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重生計畫,找回海口青年生力軍

「希望之海」藝術裝置

芃芓藝術工作室在老街圓環以蚵田意象打造「希望之海」藝術裝置,象徵希望之海永遠在臺西,從創意發想到命名皆邀集在地人參與設計。

文字/李怡欣 圖片提供/海口放送

海風陣陣,走在雲林臺西的中山老街,不見富麗堂皇的傳統建築、人聲雜沓的小吃店,冷清的街道店門緊掩、房屋破敗,很難相信這是雲林沿海最早開發興盛的「臺西第一街」。2021年水牛設計部落受公部門委託,進駐老街修頹屋、辦商展(siong-tián),歡迎大家一起「踅海街」。不僅阿公阿嬤歡喜「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也相約回來,開始思索在家鄉生活的可能性。

從臺北回來臺西、現在是國中英文老師的丁盈茜,去年夏天看到水牛設計部落發布在「海口放送」粉絲頁的中山老街改造計畫,「竟然有團隊在這邊做有趣的事情!」她立刻主動報名駐點實習,還拉考完國考的好友曾孝榮加入團隊。

海口是臺西的舊名,中山老街一方通往海港,另一方進入市區,自從日治初期臺西港取代五條港成為主要港口後,成為雲林海線的政商中心。

但其實在參加活動以前,兩人對老街記憶稀微,因為在他們的學生時代,街上店家早已所剩無幾,頂多下課後和同學逛書局或文具行,或是跟媽媽去玉津烘焙坊買麵包。從「在地最高學府」臺西國中畢業以後,他們離開家鄉升學就業,朋友們近一點的到麥寮工作,其餘四散臺灣各地,只有少數家裡做生意的人,可以回來臺西工作。

打開塵封的海街記憶

玻璃門封印著租書店、報廢的電玩機臺棄置騎樓……宛如末日空城的中山老街,時空定格在二十多年前──1998年台塑六輕工業區開始營運,工作機會跟商家流向麥寮,老街頓失人氣,人去樓空的屋子倒的倒、門窗破的破。但仍有在此生活的人記得老街熱鬧過,海口放送團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從店家、住戶敘說的故事拼湊昔日記憶。

臺西村村長賴俊傑是老街興衰的見證人,他還在念國小的1960年代,政府與海爭地,在臺西開闢海埔新生地發展養殖漁業,全鄉人口一度多達五萬,「街上每間房子都是做生意的,布莊、理髮廳、西服店……晚上7、8點人還是很多,麥寮、東勢、四湖的人都會來這裡買東西。」臺西囡仔放學就到街上打撞球、看電影、去租書店追漫畫連載。然而後來產業轉型、養殖業沒落,人口一路下滑,如今剩下兩萬出頭。

走訪老街店家,曾孝榮才知道成吉米廠已傳承四代,理髮店常有村民在騎樓聚會聊天,精美唱片行至今還賣著小虎隊的海報跟卡帶。團隊更發現了隱藏版職人與素人藝術家,丁盈茜說:「我的叔公是做手工鳥籠的,但這次我才知道全臺灣有七成的手工鳥籠都是他們做的,而且會依據不同鳥類調整籠子的設計。這件事讓我滿驚訝的,原來這裡有很多人默默做著有趣的事,只是我們不知道。」

日本時代的辰野式山牆
日本時代的辰野式山牆因道路拓寬、房屋增建成為內牆,時隔一甲子後終於重見天日。

海口魅力熱情放送

如何找回臺西的活力?水牛設計部落的呂耀中跟林睿騏從空間設計專業切入,整理街區老店環境,並將五間頹屋改造成居民休憩空間。過程中呂耀中意外發現有的屋子竟然藏著時代更久遠的房屋結構,原來1957年道路拓寬,許多街屋拆除改建,但當時經濟不發達,便以水泥與磁磚在舊有的建築上加蓋或強化。其中有間頹屋藏著歷史近百年的辰野式山牆,經過改造終於重見天日,讓人看見當地建築型態的演進歷程。

而在認識臺西的歷史以前,人們更直接留下印象的,也許是建築磁磚的靛青、魚塭波光粼粼的金黃,或是蚵殼相碰的清脆聲響。海口放送計畫的平面設計團隊「日一寸文化」舉辦工作坊,採集地方的聲音與色彩,創建「跟著聲音/色彩去旅行」的線上地圖資料庫。此外還有請人開講臺西故事與地方創生行動的「海口會客室」,看網路直播聽臺語海口腔,才知道多數人說蚶仔(ham-á)的蛤蜊,臺西說法是粉蟯(hún-giô),在臺西人的臉書社團中引發熱烈討論。活動迫於疫情改為線上舉辦,卻打破時空限制,吸引外地人及離家在外的臺西人參加,是團隊的意外發現。

鳥籠職人特地為海口放送計畫打造結合鳥籠與地方特色的藝術裝置
鳥籠職人特地為海口放送計畫打造結合鳥籠與地方特色的藝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