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中研院再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 催生農業基本法、正視基因編輯等新技術抗氣候逆境

中研院農生中心主任葉國楨認為,吸引青農回到鄉村是農業首先課題,極端氣候和新的因應技術亦必須積極正視。(攝影/簡熒芸)

中央研究院今(16)日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繼十年前第一版問世後,根據農業發展長期結構性困境,重新思考根本性問題,提出8大政策擘劃方向。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葉國楨表示,中研院希望催生訂定《農業基本法》,讓農業工作可以成為職涯發展,以及極端氣候加劇下,建議正視基因編輯新技術來快速育種,因應氣候的快速變化。

中研院8大建議如下:

  1. 訂定《農業基本法》,釐清「農業」、「農村」、「農民」的法定地位和屬性,以勾勒未來發展方向與目標。
  2. 貫徹《國土計畫法》精神,公正控管優質農地與防止農地破碎化。
  3. 制度改革宜超越單一農政單位,整體考量勞動人力的活化,建置實體農民學院。
  4. 推動以社區為本的網絡連結發展模式,培養未來農村發展人才。
  5. 因應碳匯、基因編輯及其它新興議題與科技的發展,儘速推動法規調整,給予適當法規定義並訂定規範,以利技術開發應用及智財權之保護,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科研環境。
  6. 建立農業專家系統,以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任務,針對氣候變遷、疫情與戰爭等重要議題,協助規劃並滾動式調整農業科技研究策略,及法規修訂。
  7. 加強搜集各種農業相關資料,強化並串聯各農業科技大數據資料庫,並作為推動農業政策規劃、科技研究及推動自然資源妥善利用與保育等各項措施之重要參考資料。
  8. 結合《食農教育法》,加強基礎農業科學科普教育,深化國民對農業的重視及基本知識,減少食物與資源浪費,以利推動碳淨零農業。

葉國楨表示,新版的農業政策建議書,在2013年發布的《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基礎上,重新思考農地利用、農食產業、農業科技、生態環保、教育、醫療照護、金融與人力等議題,盼能打破既有思維框架,尋覓開拓性的改革方向。

葉國楨表示,這十年來,鄉村人口老化,如何吸引青農回到鄉村,是首先要面對的課題,談了多年的建置《農業基本法》有必要重新審視進而提出立法,釐清農業、農村、農民的法定地位和屬性,讓青農對「農民」這項工作有期待與願景,當成職涯規劃來發展。

另一個是大家都不能逃避的氣候變遷課題,極端的天氣現象使得未來農業生產要面對更多的變數。葉國楨分析,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近20年來每年的農作物災害農損(不包含漁業),平均高達80 億元,除了影響農民生計,也衝擊下游農食產業。面對近年不定期出現高溫酷寒及水資源不穩定,農業必須發展更具有緩衝災害能力的生產型態。

近年災害農損不容小覷,鼓勵新技術、提升競爭力才能因應新挑戰。(圖表來源/中研院農業政策建議書2.0;農委會統計資料)

葉國楨表示,國內農業新科技的開發與法令規範需要與時俱進,例如新型農藥的開發、基因編輯等新興農業育種技術及產品加工利用的生物技術不斷革新中,如何鼓勵新技術的應用,以提升農業競爭力,是重要課題之一。

他舉例說,基因編輯新技術的應用,並不會使作物帶有外來基因,基因編輯可以達到快速育出新品種,幫助看天吃飯的農業可以更快速因應極端氣候變化,增加農業生產的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