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與飯】社子島:臺北,如果你沒看過菜園,現在讓你看看/毛奇

王大哥聊起種瓜心得,「植物要安全感才長得好」,就像他這位社子島老住民想安居樂業……。

文・圖/毛奇

去年底搬到士林後,我發現有個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反覆出現在菜市場,「社子島」。

冬天的菜市場,小販用麥克筆寫在瓦愣紙板上。臺北生產的蔬菜並不多,會特別標出產地的,除了陽明山,便是社子島。

顯然這是臺北北區重要的蔬菜產地,供應人們的胃袋。但另一方面,社子島在臺北給人印象是模糊的,特別是對像我這樣工作才來臺北的外地人。於是我決定展開理解盤中蔬菜產地,臺北重要蔬菜產地社子島的旅程。

批發市場裡尋覓社子島

濱江市場是臺北的二個批發市場之一,居住在北邊後會造訪的批發市場是這個。蔬菜那棟我比較熟悉,初夏時便造訪濱江,尋找社子島蔬菜的蹤影。

這天我沒有見到紙牌上寫社子島的蔬菜,遂問葉大鵬菜攤。

葉大鵬菜攤在臺北美食愛好者和廚師間有點名氣,攤位看來不大,收拾整潔,季節本地產以及進口蔬菜皆佳品。我在最裡面的貨架,挑了抱子甘藍,一斤 360 ,新綠鮮翠個頭碩大,買一點可以接受。隨口問,這是哪裡產的?菜攤阿姨插手回,「這個難道臺灣有長嗎?」我訕笑,臺灣有種,但大概就是當盆栽吧。

抱子甘藍,食用歷史據說可上溯到古羅馬,但農業栽培可能僅三百多年,高溫去除苦味後便很美味。(圖片來源/Photo by Keenan Loo on Unsplash

阿姨定色看了我一眼,「妳是 MUME 的人嗎?」

MUME 在「亞洲 50 最佳餐廳」近年榜上有名,排名一度超前米其林名廚江振誠主掌的 RAW,今年則獲得「亞洲 50」所頒發的永續餐廳獎。MUME 經營團隊甚有商業頭腦,旗下多個餐飲品牌與產品,在 MUME 歷練與合作過的廚師高手如雲,是米其林指南常勝軍,我就訪過關係主廚 3  位。

「我不是 MUME 的人,雖然認識。」微笑跟阿姨解釋 。

「我想找社子島的青菜?你們有進嗎?」

「社子島青菜很多,你去找對面那攤,她的都是。」沒有廢話,指出去的手指落在十公尺外。

我喜歡這種在食材產地與餐廳身份確認間迅速交換來的信賴感,攤商日日見人,精明識臉色程度高於一般人。她指路的社子島蔬菜阿姨攤位相對樸素,面前兩三筐菜簍,裡面是噴發的綠色葉菜。

日本莧菜與紅莧。

後來到社子島現場採收、帶回家的蔬菜,莧菜是一大要角。

莧菜是小時候常吃的蔬菜,甚至野莧菜也是小時候路邊常見的野菜。

成熟的野莧有刺,抽出花穗的時候就老得不能吃了,但閱讀野菜圖鑑,都會說不妨取嫩葉來吃。曾幾何時,野莧菜作為雜草消失在路邊,市面販售的莧菜則分成白莧與紅莧。白莧細嫩,葉面容易爛,紅莧煮了之後湯液皆變成紫紅,味道上吃起來倒沒什麼分別。後來出現了日本莧菜,葉形修長一點,青綠色,口感沒那麼軟,是現在的新歡。

