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究小食】不開模,不成魔

台式雞蛋糕

文字.攝影/范僑芯(佐餐文字)

回想年幼時常泡在圖書館,其實不怎麼專心讀書,一心等待下午2點就會出現在圖書館旁的雞蛋糕攤車。許多人應該都跟我一樣,在那喊著「媽媽給我十塊錢」的年紀,一包雞蛋糕就是最奢侈的甜點時光。雞蛋糕對我、甚至對大多數臺灣 人而言,絕對是臺灣小吃的經典之一。

關於台式雞蛋糕的緣起, 坊間是這麼流傳的:「起源於1950年代,某位老闆為了不浪費破掉的雞蛋,便嘗試加入麵粉、牛奶等配料弄成漿糊狀,再經烘烤而成,後來模具設計成小小雞蛋形狀,倍受喜愛。」但如果去問香港人雞蛋仔的起源,你會意外地發現:咦?怎麼跟台式雞蛋糕一樣(笑)?

世界上類似於台式雞蛋糕這樣把麵糊倒入某種模具的食物很多,若以時間軸來看,從打頭陣的歐式鬆餅、中國槽子糕,到18世紀誕生的荷蘭小鬆餅(Poffertjes),再到1918年出現在日本關西地區的寶貝卡斯特拉(ベビーカステラ),直至約莫1950年代出現在街頭的香港雞蛋仔等等,要說是誰影響誰,還真無法說得準,畢竟麵粉、雞蛋、牛奶這基本三元素,世人皆可取之用之。

況且,從製作角度去看待,雞蛋糕之所以稱為蛋糕,是因為麵糊裡有無數微小的氣體支撐,使其產生如海綿般的蓬鬆口感,與單單將雞蛋麵粉牛奶拌在一起的純液態麵糊相比,就有大大的不同。

讓蛋糕內部產生氣體的方式很多,最常見卻也最繁瑣的手法,就是以機器打發蛋白,產出均勻綿密的氣泡,再拌入由蛋黃與麵粉組合而成的麵糊;又或者投入酵母,讓酵母在麵糊的餵養中成長,產出的二氧化碳恰恰成為糕體的氣泡,但缺點是酵母的發酵程度較難掌控,氣泡也沒辦法像打發蛋白那般綿密均勻,支撐力較弱;更快又好控制的方法,就是加入無鋁泡打粉或小蘇打粉。台式雞蛋糕多數採用第一種方法,但某些商家會酌量使用無鋁泡打粉或小蘇打粉。

坦白說,端看製程與原料,台式雞蛋糕並沒有太迥異的特點,但是雞蛋糕確實是我會介紹給國外朋友的小吃,它究竟有什麼魅力?經過幾天的公主徹夜未眠,我終於想到,模具也許才是台式雞蛋糕的重點。

PROFILE

范僑芯 不是很勤儉但很硬頸的客家人。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踏上想不開的廚藝之路。為了追尋臺灣飲食文化的根本,秉持著以農為本的精神,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陰錯陽差開啟寫作人生,以粉絲專頁「佐餐文字」闖蕩江湖,著有《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分享各式珍饈故事,展開執筆持刀的生活。

新竹中央市場口的鄭家祖傳雞蛋糕
新竹中央市場口的鄭家祖傳雞蛋糕創立於1968年,是我目前找到歷史最悠久的雞蛋糕攤,也是好幾代新竹人的回憶,模具是復古到不行的梅花雙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