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匠師陳世仁的馬桶窯與饅頭塔

福景宮

位於臺北市鬧區的福景宮,是剪黏與交趾陶名家陳天乞與陳世仁祖孫合力之作。

文字攝影/王曉鈴

寺廟屋頂的龍鳳花草與生動人偶,都是利用剪黏、交趾陶等傳統工藝做出來的,是寺廟不可缺少的民俗藝術,但你可知道這些交趾陶,有可能是跟馬桶一起燒出來的?而且想了解作品是哪家流派,觀察塔身是直是圓就可知端倪。

陳世仁是臺灣國寶級匠師,「為什麼別人的名號很神氣,你要叫做矮鼓司?」

「看我身材就知道啊!矮矮胖胖的,不就像個鼓?」每次採訪陳世仁,總被他逗笑到彎腰。

「聽說交趾陶是在馬桶窯燒的,真的嗎?」

「鶯歌有燒馬桶座的窯,我用同樣的土,捏好後拿去同一座窯燒,是我入窯把孔明、劉備擺在馬桶旁燒的,當然是真的。」

「一般的塔是直線條,為什麼你的塔是圓的?」

「饅頭塔是陳天乞派作品的標誌。裝飾用的塔,師父都吩咐徒弟做,做圓的比較快嘛。」

雖然愛說笑,從事這行五十多年的陳世仁對待寺廟工藝可是非常認真。他的阿公陳天乞是泉州交趾陶與剪黏大師洪坤福的徒弟,陳世仁自小跟著阿公學藝,交趾陶、剪黏與洗石子龍柱都是他的強項,在萬華龍山寺、臺北福景宮等寺廟可以見到祖孫合作的作品。

陳世仁說,剪黏是近代說法,以前稱「剪花」,日治時期使用陶瓷碗剪出碗片,依序黏於泥坯上,戰後很多人改用玻璃,他堅持依古法用碗片,雖然比較麻煩,但碗片的弧度與層次,使人偶流線更為生動。

「做花做葉難做枝,畫虎畫皮難畫骨。」陳世仁說,做剪黏講究細膩,以花為例,必須做出趨光性,讓觀者感受到花朵向陽開花。

PROFILE

王曉鈴 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剪黏花
剪黏花不僅要細膩,更要做出向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