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禽運輸交易屠宰有3大危機 動保團體籲雙北廢除活禽交易制度

活禽交易充滿風險與危機,台灣動社呼籲農委會,積極主導廢除活禽交易,改以就近就地屠宰冷鏈運銷,降低禽流感病毒傳播重組風險並保障食安。(圖片提供/動社)

活禽交易充滿風險與危機,台灣動社呼籲農委會,積極主導廢除活禽交易,改以就近就地屠宰冷鏈運銷,降低禽流感病毒傳播重組風險並保障食安。(圖片提供/動社)

在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肆虐人類社會前,出現跨物種感染病毒的「禽流感」被視為最令人憂心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H5N1、H7N9都曾發生禽傳人並造成感染者死亡案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直指雙北家禽交易市場「南雞北運」運銷模式,增加禽流感病毒傳播及重組風險,疾呼政府應廢除活禽交易制度,家禽就近就地屠宰後,採屠體交易並以冷鏈運銷,才能降低健康風險、減少廢棄物汙染,並確保消費者食安。

動社調查臺北環南家禽批發市場、新北泰山家禽運銷合作社活禽運輸交易及屠宰情形,環南家禽批發市場共有52個行口(業主),目前僅剩半數有營業,另有14條屠宰線,每天屠宰5萬隻土雞及4千隻白肉雞,以及2至4千隻肉鵝;新北泰山家禽運銷合作社有22個行口、9條屠宰線,每日交易屠宰約3萬隻土雞,供應北部各地傳統攤商及餐飲業所需禽肉。

不過,雙北並不養雞,家禽來自中南部,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說,高速公路上雞籠層層堆疊的家禽運輸車,一路從產地把活雞載到臺北市及新北市,卸貨後,雞籠又被一籠一籠地往上堆疊,工作人員在惡劣環境下工作,家禽同樣也在惡劣的環境下等待屠宰,造成第1項潛在危機──禽流感病毒跟著活雞全臺跑。

活禽運輸車戴著家禽「南禽北運」。(圖片提供/動社)

活禽運輸車戴著家禽「南禽北運」。(圖片提供/動社)

陳玉敏說,活雞經過數小時的日曬雨淋抵達雙北兩處活禽交易市場,已在籠內奄奄一息,還要經過被抓進抓出的分級理貨過程,造成動物無盡的痛苦,也不斷地讓病毒有機可乘,這是第2項危機。

活禽屠宰過程要放血、燙毛、脫毛、屠體清洗及設備清潔等,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畜禽廢棄物及廢水,雙北沒有化製場無法處理大量固體廢棄物,又得運回中南部處理,對環境造成很大負擔,環境汙染成為第3項危機。

陳玉敏指出,臺北市長柯文哲2019年10月參訪家禽批發市場後就說過應推動家禽就地屠宰及冷鏈運輸,也與新北市政府達成共識,要在新北市建立符合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的家禽批發市場,並成立專案小組協商,但至今空談,甚至在這波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4月26日,宣告「雙北家禽批發市場合併案」破局、合併案先暫擱。

地方政府的合作沒有下文,動社建議農委會應肩負起主導的責任,直接輔導家禽就近就地屠宰,改採屠體交易,並落實屠體冷鏈運銷,廢除活禽交易制度就可一次解決3大危機。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回應表示,不論運輸還是屠宰,在《動物保護法》中都有相關規範,雙北兩處屠宰是提供有色雞(土雞)的批發及屠宰,白肉雞則都是在產地屠宰後送到雙北消費地,要輔導交易制度的改革並沒有困難,但問題在於如何輔導雙北活禽產業的從業人員轉型,這是地方政府遇到的難題。

若雙北不做活禽屠宰,將近7百萬人口所需的禽肉消費,能否充足供應?負責屠宰衛生檢查的農委會防檢局科長賴敏銓說,臺北日平均屠宰量能4萬8千隻,新北3萬4千隻,如果雙北均不屠宰,其他地方的屠宰場有能力解決屠宰需求。

動社指出,先進國家均已禁止活禽交易,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也是由農委會主導才推動成功,在廢除雙北活禽交易,農委會應該更主動。江文全對此表示,廢除雙北活禽交易的問題,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及產業對話,才能處理,畜牧處會跟雙北市政府討論並規劃進程,協助產業加速轉型。

活禽交易市場卸貨情形。(圖片提供/動社)

活禽交易市場卸貨情形。(圖片提供/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