放寬排富門檻;且農村常見農民因身兼雜貨店、農機行負責人,而被剔除參加農保資格,希望農委會修正農保資格相關認定辦法,保障農民參加農保權益。

新聞
減少禽流感損失 農委會今年推動蛋中雞場政策型保險 雞蛋4、5月每月進口逾3千萬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內蛋雞產蛋隻數持續成長,現在估計達3,150萬隻,產能逐漸恢復,雞蛋進口3月底前500萬顆雞蛋,4、5月每個月進口超過3千萬顆,補足國內缺口;等到夏季產能高於需求,農委會將擴大庫存因應冬季禽流感疫情,並推動蛋中雞場政策型保險,避免蛋農因怕疫情損失而不敢養。

新聞
林務局表揚森林護管員、調查監測志工 唯一女性護管員林映辰獨獲「傑出」獎項

今日(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農委會林務局舉辦一年一度森林護管員(巡山員)表彰大會。來自宜蘭羅東的林映辰是今年唯一入選女性護管員,雖然服務年資僅3年,但她積極學習山林專業知識及現場技能,勝任生態調查、深山特遣等任務,並擔任機動救火隊員,站上第一線救火不因性別有差異,獨獲「傑出森林護管員」獎項。

新聞
越南蚵6,786公斤檢出「無機砷」超標 長期累積危害人體骨髓造血、免疫系統

衛福部食藥署今(21)日公布邊境檢驗稽查結果,其中有兩批由不同進口商分別自越南進口的「蚵肉(FRESH OYSTER MEAT)」,共6,786公斤,檢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2倍至5倍以上。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人體長期攝取砷會累積在骨頭,恐危害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統,檢出超標食品就不建議食用。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售「幸福餐盒」給消費者。(圖片來源/農委會)
新聞
家樂福、全聯開賣60元幸福餐盒 每周1.7萬份4月增至每周10萬份

農委會去年試辦販售每個60元的「幸福餐盒」,今年持續辦理,即日起除了喜憨兒基金會等社福機構,全聯福利中心臺北門市及家樂福量販店全臺門市也加入「幸福元氣站」行列,販售幸福餐盒,總計每周1.7萬份,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只要「疫後特別預算」通過,4月起正式上路每周將提供10萬個,販售據點也會增加。

新聞
蛋商揚言休市 陳吉仲:蛋商休市是假議題 農委會尊重市場機制 產銷資訊直接對外說明

蛋商公會及養雞協會18日晚間討論蛋價漲跌,外傳蛋商公會不滿蛋價「凍漲」,有意反制無限期休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0)日表示,休市是假議題,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恐慌,蛋價由蛋商與蛋農透過蛋價機制委員討論決定,「農委會完全尊重」。

新聞
基改作物與加工品能進入市場嗎?光靠科學無法解決問題

另一個跟打造基因編輯作物有關的問題,同樣令人頭痛。生產者可以種植、收割這些植物嗎?他們可以把這些作物賣給消費者嗎?對此,目前並沒有全球性的共識,而且從民眾反對基因改造作物的漫長歷史來看,要民眾接受基因編輯作物,這條路恐怕不好走。

新聞
改寫人類與農業未來的神技?基因編輯能否幫忙餵飽全世界

想要餵飽不斷擴增的全球大家族,我們需要重新設定我們對食物的態度,別把食物當成便宜的一次性商品。要搞懂我們為什麼這麼沒有遠見,對科學來說是一項太艱難的任務,但是,也許科學能幫助我們生產更好、更充沛的食物?這時候基因編輯就派上用場了。

新聞
金門檢出國內首例「可禽傳人」H9N2亞型低病原禽流感 疾管署:人類致死率低

農委會防檢局禽流感防疫例行性採樣監測,16日檢出金門縣金寧鄉1紅羽土雞禽場感染國內首例H9N2亞型低病原性禽流感,此病毒對於家禽非致病性病原,但因曾有人類感染案例、可「禽傳人」,防檢局採取高規格處置,今(17)日中午以前已完成全場撲殺清場,周邊半徑1公里內2禽場未有異常情形。

新聞
疫情週期可以預測嗎?禽流感小知識大問答

禽流感的週期性是大家都很期待可以找到的規律,可惜病毒的演化趨勢就跟突變一樣,是逢機而無法預測的。所以幾年會產生一種強大的病毒、是哪一種亞型,真的都是天意。即便在人類的流感疫苗,每年世界衛生組織都會建議好幾種病毒株讓疫苗廠生產,還是常常猜錯呢!

新聞
認識禽流感!近年全球家禽產業的大敵 病毒更迭變化不斷

自從1990年代開始,源自於中國的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逐漸演化成多種具有高致病力與高傳染力的H5亞型禽流感病毒,造成全球數波大流行,對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家禽產業的殺傷力極強。2020年的秋冬開始,一種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在西歐、北美洲與亞洲陸續蔓延,造成許多國家的家禽產業蒙受重大的損失。

新聞
農委會發布「貓隻飼養與照顧指南」 家貓生小貓、小朋友遛貓均屬違法恐遭罰

國人飼養家貓數量推估已逾87萬隻,成為僅次於犬類的第二大寵物。農委會今(16)日發布「貓隻飼養與照顧指南」,集結國際飼養原則與專業獸醫師意見,提供飼養貓隻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飼養管理建議。包括不能讓家貓任意繁殖小貓,不能讓7歲以下幼童單獨帶家貓外出,否則均可能因違反《動保法》而受罰。

新聞
十年後中研院再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 催生農業基本法、正視基因編輯等新技術抗氣候逆境

中央研究院今(16)日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繼十年前第一版問世後,根據農業發展長期結構性困境,重新思考根本性問題,提出8大政策擘劃方向。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葉國楨表示,中研院希望催生訂定《農業基本法》,讓農業工作可以成為職涯發展,以及極端氣候加劇下,建議正視基因編輯新技術來快速育種。

新聞
優良品種外流衝擊農業競爭力 《種苗法》修法增刑罰 違法輸出入最高處3年以下徒刑

優良品種是農業的競爭力,農委會推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法,草案今(16)日獲行政院通過,函請立法院審議。將強化種苗管制,修法草案新增「禁止」輸出入管制手段,並增訂刑罰,違法輸出入者將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最高300萬元以下罰金,以嚇阻優良品種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