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滯銷變熱銷!開箱小農的栽培寶典 臺灣咖啡果園綜合防治管理

咖啡

從栽培到後製,好咖啡的生成蘊藏了諸多細節。

文/何宜嬨 攝影/吳尚鴻、王士豪

隨著咖啡文化蓬勃發展,臺灣精品咖啡的神祕面紗愈發引人好奇。少數同時擁有杯測師與生豆品質鑑定師的咖啡研究員,遇上產銷碰壁的返鄉青農,藉由改善田間病蟲害管理、落實後製基本功,扶植出國產咖啡黑馬「草嶺咖啡」。

「2007到2019年,全臺咖啡耕種面積擴大了兩倍之多,從560公頃成長到1,155.7公頃,代表愈來愈多的農友對於種咖啡的獲利是有信心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副研究員劉千如表示,在嗜好性作物中,咖啡產量位居全球之冠,在臺灣則是僅次於茶葉的第二大飲料作物,因此茶改場自2011年起投入咖啡產業的栽培研究與技術輔導。

茶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股長劉千如
茶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股長劉千如表示,咖啡園普遍屬於看天田,只要確保發芽及開花時水源充足,其餘時間不用過度灌溉。有些農民會用滴灌,較省水也可搭配液肥。

「農民跟業者有『喜歡咖啡』的共同點,彼此之間很像朋友,會互相討論切磋品質。業者出於支持國產咖啡的心,加上看見了本土咖啡品質的竄升,不會執著於砍價。但老實說,我們還是會擔心臺灣咖啡長期的市場競爭力。」據統計,臺灣國內平均一年消費4萬多公噸的咖啡豆,其中國產咖啡豆只占大約3%,其餘均為進口豆。

由於產量少、人力成本高,臺灣咖啡勢必轉往精品咖啡一途,而精品咖啡強調風味,農民從育種、栽培到採收後製的所有工序,必須謹慎管理,方能創造優質咖啡。這些品質上的改變,亦是近年來海內外業者在豆單上添入臺灣咖啡的主因。

咖啡醱酵乾燥機
劉千如研發了獨家專利的咖啡醱酵乾燥機,可依需求設定溼溫度、醱酵時間及乾燥速率,一鍵包攬所有後製工序,便於農民統一管理咖啡風味。

掌握防治黃金期 精準驅散病蟲害

茶改場從生產端著手,協助農民從事品種純化、肥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咖啡的病蟲害種類滿多的,其中炭疽病跟咖啡果小蠹(簡稱果小蠹)是讓農民頭痛的兩大災星。只要掌握防治的黃金時期,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就能有效阻止它們倆的猖獗。」

劉千如解說,炭疽病的防治有兩個最佳時機點,一個是開花期,因為病原菌會從開花部位入侵,當外在環境變悶熱,孢子便會擴散;另一個是下雨前、後,由於雨水會助長孢子散布,一旦天氣轉為溼熱,農民就要留意用藥時間。「我曾看過發病時間不到兩週,葉子跟果樹一下子就變黑死光,只能全部砍掉。趁早使用推薦藥劑,不能等到病徵出現才噴藥。」

咖啡樹開花(左)與未成熟青果(右)
咖啡樹開花(左)與未成熟青果(右)。

她指出,果小蠹對咖啡情有獨鍾,專吃咖啡果實,針對這個特性下手,果小蠹其實很好對付。「採收期結束後,咖啡樹上沒有果實,這時就是最佳的防治時間!果小蠹很小一隻,會鑽進咖啡果實繁衍,沒有果實的時候是看不到牠們的,但不代表牠們不存在,要利用誘捕器來捕捉牠們。」

