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2050淨零排放 農業部門近日邀集專家尋求試辦碳交易共識

臺灣的農林部門溫室氣體吸收量遠大於排放量,對減碳有正面貢獻。(圖片來源/Pixabay)

農委會估算農林部門溫室氣體排放及吸收量,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806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匯量則為21,507千公噸二氧化碳,意即農林部門的溫室氣體吸收量遠大於排放量,對國家整體減碳有正面意義,吸收量之所以能大於排放量,森林貢獻功不可沒。農業部門有意建立碳權交易制度,試辦碳權交易,促進農業與製造業互利,近日內將邀集專家開會尋求共識。

溫室氣體不斷累積,造成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全球各地出現大旱、嚴重水患、高溫更高或是低溫更低的情況,要遏止極端氣候的發生就是要終止暖化進程,設法讓溫室氣體不再增加是唯一方法。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就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要在2050年達到平衡,各國、各產業部門都得努力。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將啟動全國農業部門相關利害團體的座談,學者、農民、消費者一起來談氣候變遷的農業部門調適策略,農委會也將公布淨零排放的執行策略與方法,邀請各界共同參與。

農委會企劃處長莊老達指出,國內農業部門的碳排放只占1.96%,碳吸收卻占7.25%,有機會建立碳權交易制度在農業部門試辦;歐盟的碳交易價格1公噸大約50歐元,臺灣有綠電憑證換算1公噸新臺幣3,200元,若能成功建立碳交易制度,農業部門有能力貢獻很多碳匯。

臺灣的森林覆蓋率約60%,是貢獻碳吸收的主力,莊老達說,森林每年可以吸收2千多萬噸的碳,以碳權的概念建立交易制度,定價後,製造業就能採購,例如森林的認養、有機農業的認養等等,他舉例如果企業的碳排放需要100公頃有機農業的碳吸收,鼓勵農民將100公頃慣行農業轉為有機農業的經費,就由企業支出,企業買到碳權,臺灣的農業及環境能獲得永續,對大家都有好處,但這只是初步想法,農業部門是否試辦以及如何執行,仍需集思廣益尋求共識。

國內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比例僅1.96%,主因臺灣不是大農國家,且農產結構仍以農作物耕為主,農業生產在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上背負惡名的原因主要是畜牧業,反芻動物在消化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但臺灣畜牧業飼養主力並非牛這類的反芻動物,加上我國農產業結構仍以農作物耕種為大宗,因此國內農業生產的溫室氣體主要以氮肥施用於農業土壤排放為主。

莊老達指出,農委會提供各項減少畜牧業碳排措施供業者採用,養豬業做沼氣發電、畜舍屋頂裝設太陽能裝置,以及近期推動的漁電共生,都是具體的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也維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