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幫忙清廚餘?將開放吃廚餘的黑水虻製成乾蟲粉餵家禽及魚蝦

黑水虻是吃廚餘的高手,農委會將開放吃廚餘長大的黑水虻,乾燥製成水虻粉後,可作為家禽及水產動物的飼料添加物。(攝影/許素惠)

為防堵非洲豬瘟,廚餘養豬暫停1個月,吃廚餘高手黑水虻要出手幫忙解決廚餘了嗎?農委會預告將開放餵食廚餘的黑水虻,製成的水虻乾(粉),可作為家禽及水產動物的飼料添加物,最快9月下旬就能公告實施,但仍禁止作為豬的飼料添加物,以降低疫病風險。

昆蟲飼料是近年來養殖業越來越重視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其中,原產於南美洲的黑水虻被視為極佳選擇,因為黑水虻幼蟲以廚餘、動物糞便、屍體等腐爛有機物為食,且幼蟲本身就是很好的動物性蛋白質,等於是把廚餘轉變成優良蛋白質,再把這蛋白質拿去餵雞鴨魚蝦。

現行法規規定,只有吃素的黑水虻,才能加工製成水虻粉作為家禽、家畜、水產動物的飼料添加物,但黑水虻是吃廚餘的高手,若能鬆綁法規讓吃廚餘養大的黑水虻也能做成飼料添加物,可望增加廚餘再利用價值,並提高廚餘去化速度。

根據現行「可供給家畜、家禽、水產動物之飼料」規定,動物性飼料水虻粉,限以植物性飼料餵養所長成的蟲體製成,7月20日預告修正為水虻乾(粉)限水分含量13%以下,且以飼料餵養所長成的蟲體製成者,若是以植物性飼料以外的飼料(例如動物性飼料、廚餘等)所養成的蟲體製成,則限使用於家禽或水產動物;意即法規修正後,吃廚餘的黑水虻乾燥製成的水虻粉,可以作為雞鴨等家禽及魚蝦等水產品的飼料;吃素的黑水虻乾燥製成的水虻粉,才能餵豬。

農委會畜牧處牧場管理科科長蔡昇炎表示,鬆綁程度要以疫病風險為考量,像這次走私非洲豬瘟肉品因可能進入廚餘系統而暫停廚餘養豬,若以廚餘餵養的黑水虻乾燥製成粉再添加於養豬飼料,難保不存在風險,但若跨物種使用,風險降低很多,所以開放以廚餘等非植物性飼料餵養的黑水虻,加工製成的水虻粉可用於家禽及水產動物的飼料添加,但仍禁止用於家畜飼料。

本次修正限制水虻粉含水量要在13%以下,蔡昇炎指出,由於黑水虻幼蟲油比很高,達30%至40%,須先萃油降至10%再乾燥,才能讓水虻粉的含水量降至13%,並有助於原料品質均一化,方便養殖業者調配飼料。曾有養殖業者直接黑水虻幼蟲丟進養殖池餵蝦、餵魚,水質一下子就遭到破壞,加工製成水虻粉添加在飼料中餵食,是比較正確的方法。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主任秘書程梅萍表示,畜試所受限於法規,先前只能以植物性的飼料原料「豆渣」飼養黑水虻,廚餘無法排除肉類成分,因此畜試所沒有用廚餘餵養過黑水虻,黑水虻幼蟲經脫脂後再乾燥磨成粉,用以替代魚粉添加在飼料中,動物採食意願較高。

根據畜試所的營養成分研究,比較粗蛋白質比率,黑水虻脫脂幼蟲粗蛋白質61.7%,魚粉63%,全脂豆粉35.5%,程梅萍說,幼蟲脫脂後製成的水虻粉,其粗蛋白質比率相當於一級魚粉,是好用的替代產品,魚粉的來源不少是海洋捕撈魚種下腳料製成,在海洋資源日益匱乏之時,魚粉應該儘量少用,水虻粉替代魚粉作為飼料添加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