果小蠹
果小蠹難以肉眼看見,會從底部鑽洞竄入(左),蛀蝕咖啡果實(右)。
遭果小蠹侵蝕的咖啡豆
遭果小蠹侵蝕的咖啡豆(左),果實浮現黑斑、賣相不佳,甜味也盡失。

在誘捕器底部填入肥皂水,再將混合了甲醇和乙醇的誘捕液小瓶子懸掛在誘捕器內,透過小瓶子的揮發孔讓誘捕液散逸到空氣中。果小蠹受誘捕液香氣吸引,飛進誘捕器吸食,中毒後便掉進肥皂水裡,就此永眠。真實果實的香氣遠比誘捕液還有魅力,若待咖啡樹結果才懸掛誘捕器,效果並不顯著。利用生物特性,在對的時機使用合適的資材,農民不用噴灑藥劑傷身,也能成功防治蟲害。

劉千如分析,舊型誘捕器所使用的誘捕液,平均100毫升的量不消兩週便見底,而面積1公頃的農園大約掛20個誘捕器,頻繁填充誘捕液加重農事負擔,導致使用率不高。她優化誘捕液並研發新型誘捕器,不但提高了20%誘捕效率,還延長了使用時效,大約1個月至1個半月再補充誘捕液即可。目前試驗田區的反饋效果良好,農民使用意願大幅提。

新、舊型誘捕器等距懸掛於果園內
新、舊型誘捕器等距懸掛於果園內,雙管齊下。其中新型誘捕器成效卓越,吸引許多果小蠹聞香而來。

不同於炭疽病,果小蠹沒有推薦用藥,若改用咖啡介殼蟲的推薦藥劑,亦能對果小蠹造成一定程度的殺傷力。不過,噴藥並非長久之計,曾有農民向劉千如反應,他一年噴了20幾次藥,依然沒辦法減緩果小蠹的肆虐。「我們建議先把田間管理做到位,像是定期修枝整園、無果期掛誘捕器落實生物防治,從根本做起才能降低事後補救的成本。」

此外,她發現農民往往沒有施足咖啡成長所需的氮、磷、鉀、鈣及鎂等要素,因此從萌芽期、開花期、小果期到中大果期,為咖啡量身規畫4階段的施肥配比。試驗結果顯示,在其他製程不變的情況下,僅改變肥料成分也能增進咖啡口感。該配方已技轉予福壽公司,預計2022年10月推出咖啡專用肥。

善用地域創造風味 多元育種降低風險

「根據農糧署的統計,臺灣去殼咖啡生豆平均1公斤生產成本為新臺幣550~580元,國外生豆則是平均1公斤150~200元。在不考慮其他支出的情況下,就存在這樣的價差了,對臺灣咖啡農來說確實是一大考驗。不過換個角度想,精品咖啡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多樣化的風味,這是農民可以著墨的切入點。」劉千如說明,一個產業的興起,除了試驗單位的技術援助,更重要的是第一線農民持續向前的行動。

「比如草嶺咖啡,當地農民很團結也很積極,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知名度。我常提醒農友,顧好品質後的下一步是擴大耕種面積,才能增加利潤,而不是持續抬高單價。若無法擴大耕作面積,就要考慮間種的可能性,例如檳榔樹跟咖啡樹合種;或者再與其他農友契作,增加產值。」分級管理亦為增加收益的方法之一,諸如品種選育、栽培方式及採後處理,農民可建立一套分級銷售的評判標準。

常見的臺灣咖啡豆來自阿拉比卡群,可再細分成不同種類,諸如波旁、鐵皮卡、藝伎、其他原生種及上述品種的雜交類別。「愈來愈多農友種藝伎也做藝伎的純化,它適合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區域。雖然咖啡是自交作物,但同時有很高的異交率,種子跟母樹會有30~50%的差異,所以農友大多用嫁接的方式來培育,可以降低雜化影響風味的機率。」

除了藝伎,SL34也是近年來受歡迎的品種之一,各方面表現一致、均衡條件佳,屬於穩扎穩打的類型。「優點是產量不錯、海拔敏感度不高,高中低海拔都適種;缺點是不耐病害跟強風。依照精品咖啡重視風味的特點,如果農民想種咖啡但不確定要種哪一支,我會建議從SL34開始,但不要整園只種單一品種,避免哪一年病蟲害特別嚴重時,所有心力都血本無歸。」