但無論如何,莧菜都有種庶民蔬菜的感覺。

莧菜的料理,帶著湯水,搭配蒜頭和魚鮮乾物,煮到細嫩,是最喜歡的吃法。這種煮法老人小孩都可以大快朵頤,賣像難以優化,但每天在家裡吃都可以,兼之菜價實惠。

問賣社子島蔬菜的阿姨有什麼菜,她說「社子島是蔬菜的產地,菜很多啊。現在是莧菜。」這天莧菜一斤 55 元,抓好一斤滿滿一袋,是小家庭吃一餐蔬菜的足夠份量。

而我的確就在社子島拔了莧菜。

在社子島菜園和鮮採莧菜合照。

社子島的契作菜園

社子島早已不是島,但現在仍是河道中侷促沖積的一方沙洲。

透過過去服務於北農,因為關心農業土地議題認識的朋友博任安排,跟擔任選區市議員的清大學妹黃郁芬一起拜訪社子島的農業。

黃郁芬同我在菜園中自拍。

行車在社子島,彷彿不是臺北,蜿蜒曲折的小路,有時工廠廠房,路邊雜草與構樹旺盛,街角路口的土地公小廟隨處可見。在地居民的房屋因為防汛需求,會用唭哩岸石墊高半層。有種在地地理特色。

首先拜訪的是香草和生菜農人。

穿過鐵皮與竹林的甬道,推開柵欄,菜園豁然開朗——這是非常專業的高單價蔬菜種植。明明是都更整合都難以辦到的臺北都會外圍,棚下一畦畦種著豐美的西式香草植物。長到枝條木質化、健壯的迷迭香,五月時奔放的淺灰綠色鼠尾草,蝦夷蔥開著粉粉的紫紅色蔥花球。地上同時長著羽衣甘藍、紅綠酸模,不同品種的春日蕪菁,與各色生菜。菜園的電風扇放在芳香萬壽菊樹叢前,風扇一轉動,空氣中散漫著類似百香果的清香。

大哥照餐廳需求種菜出菜,手上是蕪菁葉。
芳香萬壽菊前的工業電扇使用經年,不是在照顧訪客時才移駐菜園。

農田主人是對兄弟,種植西餐生菜香草已經超過十年的時間。穩定跟菜商合作,種什麼蔬菜生菜由菜商供應種籽,農人學習怎麼照料蔬菜,並根據餐廳業主需求種出符合規格。比如這天採收的日本蕪菁,並不等待蕪菁結成大球,保留頂上菜葉,整株 4 吋左右收。

可愛的小蕪菁,西餐廳連根帶葉收作料理。

種植西式生菜的農人,不一定熟悉這些蔬菜的食用料理方式。比如大哥就困惑鼠尾草的吃法。鼠尾草在義大利是重要的香草植物,毛茸茸的表面,不喜太多水分,葉子的香氣有種特別的腥香,拿來搭配肉類特別好。重口味的植物搭配肉品的體氣,比如義大利名菜 saltimbocca (意思為:跳進嘴裡)是把鼠尾草與生火腿跟薄豬肉片夾一起,拿到鍋中油炸。熟成豬肉的鮮香跟鼠尾草的氣味交織有獨特韻味。同理,帶著羶氣的肉,燉煮燒烤時放點鼠尾草蠻好。

畫面中央區塊就是鼠尾草了。

我愛花,看到蝦夷蔥花覺得欣喜。

西式 fine dining 餐廳,料理視盤面如畫布,帶著蔥味顏色妍麗的小花,就可以是其中星星般亮點。跟農人說這花好,農人也說,菜商跟他說,若有花他都要收,叫他記得留。

粉黛的「蔥花」本人。
帶花的蝦夷蔥,對精緻餐廳來說花更是能提供視覺和品味體驗的素材。

跟盤商合作的菜農,除了把植物種好種美,按時生產,養育出符合規格的作物恐怕是最大挑戰。萬物生長有其時間,每日微氣候變化有看天吃飯的成分,但菜商與餐廳排程面對的是商業理性計算的商品週期。在這三者拉扯的時間表中,跟著植物生長往前奔跑,不跌倒,是農人的技術活兒。

在地人的種菜哲學

第二個拜訪的是當地人的菜園。

臺北市長柯文哲曾說要對社子島「輾過去」,對開發持疑慮反對的住民做成小海報表示抗議。

社子島當地居民有些人是不願意交割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的。走在巷弄間有反對土地徵收的小海報張貼。過去社子島因為被河夾擠,河汛氾濫,土地難以商業使用。如今臺北城市發展擴張,未開發土地所剩無多,於是社子島這塊河與河包圍的土地,也納入考量。

