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別種了!廢園轉作臺灣香檬1公頃年收125萬

俗稱山桔仔的扁實檸檬(臺灣香檬)是臺灣原生種,但過去國人卻少食用,因其富含機能成分川陳皮素(Nobiletin)、橘皮素(Tangeretin)等多甲氧基黃酮,是日本風行的養生食品,近年才漸為國人認識。目前國內以屏東縣為主要種植地區,契作平均可為農民帶來每公頃125萬元收入,今年農糧署更首度納入檳榔廢園轉作輔導項目,有望成為新興綠金產業。

扁實檸檬原生於台灣東部及日本沖繩,臺灣早期並未發現其食用價值,但因其是有長壽村美稱的沖繩島大宜味村日常食材及飲料,日本人投入研究後發現了扁實檸檬富含的機能性成分,才紅回臺灣。目前全臺種植面積約300公頃,主要產區在屏東縣及雲林縣斗六等地,農糧署有意將其打造為新綠金產業,18日召開記者會向消費者介紹其加工產品,並推薦種植檳榔的農民轉作。

延伸閱讀》農產廢棄物變綠金再一招 肉豬飼料添加這一味增重效果好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表示,臺灣香檬富含川陳皮素、橘皮素等機能性成分,是有益健康、適合推廣種植的作物;臺灣香檬香氣濃郁又帶嗆的風味,除了製成果汁,還能加工成茶包、鳳梨酥、蛋糕、精華粉等產品,應用途徑廣泛;目前臺灣香檬每公斤契作價格50元,以每公頃種植500棵,每棵年產量約50至70公斤計算,每公頃至少可讓農民年收125萬元,將是可帶來健康與財富的新綠金產業。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表示,扁實檸檬是高經濟價值作物,日本雖有自產,但因其國內市場需求龐大,仍須從臺灣進口,以彌補供需缺口;著眼於此,農糧署推動檳榔廢園轉作,103至106年已輔導轉作面積605公頃,臺灣香檬比檳榔健康,收益會比檳榔還好,故今年起首度將臺灣香檬納入轉作輔導項目,鼓勵農民轉作。

屏東麟洛的永信蔬果運銷合作社為臺灣種植臺灣香檬先驅,其契作280公頃亦為國內最大宗。永信合作社理事主席邱永豐表示,國內本不食用臺灣香檬,95年日本商社來台尋求合作,他才開始種植,曾外銷日本及中國,目前產量約有6成供國內使用,4成外銷。

邱永豐指出,過去外銷興盛時,每年可銷日10貨櫃,約180噸臺灣香檬原汁,106年起因產量不敷國內需求才停止銷日,但明年起他預計將擴大生產,以生產100萬瓶、約300噸臺灣香檬原汁為目標,重啟銷日;他說,臺灣香檬適合南部氣候,管理粗放好種植,歡迎農民加入生產。

臺灣香檬多製成果汁產品銷售。

臺灣香檬可製成茶包、鳳梨酥、蛋糕、精華粉等多種產品。

農糧署18日召開記者會推廣臺灣香檬產品、鼓勵檳榔廢園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