茶改場正與農民合作推行「參與式育種」,先由茶改場評估一品種的好壞,接著田區試種,實際汰選適合農田環境的類別,並協助農民取得品種權。劉千如點明,高海拔地區有環境上的優勢,大多數種類均可種;中、低海拔區域則要留意選種,波旁群會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打穩後製基礎根基 優化果園管理綜效

「除了種植技術,我個人很喜歡的部分是後製加工階段。」劉千如於2014年起擔任臺灣精品咖啡豆評鑑賽的評審,2017年起開設咖啡後製課程。「後製加工有助於穩定品質,當農民熟悉基礎技術和安全製程,就可以嘗試不同的後製手法,打造天然健康又具有個人莊園特色的獨特風味。」

她將後製工序歸納成採收、醱酵、乾燥及儲藏共4項重要步驟,提醒農友落實溫、溼度的紀錄與管理,藉此掌握影響各批次風味的要素:

•採收

國外咖啡園種植面積廣,盛行機械化採收,就算採到沒成熟的青果,也可做成即溶咖啡分級銷售;國內產量少,以人工採收為主,須留意果實成熟的均一度,若紅果的顏色深淺不一,代表成熟度不同,甜味自然有差異。

•醱酵

果實從樹上採下來,裡面的種子還保有活躍度,善用種子體內的代謝機制,結合不同溫度或有氧無氧的醱酵,甚至導入菌種,創造多元風味。

•乾燥

乾燥是確保咖啡基底風味的重要因素。時節不同、日照時長相異,難以掌握風味一致性,因此拿到豆子後進乾燥機統一乾燥,就能穩住基本風味。建議農友一定要有乾燥設備,目前臺灣知名莊園大多備有乾燥機。

•儲藏

咖啡豆不像茶葉放愈久愈香,最佳賞味期約落在後製完成後2~4個月內。農民看進口豆以麻布袋包裝,誤以為麻布袋是最好的儲放形式,其實不然。那些麻布袋裡面,還有一層材質好的塑膠袋包裹著生豆。雖然咖啡生豆保存袋較貴,卻是必要的投資,能避免豆子老得快。生豆含水率維持10~12%是國際共識,但劉千如覺得9%比較適當,若暫時無法負擔建造專用倉儲的費用,可選擇冷涼通風的密閉遮蔭空間,搭配除溼機來存放豆子。

有鑑於咖啡採收與挑豆耗費大量人力,茶改場未來預計結合自動化系統,替農民減輕農事負擔。除了和業者洽談合作,研發「智慧化生豆挑選機」模擬人工挑豆,亦考慮借鏡開發茶園生產管理APP的經驗,設計咖啡田間管理APP,提升咖啡園管理綜效。

劉千如呼籲,咖啡雖屬經濟作物,但並非高收益保障,除非種植面積達1公頃以上,否則多數人會將咖啡生產作為次要收入來源。若農友想種咖啡,務必謹慎評估地理環境、衡量財力狀況再投入,並搭配產銷履歷驗證、產地認證標章,增益自家莊園的精品咖啡價值。

咖啡園
茶業改良場桃園本場,闢建了專屬咖啡培植園區,研究適合臺灣氣候及地理環境的多元品種。

新農世代團體戰 打響草嶺咖啡名號

花囍田咖啡莊園(簡稱花囍田)莊主林貝珊,既是雲林縣古坑鄉咖啡產銷班第14班(簡稱14班)班長,亦是長期配合劉千如推行田間試驗的草嶺青農。原先從事飯店業的她,返鄉務農的契機竟是6年前家中大姊驟逝的噩耗。「我爸媽非常難過,我不忍心放他們兩老自己在家,就辭掉工作回來陪他們,順便幫忙打理茶園。後來認識我先生,兩個人決定一起種咖啡。」