當地居民習慣的地理生活範圍,是日常連接著士林大區,過河到淡水、蘆洲買菜,商業在臺北都市的日子。菜園是尋常的,是經濟收入來源,也近乎是共享的。反對土地開發的居民規劃了一個有機菜園,讓同道中人種植蔬菜,也讓來客體驗田園之樂。

社子島人閒暇時,可以在庭院前、宮廟前推張小桌子打四色牌、麻將交誼;同樣的,社子島人在菜園的工寮和瓜棚下抽煙聊天,亦是人際日常。

桌椅是菜園邊日常擺設,王大哥帶土的腳板也把入園當作日常。

即便不靠務農為生,社子島人能說一口植物經。

翹腳在瓜棚下看盤的王大哥,說起種瓜有心得。

「你要藤蔓生瓜,要給它三個支點,有安全感才會把瓜放下來。」

「植物要有安全感才會結果。」

王大哥指著瓜藤,解釋棚架與藤蔓依靠的關聯。有足夠依靠的瓜藤,才會結出完整的瓜果,不然很容易中途萎去,這是他長年觀察種植的心得。

種瓜種菜,不是王大哥維生法門,頭頭是道的心得卻如瓜藤一樣伸長。

社子島現在的環境,是王大哥這樣反對開發的地方居民最安心舒適的環境,能夠瓜瓞綿綿,不想人若植物,換盆了還得重新適應扎根土地。

人跟植物互相比擬,社子島居民娓娓道來,並非刻意展演。

菜園旁午餐,絲瓜等蔬菜是菜園所生,特別清甜。

午餐歸返,社子島蔥油照看往後的餐桌

此時初夏,菜園裡長了小黃瓜、青椒、胡蘿蔔。紅蔥頭長成的珠蔥鬱鬱蒼蒼,正是美味時節,菜畦裡的莧菜正嫩,採收回家吃起來一點渣都不會有。是日在菜園工寮的餐桌上,我們享用了田園長出的甜玉米二吃,水煮與排骨湯。田中醜豆與絲瓜炒起來清甜,搭配蘆洲市場買來的雞肉炸丸子,我感受到臺北難得的清閒。

離開社子島,抱著爆量的蔥:珠蔥與蝦夷蔥,決定用蔥油醬來封存此地醇美。

五月的社子島珠蔥,猶有春蔥鮮嫩。

蔥洗乾淨,剪刀剪開蔥白以及蔥綠。因為蔥綠末端細,蔥白水份多,我喜歡分開處理。起油鍋,120 度慢煎炸蔥,到微黃脫水,油吸收蔥的綠色,廚房飄散香味,加入醬油與糖,製作成上海風味濃油赤醬的蔥油醬。

一大把蔥僅得一玻璃罐,拿來拌麵下飯口味很好。更重要的是,原本不耐放的嫩蔥,可以在瓶罐油封中延長美味的壽命。保存食的意義正是如此:可以更好吃、可以吃得更久、可以吞下田園盛產的美意。

盤點社子島收穫作結:辣椒葉(左上)、小黃瓜、紅蘿蔔、茄子、佛手瓜、青椒、日本大蔥和莧菜。大蔥因為體型太大,另外煮湯了。
那天看博任的女兒拔大蔥,以後她會認至少三種蔥了吧?

延伸閱讀:


【產地與飯】

正職工作需要服膺報導格式,正經八百地談面前料理,竭盡真善美的技藝,尋找合適角度介紹產品生產者料理人。因此這個專欄是退回到自在一點的觀察者角色,而剛好筆者我也蠻懂吃的、產地的、食物的、料理的事。來跟大家分享產地、食物與生產者,追索與解謎的旅程。

【作者簡介】

毛奇/飲食工作者,居住於臺北市淺山,文字、採訪、料理等種種匯於一鍋。經營「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粉專,類同名出版《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相信李維史陀說的「食物是人類吞嚥自然的方法」,曾經在義大利學習飲食,臺灣受人類學訓練,走菜市場、拜訪產地與料理人,是日日實踐。

編輯/農傳媒數位主編 陳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