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產蛋,藏身檳榔園的鵪鶉生態基地

鵪鶉

鵪鶉屬於雉科,和雞的習性相似,都跑得很快。

文字/謝欣珈 攝影/陳建豪

夜市的煎鳥蛋、佛跳牆的白煮蛋、淡水的小鐵蛋、觀光區的小茶葉蛋,小巧可愛又營養好吃,這些都是鵪鶉蛋。高居臺灣蛋品銷售第二名,土雞蛋還略遜一籌,可是為什麼菜市場、生鮮超市都買不到新鮮的鵪鶉蛋?外型像鳥,卻又像雞一樣飛不高的鵪鶉,其實叫聲意外地宏亮?一起來「鵪鶉之家」認識鵪鶉吧!

跟著「家長」何慶戊走進位於屏東潮州的鵪鶉之家,嘰嘰喳喳的叫聲如潮水襲來,偶爾幾聲像是急促的電鈴般響,「那是公鵪鶉的叫聲,在一樓叫十樓都聽得到。」這裡有八種鵪鶉,肉用的非洲鵪鶉、香檳鳥、黃莎薇、白莎薇體型較大;蛋用的紅眼鵪鶉、日本黃羽、中國黑羽體型較小;最迷你的藍胸鵪鶉是臺灣唯一的本土種,警覺性最高。

由外而內感受鵪鶉特性

何大哥打開籠子,迅速抓了一隻最遲鈍的香檳鳥,讓我們觀察屁股,「有一顆粉紅色的精囊就是公的。」母的則可以摸摸牠兩腳之間的骨盆腔,「原本是密合的,生完蛋之後就會打開。」鵪鶉的骨頭好細、羽毛好軟,用手指輕輕摸牠的頭,牠會舒服地瞇起眼睛。要是不敢抓牠,有些品種也能從羽毛判斷公母,像是黃羽鵪鶉母的羽毛上會有斑點,公的沒有;公的藍胸鵪鶉胸口會有明顯的一圈白色羽毛,像是圍著領巾。

籠裡鵪鶉們的嘴巴和屁股不斷抖動,是正在散熱,「牠們怕冷又怕熱,所以冬天、夏天都會長得慢,生蛋少。」且鵪鶉生性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嚇到罷工停產,所以飼養環境最重要,鵪鶉之家選在一個偏僻安靜之處,「鵪鶉安心就會固定產蛋。」有趣的是,養在不同環境的鵪鶉,產蛋的良辰吉時也不一樣,「我這裡都是下午4、5點開始生;朋友的鵪鶉則是在半夜11點才開始生。」

闢出一條生存之道

問起鵪鶉種種都難不倒何大哥,這是他投入鵪鶉產業五年的成果,但一切並非一帆風順。臺灣最早養鵪鶉不像現在蛋、肉用途分明,只是純粹觀賞,直到四、五十年前才開始養來賣蛋。起初只有零星幾戶蛋量不高,後來餐飲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養殖戶開始合作,集中在彰化、嘉義、臺南大規模養殖。目前鵪鶉產業九成為蛋用,一成為肉用。鵪鶉肉多販售給山產店或法式餐廳,屏東楓港路邊常見的「烤鳥仔巴」也有使用淘汰的蛋用鵪鶉,鵪鶉即使老了,肉質也依然嫩而不柴。

不像雞蛋到處都有,生鮮鵪鶉蛋幾乎不會流入市面,一般人能買到的都是加工過的水煮蛋、鐵蛋、皮蛋,有著花花蛋殼的鵪鶉蛋就只會在夜市煎鳥蛋的攤位看到,畢竟跑到一天產十幾萬顆蛋的養殖大戶那,想買一斤五、六顆蛋簡直像在開玩笑。也因為鵪鶉蛋的通路幾乎被大場壟斷,像何大哥這樣養不到五百隻、一天產量只有幾百顆的小小個體戶,便很難在市場存活。

賣不出去的蛋,何大哥也有加工成皮蛋在網路賣,甚至到夜市擺攤,卻總不是長久穩定的通路,直到一次屏科大找上他想買鵪鶉,才讓他發現與學校合作似乎是另一條可行之路,且他細心飼養的鵪鶉食用天然穀物飼料,頭好壯壯不易得病,適合養殖研究,口耳相傳後竟然慢慢開闢成一條生存之道。

鵪鶉雛鳥出殼
鵪鶉雛鳥出殼前會先把蛋殼啄出一圈裂縫,再用身體把蛋殼頂開,慢慢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