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構造物易成野生動物「陷阱」 生態友善設施助脫困 反成動物水源、微棲地

林務局監測攝影拍到黃喉貂使用生態友善設施木製斜坡。(圖片提供/林務局)

為了維持道路結構安全,國內常以設置排水溝、集水井、靜水池或擋土牆等林道構造物,但這些面積大、表面光滑或具相當深度的建築,卻可能阻絕野生動物穿越,甚至成為掉落後難以脫困的「陷阱」。農委會林務局改善林道既有構造物,以在地可取得自然材料搭設簡易脫困設施,如木梯、坡道、繩網等,讓白鼻心、食蟹獴、黃喉貂等利用脫困、通行,且因為這些友善設施,林道構造物反而可供動物取得水源,甚至成為微棲地。

林務局、水土保持局及農田水利署等工程單位,均有生態檢核機制,要求新建工程須以友善設計減少工程對自然生態的衝擊,但既有設施卻可能持續對野生動物造成生態威脅。

林務局自109年起盤點國內重點林道,改善構造物,至今已於29條林道的既有構造物上,設置252處生態友善設施及多處解說牌誌,並擴大推動至國家森林遊樂區範圍內,將對野生動物生態影響降至最低。林務局將林道友善設施推動成果集結成冊,出版《脫困:林道構造物生態友善設施》手冊,未來更盼推廣各級政府單位工程改善參考。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林務局主管林道有70多條,總長幾千公里,難以短時間全面改善,因此先從過去監測有野生動物出沒或曾發生動物受困林道著手改善;友善設施使用木(竹)材、石材、棉繩網等簡單材質設置,但仍須了解可能利用動物物種習性及生態,依據其脫困能力及現地氣候環境狀況,再選擇適當材質設置。

林道集水井設置木製斜坡可供野生動物脫困。(圖片提供/林務局)

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組長王昭堡指出,野生動物友善設施設置從林道進而擴及至阿里山、東眼山、雙流、奧萬大等國家森林遊樂區,設施設置沒有一定準則,但「只要人站得上去,四隻腳的動物就一定上得去」,選擇材質只要粗糙程度夠,動物就可攀爬,除了食蛇龜等龜類行動能力可能不如哺乳類動物,才需要特別設計;部分友善設施並設置解說牌,說明功能、警示非供人攀爬,並提醒教育民眾野生動物出沒,注意行車、保護棲地。

林道構造物設置完成友善設施,林務局另設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監測,證實長鬃山羊、黃喉貂、竹雞及蛇類、蛙類等超過20種野生動物,均可利用脫困或通行;林華慶說,山區雨量大,集水井、靜水池等構造物常會積水,監測發現野生動物反而可利用友善設施取得水源,甚至是把構造物作為微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