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種的不只是稻 毛鞘蘆竹見證水梯田串起的山與海

2016年花蓮新社村與林務局、東華大學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共組「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平台執行至今已有不錯的成效,由部落發起珊瑚體檢計畫、導入農改場生態平衡農法,並且建立穩定的產銷體系,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返鄉務農的機會。隨丈夫返鄉務農的宮莉筠笑說,「這個計畫最大的效果,就是告訴我們祖先教的東西要聽!」

位於山海交界的新社村有復興部落和新社部落,沿海而下的水梯田是近年網美打卡不可錯過的景點,宮莉筠和丈夫在6年前回到新社部落從事有機農法、曬倒吊稻,當年這在部落是少數,因為台11線開通後,長輩紛紛鼓勵孩子向外發展,荒廢的稻田越來越多。「祖先教得沒有錯,為何要種田、捕魚,還要上山打獵?因為彼此都有關係,山健不健康跟海洋也有關聯」,宮莉筠說,噶瑪蘭族人春天耕作、夏天捕魚、冬天狩獵,3年前丈夫的親人下海捕魚意外看到珊瑚白化現象,在花蓮區改良場的協助下,啟動全台第一次由農友發起的珊瑚體檢計畫,重視農耕與海洋的關係,這樣的經驗後續也成為平台建立的基礎。

宮莉筠表示,今年平台在林務局及學者的協助下,族人歡喜迎接已消失數十年的祭祀植物「毛鞘蘆竹」,從北部移植回部落。毛鞘蘆竹是噶瑪蘭族人用於祭祀的媒材,據傳祖先會化成露水停在蘆竹的毛尖,祭司就能由此知道祖先是否在場。不過,在河口水利工程的影響下,這項植物已經在部落裡消失多年,只能使用一般的蘆竹來替代,「光是能找到毛鞘蘆竹就是噶瑪蘭族的福祉,可以發現里山倡議的重要性。里山倡議也不會只是口號,像是我們的有機倒吊米1公斤350元,每期米都賣完,慢慢地大家願意支持我們的理念。」

目前新社部落已有10甲的有機稻田,去年宮莉筠和親友合作耕作2甲地,約生產6720公斤的有機米,會雇用村裡的族人拔草、採收、執行倒吊稻,經由豐濱鄉的在地小店和固定通路販賣,把收入回饋到從事耕作的族人。「種田不只是把田種好,還要把山跟海顧好;種田不只是種田,而是要把孩子種回來。」宮莉筠說,返鄉6年來,已經有20幾名年輕人願意返鄉一起努力,連曾經只有13名學生的新社國小,今年也有26名學生。宮莉筠感謝許多公、私部門的協助,而部落也在資源挹注的過程中,重新被組織起來,「過去部落的組織因為科技的關係而弱化,但不管是土地還是設施資源,最重要的還是人。」新社部落會慢慢自己站起來,在生產的過程中延續傳統文化,維持族群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