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分類再利用、製成安全飼料再餵豬 農委會:樂見廚餘利用進化

黑豬不吃廚餘可以吃什麼,廚餘不給黑豬吃能做什麼

暫停廚餘餵豬1個月,避免風險物進入養豬場,專家建議應把廚餘做成安全飼料,不要平白浪費廚餘。(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為防堵走私非洲豬瘟肉品進入廚餘養豬系統,9月全月暫停廚餘養豬,但已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討論出現,台灣本土黑豬自救會總幹事曾仁德對此相當擔憂並表示,禁廚餘沒有充分討論及配套措施前,不應急著宣布定案;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專家陳文卿建議,應禁止廚餘「直接」養豬,不是禁止廚餘利用,應將廚餘轉換成替代飼料。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回應表示,樂見廚餘飼料化產業的出現。

立委鍾佳濱今(7)日召開「白馬非馬,剩食非廚餘-落實環保飼料顧地球」記者會,鍾佳濱指出,對於剩食的處理,政府應該鼓勵「團進散退」,即大型牧場的剩食回收作業採集中回收、分類利用、專業處理,才有助於提升經濟規模;對於剩食回收無力處理且稽查不易的小養豬戶,應逐漸讓其退場。

立委黃世杰指出,政府在當前非洲豬瘟侵襲的威脅下,不得已暫停廚餘養豬政策,雖是維護桃園特色豬肉產業所必需,但終非長久之計,農委會與環保署應針對廚餘的再利用,研擬集中回收、專業處理、分類利用的方案,以完善廚餘妥適利用的比例,將廚餘處理政策予以精進,以達到循環經濟,維繫特色豬養殖產業目標。

立委鍾佳濱認為,對於剩食的處理,政府應該鼓勵「團進散退」。(攝影/記者陳儷方)

台灣本土黑豬產業守護志工、屏東內埔農會毛豬產銷班第3班班長曾仁德表示,防疫的終極目標是非洲豬瘟病毒,但傳統廚餘只是傳染途徑之一、並非唯一,他認為廚餘應該被區分為危險致病原及安全可利用兩部分,要防患的是廚餘內會傳播致病的東西,並非「全部的廚餘」,從源頭分類廚餘,再將危險分子抽離並嚴格管控,才是防疫要務,而非全面禁用廚餘。

曾仁德強調,如今非洲豬瘟已經殺到自家門口,不論是黑豬還是白豬,不管是廚餘養豬戶或是非廚餘養豬戶,大家守護自家豬場健康平安的心情一致,產業對話應去異求同,找到共同的目標與作法,只為維護各自利益,無助於防疫。

有關廚餘安全利用方式,陳文卿認為重點在於「禁止廚餘直接餵豬」,應將廚餘轉換成替代飼料,不是直接禁止廚餘再利用,所謂安全的替代飼料有幾種作法,包括高溫蒸煮、集中蒸煮後再配送,例如日本會把廚餘做成液態飼料或是乾燥飼料,應把廚餘做成安全飼料,基於環保、經濟及地球永續發展,不要平白浪費廚餘。

黃金城指出,廚餘只要經過有效蒸煮就沒有傳播非洲豬瘟的可能性,但這次實施暫停廚餘餵豬1個月的同時,環保署已經收掉路邊廚餘收集桶上千桶,高風險的9月以及9月以後,相關單位都必須努力監控這些路邊廚餘桶不會再被掛出來收廚餘,因為農委會對於這些路邊廚餘桶的廚餘流向感到疑慮;至於專家建議廚餘飼料化,或是業者對於集中蒸煮的建議,農委會均樂見廚餘產業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