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魚「尚青」?不只讓魚痛苦、更可能有食安風險

細緻的金目鱸魚肉是不少民眾產後、傷後復原的食材選擇,但要買新鮮鱸魚,認定弓魚準沒錯?4日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稱動社)召開記者會,指出這些被尼龍繩穿過如弓狀的鱸魚,不只是延長魚痛苦的過程,更可能有食安的風險,因此呼籲消費者改變觀念勿買弓魚,也要求漁業署應盡快召開產官學界會議,訂定符合臺灣產銷現況及動物福利的規範。漁業署回應,近期就會邀請相關團體開會討論,逐步淘汰不符合觀感的水產處理方式。

一條尼龍繩穿過魚唇部將金目鱸魚向後拉至尾部,繞過尾鰭綁起,俗稱「弓魚」的展售方式在不少傳統市場很常見,根據動社調查,這種被綁起的鱸魚,因為被強迫打開鰓蓋呼吸,雖然可延長金目鱸魚的存活期,但在不符合魚體的彎曲形態下,魚肉的品質卻可能受到魚體內乳酸堆積,而不一定好,只是讓魚感受不必要的痛苦。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說,因為金目鱸魚活動力大,離水後魚體跳動,很快就死了,因此就有人會用尼龍繩弓魚,用固定魚體、撐開鰓蓋來延長魚的性命,不過在綁縛的過程可能會讓魚感受到緊迫,進而影響魚的內分泌系統和組織,影響肉質的口感;此外,在綁繩的過程,因為穿孔、綁縛而造成鱗片掉落的傷口,會在攤商為了延長壽命潑水的過程中,帶來微生物感染的風險。

市場上可見的金目鱸魚販售型態,包含冰鮮、活魚和活綁弓魚,經動社電訪國內17處有金目鱸交易紀錄的魚市場,不少魚市場只賣冰鮮魚,有賣活魚的也並非全部綁繩,有攤商就表示,「很多消費者以為看到魚被綁著就是活,但其實那些魚都死很久了,還有攤商會故意在死後把魚綁起來,讓消費者以為是活的。」黃之暘也說,與其要求業者改變,最需要導正的是消費者「活的就是美味、新鮮」的概念,最好的方式,還是在魚離水後即刻冰昏或宰殺再運輸,「鮮度和肉質才能有效控管。」

目前國內針對水產捕撈、運送和宰殺的過程,除了產銷履歷、清真驗證等標章,在分切魚片的工廠衛生標準上有要求之外,其他並無明文的規範;在動物福利上,與雞、牛等經濟動物相比,水產動物相對落後許多,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針對養殖魚類就有3個動物福利專章,包含活魚運輸、宰殺及防疫等面向,建議漁業署應跟上國際在養殖水產福利的腳步,淘汰不符合動物福利的展售方式,建立降低活魚痛苦的搬運及宰殺的標準。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近期就會邀請關心動物福利的團體,以及養殖水產的產、學界共同討論,逐步淘汰不符觀感和效益的展售型態。

後續報導》首屆水生動物福利研討會登場 漁業署承諾讓弓魚成為歷史

動社表示,被綑綁的鱸魚一方面承受身體的疼痛,一方面開合鰓蓋、嘴巴,痛苦掙扎呼吸,隨著攤商販售時間長短,有的甚至達8~12小時才死亡,而被穿線而過的鰓蓋和尾部的傷口,更可能因為被攤販反覆潑水、浸水而有微生物感染的食安風險。(圖/We Animals提供)

經動社實際訪談攤販,不少攤販表示,遇到民眾想買活魚,反倒會跟民眾宣導,不一定看到活體就是新鮮,可能業者在運輸過程中為了讓魚活著會添加藥品,冰鮮反而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此動社認為為了延長魚生命而綁繩,甚至造成魚因變形疼痛是不必要的,建議消費者要拿掉迷思,也建議官方要跟上國際潮流,以動物福利角度制定符合臺灣產銷型態的宰殺、運輸規範。(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