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仔魚才是冠軍 養殖學者籲少吃一條黃魚就能多吃一條午仔魚

一午、二鮸、三土魠」,午仔魚名列臺灣十大名魚之首。(圖片提供/陳右穎)

「一午、二鮸、三土魠」,午仔魚名列臺灣十大名魚之首,本體好肉質不說,這幾年推動友善養殖,食安更值得信賴,高雄科技大學教授鄭安倉表示,午仔魚養殖技術成熟,且推廣減少抗生素使用的養殖,從午仔魚內銷成長的表現,已可看出午仔魚的產銷跟過去不同;海洋大學名譽教授蕭泉源指出,臺灣從中國進口很多養殖黃魚,價格不便宜,國內消費者也許可以少吃黃魚多吃午仔魚,支持臺灣國產午仔魚。

蕭泉源指出,大家認為中國是臺灣水產品的主要市場,但卻沒注意到臺灣也是中國產水產品一個很大的市場,2020年甚至首度出現入超,在臺灣水產品可正常輸銷中國時,魷魚、秋刀魚、鰹魚、白帶魚、午仔魚、石斑、黃鰭鮪等是主要出口中國的水產品,臺灣則自中國進口魷魚、海帶、魚漿、黃魚、蝦仁、紅甘鰺、肉魚、鮑魚,以及海扇貝。

臺灣的午仔魚及中國的黃魚,均以魚肉細緻著稱,且現在同為養殖魚種,蕭泉源認為有機會應該多吃國產午仔魚,少吃一些黃魚,這對國內養殖漁業及漁民都有幫助,尤其是午仔魚名列臺灣十大名魚之首,值得消費者多多認識。

蕭泉源表示,早期黃魚是海洋捕撈的,但漁業資源因過漁而枯竭,中國成功養殖黃魚並且外銷至臺灣,「臺灣市場上的黃魚99.%以上是中國進口」,比較可惜的是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黃魚是進口的養殖魚類,去年臺灣從中國進口黃魚5,795公噸,黃魚好吃,但午仔魚完全不輸,建議消費者能主動減少黃魚消費,多吃臺灣在地養殖的午仔魚,支持臺灣漁業。

屏東漁業青年聯誼會會長陳右穎表示,午仔魚是在地養殖魚種,地產地銷可以減少碳足跡,黃魚、鮭魚都是進口魚,不用讓那麼多魚遠道而來,鼓勵國內消費者多選擇國產漁貨,聽過午仔魚的消費者不多,吃過的更少,「午仔魚的推廣還有努力的空間」。

黃魚與午仔魚的魚肉都走細緻路線,但常見料理方式不同,鄭安倉指出,黃魚料理比較常用糖醋,午仔魚最簡單且最常用方法是乾煎,若同樣以不外加調味料的乾煎方式料理,午仔魚表現較好,而且午仔魚還特別適合加工做成一夜干。早期午仔魚產量很少,因為是海洋捕撈魚類,相當珍貴,在臺灣成功養殖並持續改進養殖技術及管理後,午仔魚已量產且成為臺灣重要的養殖魚類。

養殖午仔魚3、4年的陳右穎也在農會、社區做食魚教育,他說,十大名魚之首的名號已可見午仔魚的厲害,午仔魚口感很嫩,喜歡吃偏嫩魚肉的消費者,對午仔魚會有很好的印象,乾煎一尾午仔魚,還可以煉出夠用來炒菜與煎蛋的魚油,「不沾鍋乾煎午仔魚,可以煎出一碗魚油,接著可以炒菜、炒飯、炒蛋,這些油都是從魚來的,油不用另外加。」加工做成一夜干,再把油脂烤出來,香氣與甜味具足,透過一夜干推廣午仔魚是很適合的方案。

在國內推廣午仔魚,可各個面向可分頭進行,陳右穎表示,該外銷的外銷,加工凍儲的也要做,以調整不同時間的出貨量,重要的是設法普及化這條魚,讓消費者容易買到午仔魚才是重點,養殖漁民提升養殖技術並降低成本,消費者都能吃得起,牠就能變成國民午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