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業部農糧署108年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定「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笠間市即與茨城縣內市町每年採購臺灣香蕉、鳳梨等水果作為中小學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今年包括笠間等茨城縣內5個市町採購近3公噸的臺灣鳳梨,將於5月14至16日供應轄內92所中小學校、超過3.3萬名學童享用。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耐熱新品種「臺南25號」,產季可延長到5月,且此品種可低溫儲藏長達4周,深具外銷潛力。番茄栽培深受俗稱「瘋欉」的病毒病危害,臺南場並研發使用天敵昆蟲菸盲椿象防治害蟲銀葉粉蝨,導入醉蝶花作為天敵銀行植物(Banker Plant),防治期更長。
面對美國關稅風波,在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臺美零關稅(或所謂臺美FTA)三大議題下,期待所有農業部門可以靜下心來盤點臺灣農業永續之路該執行的工作。面對國際情勢的不確定,無論面對何種外來的衝擊,臺灣農業部門均可強大自己的作為。
日本是臺灣農漁產品前三大出口市場之一,也是臺灣第四大農產品進口來源國,臺、日農漁產品貿易活絡,農業部推動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設置農業組,今(28)日駐日代表處農業組正式成立,於東京本部舉行揭牌儀式。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希望農業組未來能在協助臺日農林水產技術交流及臺日農業貿易合作作出貢獻。
近來日本米價節節攀升,正是優質臺灣米進軍日本市場絕佳時機!臺灣米業者大倉米舖今年與日本食品進口企業「北日本通商株式會社」等合作,以「臺南11號」產銷履歷一等米供應學校、醫院與照護機構等團膳使用,每公斤(含關稅)可賣到520、530日圓,5月還將鋪貨北海道ARCS超市零售通路。
彰化田尾花卉育種品牌「香久園」近期發現,有人將香久園品種長壽花「夜后」在臉書社團「Taiwan各式植物直購中心」更名為「黑后」販售,循線搜尋販售者身分是農糧署主管種苗法的張姓技正,讓「夜后」育種者謝丞傑直呼,「真是太離譜了!」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21)日核定總經費880億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農業部晚間將三大面向、六大措施支持方案作業原則公告上網。支持方案包括金融支持,加碼補助農貸利率最高75%;提供農漁產業冷鏈、設施補助40%至80%;以及提供行銷、外銷獎勵,拓展美國高端市場,如花卉及其種苗外銷獎勵每公斤21元等。
高粱收入保險試辦地區包括臺灣本島7縣市及金門縣,本島一、二期作均有銷售,一期作保險即日起受理投保至5月31日止,農友可洽各試辦地區農會投保。農業部補助保費2分之1,部分縣市政府另有加碼補助,可減輕農民負擔。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開發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透過智慧發酵控制,無須人工翻堆,節省75%人力投入,且提升發酵效率,縮短至少3分之1堆肥時間。此裝置已取得國內新型專利,小型裝置可一次性生產300公斤堆肥,適合小規模菇類生產使用,但仍能客製化放大尺寸,推廣產業應用。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17日(臺灣18日)簽署行政命令「恢復美國海鮮競爭力」(Restoring American Seafood Competitiveness),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與商務部修訂《海鮮貿易戰略》,聚焦打擊「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UU)與強迫勞動行為,而臺灣遠洋漁業正好屢次被美列入強迫勞動清單。
114年度省工高效及碳匯農機補助計畫啟動,提供省工農業機械、新研發農機、農事服務機械、農噴無人機、引進省工農機、碳匯農機及汰舊換新電動農機等7項補助措施,分兩階段受理農友申請,第一階段受理期間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止。農糧署表示,省工農機與汰舊換新電動農機2項補助可分別申辦,每人最多申請到2臺農機補助。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鱗翅目幼蟲的捕食性天敵黃斑粗喙椿象作生物防治,改良黃斑粗喙椿象量產技術,調整天敵椿象種原食餌及收集系統,可大幅減少人工飼養投入時間80%,降低人力成本,已成功技術轉移業者,有望生產更便宜的生物防治天敵產品供農民應用。
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總統賴清德繼與科技產業、中小企業座談後,今(18)日再於嘉義朴子與養殖產業業者座談。賴清德強調,「我們不會因為要去談判,把農漁業犧牲掉」,他並提及,臺灣農漁業很辛苦,但也有很好的成果,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人工養殖土魠魚已經成功,未來有望成為養殖水產新品項。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多年選拔,成功育成國內首支紫蘆筍品種「臺南5號」,這個品種在設施栽培、高溫環境中選育,具有優良耐熱性,在高溫條件下仍有優良的產量與品質表現;而且纖維比市面常見綠蘆筍還少,口感鮮嫩,還有豐富花青素,深具開拓健康飲食多元市場潛力。
因洋蔥露地育苗具氣候風險,且極費人工,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輔導恆春鎮農會運用洋蔥種子造粒技術,在設施中以穴盤育苗,降低氣候風險,再透過機械移植田間種植,減少人力耗費。機械化相較人工提升效率十倍,粗估可節省人工費用每公頃2萬元。
梨農、寶島甘露梨育種者劉申權便推估,今年全臺梨農防治赤星病增加農藥用量,就得多花到1.5億元。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梨赤星病病害型態較特殊,梨與龍柏為交替寄主,使用化學藥劑防治,以施藥於龍柏防治效果較佳;赤星病是透過風雨傳播,建議果農搭設防風網阻隔,可降低梨樹染病50%至60%。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112年5月以野外捕撈康氏馬加鰆(俗稱土魠魚),成功於海上受精人工繁殖出第一代(F1),魚苗生長至今已約700天,體重近7公斤,已創下人工養殖世界紀錄,相關成果今年1月發表國際期刊《國際水產養殖》(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水試所並於近期首度發現F1種魚有成熟的卵巢與精巢,有機會於今年4至6月間自然受精產下F2,達成完全養殖里程碑。
因清明節四天連假過後,雞蛋庫存仍有剩,天氣回暖、蛋雞產量也回升,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天來今(15)日表示,雞蛋產地價即日起調降3元,從每臺斤32.5元降至29.5元;批發價於周四(17日)跟進,從每臺斤42元降至39元。
臺灣與美國於美東時間4月11日完成首輪談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表示,政府會以大投資、大採購平衡臺美貿易,「(我國)農漁民是優先保護對象,請國人放心」;農業部長陳駿季也說,政府沒有要把農業議題推到第一線去跟美方談,「我們絕對不會犧牲農漁民權益當作籌碼」。
屏東東港及宜蘭蘇澳等地漁港分別於4月5日及6日迎來今年第一鮪,並於10日及11日完成競標拍賣,宣告太平洋黑鮪季正式展開。為回應國際漁業管理組織保育利用鮪魚資源,農業部漁業署今年以標籤管控2,200公噸的漁獲配額,並於配額使用率達70%前後及85%時推動3階段管控,達85%將公告漁季停止捕撈日期,確保配額妥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