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召海上公正之眼 月薪最高上看9萬9「遠洋漁業觀察員」

遠洋漁業觀察員可能要隨漁船工作,蒐集漁獲狀況等各種資訊,並不輕鬆。(圖片來源/漁業署YouTuber影片)

遠洋漁業觀察員可能要隨漁船工作,蒐集漁獲狀況等各種資訊,並不輕鬆。(圖片來源/漁業署YouTuber影片)

漁業觀察員的工作是依據國際漁業管理組織要求而設置,1990年政府開始著手設立檢查員制度,為研究和保護海洋盡一份心力,2002年起執行觀察員計畫至今。目前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和漁業署招聘遠洋觀察員,依照任務所需,被指派在三大洋執行觀察業務,近來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海上觀察任務以太平洋海域為主。

觀察員是海洋資源管理的基石

漁船出海作業,船長須依各洋區作業規定填寫漁撈日誌,為了有效覆核、加強漁獲統計資料的精確度,符合國際社會對海洋管理及保育的期望,並藉此收集一般報表所欠缺的保育類或其他混獲生物,例如海龜、海鳥、鯨豚等資訊、瞭解實際作業的情形,設置觀察員是目前最有效的做法。

透過觀察員海上實地觀察、記錄和採樣,蒐集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輔助漁業相關科學研究,提升遠洋漁業漁獲資料的正確性,並配合國際趨勢,提升臺灣遠洋漁業管理形象。

觀察員工作分為出海在船上工作,以及回國報到後的工作。船上工作時要收集觀察船的資本資料、漁具組成、作業方式、地點、漁獲量、魚體處理及咬食情況、生物採樣、漁獲漁體及混獲生物拍照、協助安裝漁獲回報軟體及訓練船長利用漁船監控系統(VMS)回報漁獲,隨漁業巡護船或海巡艦執行漁業巡護工作、登檢漁船及攝影蒐證等。回國報到後,就是整理各項出海記錄回來的資料,並且做成相關工作報告。

視任務而定,遠洋漁業觀察員需親自測量魚體長度、重量,以了解魚類資源現況。(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視任務而定,遠洋漁業觀察員需親自測量魚體長度、重量,以了解魚類資源現況。(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漁船混獲時補到欖瓗龜,由觀察員放生。(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漁船混獲時補到欖瓗龜,由觀察員放生。(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海上工作不輕鬆  加給幅度也驚人

漁業觀察員試用期間月薪34,605元,試用合格後新進人員的陸上月薪為43,548元;海上執行任務,工作較為辛苦,新進人員海上薪資每月約64,942元,遠洋觀察員執行海上觀察任務派登漁船,會加發任務獎金,也有加班費,海上最高月薪可達9萬9千元。

繼今年上半年招募「遠洋漁業觀察員」後,第2梯次遠洋漁業觀察員開始受理報名,預計10月中旬以前甄試,高中職以上畢業、國臺語流利、健康條件符合漁船船員健康標準即可報名參加甄試,一起守護大海。徵才資訊: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display.xhtml?id=5118 。

除了海中生物,也可能要和海鳥親密接觸。(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除了海中生物,也可能要和海鳥親密接觸。(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測量海鳥鳥喙長度,也是海上觀察員工作之一;當然測量後需要放飛。(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

測量海鳥鳥喙長度,也是海上觀察員工作之一;當然測量後需要放飛。(圖片來源/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