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綠色照顧站 攜手農村長輩玩出田園療癒力

和美綠色照顧站

文/楊雋珩 攝影/王士豪

臺灣農村人口結構老化嚴重,為了營造高齡者在地安養的友善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2020年起,擴大輔導全臺31家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以下簡稱綠照站),歷年來高齡輔導工作深受好評的彰化縣和美鎮農會,也名列其中。在農會總幹事謝燕如、家政指導員謝佳純和園藝治療師黃淑菁的用心耕耘下,和美綠照站的課程設計融入園藝療育的概念,每堂課都有料又好玩,讓參加的爺爺奶奶們自我調侃「玩到都不想回家啦」!

你心目中的幸福農村是什麼模樣?「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陪伴農村長輩十幾年的家政指導員謝佳純心中的理想,也是和美鎮農會致力建立在地綠色照顧網絡的原動力。透過成軍多年的農村志工隊輔助,農會與在地青農、農場合作辦理各項樂齡療育活動,也積極說服退休老農、農村婦女加入農會高齡班和家政班。近幾年農會乘勝追擊,結合國內風行園藝療育的趨勢,帶著長輩一起悉心打造栽種園地,安排體驗高架花臺等友善設計,甚至到玉米田、小黃瓜溫室享受採收之樂,種種努力讓和美鎮農會獲頒「第一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獎」的殊榮,同時補助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期望將他們的典範,成功推行到周邊社區。

園藝療育課喚醒學習魂 幸福是有人一起吃飯聊天

「2019年農委會開始推綠色照顧計畫,我們才好像有被『正名』的感覺,其實相關措施我們一直都在做!」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自信地強調,營造友善高齡的生活環境無法一蹴可及,農會今日能夠有「錢」又有「人」、持續落實綠照政策,是無數農會職員共同的心血,及那份「每個人終有一天都會變老」的同理關懷。

跟著謝燕如穿過農會停車場旁的綠照站花圃,走進前身為供銷部第12號倉庫的綠色照顧示範站,不超過百坪大的空間配置,包含教室、療癒庭園、菜園子和廚房。提供的服務項目多得數不清,從獨居長者訪視送餐、健康諮詢、園藝療育、共食到綠體驗參訪,不僅關照高齡者飲食營養等基本層面,也帶入促進長輩社區參與與友善環境知識的元素。謝燕如欣慰地說:「這裡有伴、有老年人自己的語言,長輩多了休閒娛樂的場域,大家都跟我說『有人陪吃飯、聊天就是最幸福的啊!』」

園藝_種植
農村長輩對摸土、種植並不陌生,卻在課程中展現對園藝旺盛的好奇心和學習力。

細看綠照站編制,一手催生策畫的謝佳純說明,綠照站目前分成2班、各30人,第一班的長輩年紀較大、最高上看92歲,第二班大約70歲左右。別以為老年人上課容易「度估」、參與度不高,學員互動有如志同道合的同學,像小學生一樣七嘴八舌、笑得東倒西歪是常見風景。而綠照站的魔法就在每週的「課表」中,尤其是每週三、週四的「園藝療育多元學習」,是爺爺奶奶們最期待的時光。為了喚起他們的歡笑與活力,身兼多肉植物青農和園藝治療師身分的黃淑菁老師,教學從賞心悅目的多肉植物組合盆栽、浮游花、乾燥花、蝶谷巴特、檳榔子娃娃,到實用的香草植物手工皂、左手香膏,每週主題都不相同,一整年29堂課絕不重複,還可把親手栽種的花材應用到作品中,長輩當然上的興味盎然。

在上午辛苦的勞作後,緊接著是中午的共餐時間。長輩們享受著志工媽媽烹煮的美食,食材有的是菜園子內一起種的茄子、空心菜、菜瓜,有的選用在地青農耕作的當季蔬果,農會既讓大夥吃到最安全新鮮的料理,又可幫青農促銷,一舉多得。

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中)、園藝治療師黃淑菁(右)與綠照班學員葉何員女士
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中)、園藝治療師黃淑菁(右)與綠照班學員葉何員女士。

採玉米、感受高架花臺設計 綠體驗活動熟悉又新鮮

「老師教的每一堂課我都很喜歡。」學員之一、今年74歲的葉何員女士豎起大拇指稱讚完老師,接著自評:「以前做田很辛苦,孩子細漢又要賺錢,碰這些植物泥土,我很熟悉。現在喔,我感覺我越參加農會活動越年輕,每週來綠照站和朋友抬槓、做花、做拼布,要得老人痴呆症也很難啦!」

不只在綠照站內上課,農會指導員每年也會辦理兩次「綠體驗」,如同遠足的概念,帶長輩到鄰近社區辦活動兼推廣綠照站成果。「像竹園里有一個玉米田農場,農場主人每年都會特別規畫一區,讓志工隊帶長輩去體驗採玉米。」謝佳純舉例,又或者是源埤社區知名的生態教育園區。

