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價值好、國內栽培需求成長 新興果樹藍莓組培苗明年初開賣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成功開發出藍莓組織培養苗量產技術,組培苗溫室栽培3年可結果實。(圖片提供/種苗改良繁殖場)

藍莓是原生北美洲的多年生灌木、小型漿果植物,漿果果實含有豐富營養,以及花青素、酚類化合物等抗氧化物質,深受消費者喜愛,臺灣多自國外進口,但近年國內已有不少農民嘗試栽培。為了滿足果農栽培的需求,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成功開發出組織培養苗量產技術,預計明年初可生產約500株的組培苗供農友訂購。

藍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是全球重要經濟果樹,果實除了可鮮食,也可以加工製成果乾、果醬等產品,或萃取製成保健食品,臺灣栽培果實產期約在4月至10月。

種苗改良繁殖場助理研究員張珈錡表示,藍莓透過種子繁殖需要生長期比較長,性狀容易變異,因此傳統上以扦插苗繁殖為主,但扦插苗繁殖倍數有限,無法短期內供應大量均質的種苗,因此種苗場開發利用組織培養芽體增殖技術,加上機械自動化生產模式,量產供應優質組培苗,組培苗出瓶栽培成活率在8、9成以上。

藍莓組織培養瓶苗。(圖片提供/種苗改良繁殖場)

藍莓組織培養穴盤苗。(圖片提供/種苗改良繁殖場)

張珈錡說,栽培扦插苗約1、2年可採收果實,市售扦插苗單株售價為數百至上千元不等;從組培苗開始栽培,溫室種植3年可結果,種苗場首批組培苗預計明年初販售,每株25元,未來也可接單生產藍莓組培苗,滿足果農栽培需求,歡迎洽詢。

藍莓栽培需要偏酸性、排水良好土壤,且喜好冷涼氣候,張珈錡指出,以種苗場栽培經驗來說,臺灣海拔400公尺以上環境較適合藍莓生產果實,種苗場所生產組培苗是從高屏地區農民販售扦插苗收集種原而來,品種為「暖地小藍莓」,考量其可在高屏順利生長,耐熱性應該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