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化身石斑飼料 換肉率表現不俗 飼料費每公斤至少省5元

養殖漁業為了維持水產生物的健康,不少魚飼料至少有4成須仰賴雜魚製成的魚粉,才能讓魚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然而這些為了供給養殖所需魚粉的雜魚,長久下來也造成海洋生態壓力,且量少價揚,近年國內外均積極開發替代魚粉的蛋白質來源。水產試驗所東部生技研究中心經幾年研究,利用繁殖快速的黑水虻蟲粉等原料開發出低魚粉石斑飼料,成功替代掉7成飼料魚粉,換肉率還能維持1,粗估這款飼料可降低生產成本約1成,近期就會開放非專屬技轉,有興趣的業者可聯繫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水試所指出,能替代魚粉的蛋白質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與動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主要選用取得容易、好消化且蛋白質含量也高的大豆蛋白;動物性蛋白來源則有禽畜加工副產品與昆蟲。不過,大豆蛋白與雞肉粉都有離胺酸、甲硫胺酸等限制胺基酸的含量較低的問題,而蟲粉的蛋白質含量與組成近似魚粉,能填補植物性蛋白或雞肉粉限制氨基酸不足的缺點,但國內能製成蟲粉的蠶蛹或蠅蛆產量相當有限。

近年,國內畜產試驗所在黑水虻的養殖試驗則讓蟲粉替代魚粉有了新的機會,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周瑞良表示,黑水虻成長快速,被視為可發展的飼料替代蛋白質來源,國內尚未有完整法令規範,多是參照歐盟的經驗。過去歐盟禁止將食用廚餘的黑水虻應用於陸上禽畜的飼料添加物中,擔心成為禽畜傳染病病毒的媒介,但並未禁止添加於水產飼料。在水試所的飼料養殖試驗中,也未出現其他異狀,初步認為使用於水產飼料應屬安全。

周瑞良進一步表示,石斑魚為肉食性經濟養殖水產,飼料中的蛋白質比例須高達4成5以上,若僅使用單一的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最多只能替代4成,因此複合性配方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在石斑魚飼料的養殖試驗中,黑水虻蟲粉、大豆蛋白與雞肉粉調配出的魚粉,至少可替代飼料中魚粉7成,也就是說要調出1公斤50%魚粉的飼料,原來需要500公克的魚粉,但使用複合性配方,就能把魚粉添加量降低到150公克,進而降低飼料的成本。

在這樣的比例下,周瑞良說,石斑魚的換肉率還能保有1,與市售50%魚粉添加的優質飼料1.3的換肉率相比,表現已相當不錯;粗估此款複合性的石斑魚飼料,約能降低養殖戶1成的生產成本,每公斤飼料至少可省5元,相當有發展潛力,近期就會開出此款低魚粉的石斑飼料調配比例的非專屬授權技轉案,有興趣的業者可進一步接洽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

周瑞良表示,除了開發石斑魚的低魚粉飼料,研究團隊也進行海鱺魚、午仔魚及蝦等需要高蛋白比例飼料的試驗,未來會慢慢釋出研究成果,讓國內養殖戶可受惠。

隨著石斑魚不同的生長階段,飼料中蛋白質比例也會跟著調整,周瑞良說,現已掌握低魚粉飼料的適合配方。(圖/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