栽種咖啡的過程中,林貝珊與先生謝宗霖經常面臨求助無門的窘境,遂號召草嶺村民組織產銷班,交流耕作資訊。「2017年產銷班剛成立時,我們找不到輔導資源,因為早期發生的混豆事件,導致整個古坑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時至2019年,古坑農會集結在地農友,成立新品牌「古坑咖啡集團產區(CPAG)」,輔導農民導入咖啡產銷履歷驗證,也契作咖啡生豆、推動集團行銷,林貝珊亦率領14班加入集團產區的行列。

花囍田咖啡莊園謝宗霖(左)與林貝珊
花囍田咖啡莊園由咖啡愛好者謝宗霖(左)與林貝珊(右)攜手經營,熱心籌組產銷班,積極推動草嶺村咖啡產業的發展。

「會認識千如股長,是因為水保局的輔導計畫,在華山跟草嶺開辦咖啡課程。她手把手教我們村莊一群人做田間管理、採收後製跟杯測咖啡,怎麼辨別咖啡的優劣,好的味道喝起來是什麼樣、壞的滋味又是怎麼樣的。」林貝珊笑說,她想起了初次評鑑的尷尬場景。

2022年花囍田獲得「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第四名殊榮,其咖啡風味揉合了蘋果、柑橘及蜂蜜的獨特香氣,回溯當年卻被茶改場評定為「喝起來像中藥的咖啡」。這番評語為夫妻倆的咖啡旅途,留下了難忘的摺角。

「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田區管理做得不完善,後製技巧也得砍掉重練。我們下定決心重新開始,學習怎麼種出好咖啡。」謝宗霖回憶道,自2019年誓言改變,約莫3年光陰,花囍田與14班班員們的莊園名稱便陸續出現於競賽榜單上,逐漸打響「草嶺咖啡」的名號。

「2021年起,花囍田跟茶改場合作病蟲害防治管理,同時也配合咖啡專用肥的生產試驗。大部分農民施肥都是這邊用一點、那邊用一些,也有人說要用雞屎肥。只是這樣東拼西湊,對咖啡的品質提升就很有限。」花囍田占地約3甲,將部分田區劃分成試驗組跟對照組,試驗組用茶改場調配的肥分,對照組則下花囍田自用的肥料。去年年底採收後各別獨立後製,發現兩者的甜度、香氣大相逕庭,試驗組的咖啡質感更加精緻。

「以前報比賽都沒得名,大概心裡有底,知道自己的咖啡不好,沒辦法抬頭挺胸介紹,甚至變得不敢賣。這兩年就不一樣了,當我了解怎麼管理果園、怎麼後製豆子,愈來愈有信心分享、敢出去展售,也鼓勵班員參賽。」林貝珊感慨,有比賽才會有名氣,才有機會證明自身品質。「當別人問你的咖啡有什麼特色,你才能說出個所以然。」

14班每月舉辦一次杯測聚會,相互評比近期批次品質。林貝珊強調,農民不只要懂得栽種,還要懂得品鑑,才能跳出傳統務農框架,做出品牌差異。近年來,參賽班員紛紛傳回捷報,如2021年青山坪咖啡,受美國咖啡品質學會(CQI)肯定,榮獲世界第一的佳績;同年,雲林縣舉辦生豆評鑑縣賽,共取20名,其中14班便囊括了15個名次。

她表示,跟著政府的農業政策走,可減輕農民負擔,帶動班員申請產銷履歷認證,目前將近2/3班員的咖啡已取得產銷履歷。除了共同行銷,未來14班亦將規畫草嶺咖啡莊園的遊程串聯,設計多元體驗活動。

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然褪去,透過茶改場與各單位的媒合支援,農民可更加從容因應時代變化,不但能有效汲取產業新知與栽培技術,亦有多樣化資源以盤點行銷策略、評估轉型可能,成為兼顧作物品質與種田收益的新興農世代。

花囍田咖啡禮盒
古坑鄉咖啡產銷班第14班以藍腹鷴作為寓意發想,設計專屬LOGO印製於禮品袋上,再搭配個人莊園咖啡禮盒作為共同行銷。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