綠照站帶長輩參訪玉米田農場(圖片提供/和美鎮農會)
除了室內課程外,綠照站每年固定帶長輩們參訪玉米田農場,學習採玉米。(圖片提供/和美鎮農會)

近年社區與農會多次合作為長輩們的到來,精心設計戶外的園藝療育課程。偌大的園區本身,除了有太陽能板、垂直型風力發電風車等搶眼的綠能示範設施,和大片綠毯草坪、多類型植栽可參訪觀摩,綠照站長輩來此,當然少不了出力手作的部分。一整天的行程中,大家圍在半露天的高架花臺旁,一手拿鏟子、一手鬆土,體驗不需彎腰、彎曲膝蓋,就可輕輕鬆鬆拈花惹草的愉悅。同行的志工隊則是跟著農會指導員走入鄰近的水田,戴起斗笠、撩起褲管種芋頭,即使渾身衣角沾滿泥土汗水,大夥照樣樂此不疲。

「以他們這個年紀來講,大部分長輩心裡都有點空虛寂寞,可是在綠照站,他們每次都可完成一個作品、一件事,他們得到自信心。尤其每次做完,大家都講『啊我要拿回去給我孫子孫女』,帶回家被孫子稱讚作品好漂亮、阿公好厲害,那一定是很有成就感的。」謝燕如補充。

對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輩來說,園藝是個楔子,引導他們脫離心靈的桎梏,藉由活化身體感官,喚起人生篇章中對農事田園一點都不陌生的回憶,卻又能以截然不同的心情,沉浸在大自然生機的單純美好中,泥土草根的氣味、新芽的鮮綠、開花落果的節律……並與周邊生命經驗不斷激撞互動,重拾療癒身心的力量。

高架花臺_園藝(圖片提供/和美鎮農會)
學員前往源埤社區生態園區體驗種花,特別的是高架花臺讓園藝變輕鬆了。(圖片提供/和美鎮農會)
線西鄉繽紛多肉
黃淑菁在線西鄉經營「繽紛多肉」園地多年,店內的植物也提供了她發想活動的靈感。

教學相長,師生一起尬創意 福祉量表檢視進步程度

家住線西鄉,同時在和美鎮農會、線西鄉農會、學校、醫院,都有指導園藝治療課程的黃淑菁點出,園藝治療終極的服務對象畢竟是人,透過她為綠照站學員設計的園藝福祉效益量表,長輩們也可在參加前、後自我檢視。例如剛開始學習,有些人在運動功能項目,自覺手部動作卡卡的,最後上完課程時,分數有改善嗎?有些人在社會互動項目,初期認識的人很有限,一段時間後,是否增加幾位新朋友、能主動問候聊天嗎?

「相較我在其他合作的醫療單位,例如彰化縣芳苑鄉晨陽學園(中輟生中介輔導機構)、彰化市信生醫院精神科,我須使出看家本領,盡力輔導狀況特殊的個案們,和美綠照站的學員,每一個都超棒,積極投入又會互相幫忙。」唯一感到吃力的地方,反倒是她和謝佳純,總得在開課前一起絞盡腦汁發想新教案,白頭髮多了好幾根。除此之外,為了符合兩班不同年齡、程度的吸收能力,以及高齡者室內外活動的安全性,如何簡化流程、選擇工具媒材,讓長輩不至於因為難度太高而氣餒受傷,又可因自力克服挑戰而滿足,也是黃淑菁上課前必做的功課之一。

「有時我更有一種教學相長的感覺。」怎麼說呢?她解釋:「好比說學員裡,有一位種酪梨的大哥,他總是覺得老師教的太簡單,想照自己的方式做一個更有創意的。剛開始難免覺得這麼不配合啊、我講什麼你都不聽,但是幾堂課後,我發現,欸大哥,你這樣做也滿好看的耶!我教方法,長輩自己玩出創意也很珍貴啊。」

仙人掌蝶谷巴特_山蘇上板
園藝療育課程的主題圍繞各種植物花卉,圖為學員作品「仙人掌蝶谷巴特」和「山蘇上板」。

雖然今(2021)年5~8月,受到全國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影響,綠照站課程停課、延至9月初才復辦,但三級警戒期間,謝佳純等農會職員亦秉持「停聚不停食」的理念,穩定提供餐盒給獨居長者,並透過電話問安關心。

深耕在地超過一百個年頭,和美鎮農會展望未來世代,謝燕如眼神發亮:「明年我們想多爭取一點經費,先擴增綠照站軟硬體,把場域建置更完善,有餘力再把班級規模擴大,讓更多人參加。」至於高齡者外的其他族群,農會也與和仁國小等單位合作,一步步推動食育課程、親子共廚活動,欲讓綠色照顧的內涵從根紮起。「我們的推廣面向是從小到老、青銀共創。」和美鎮農會讓和美人的幸福,近在咫尺。

園藝_盆栽
長期關心長輩身心健康的謝佳純分享,有時老年人在家庭裡或剛走出來參加活動,遭受到挫折卻不善表達,「我也會在園藝活動中,用故事分享的方式,讓他們聽故事、感受他人的經歷,讓心靈獲得啟發。」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