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地治理工程友善生態 林務局《與野共生》圖輯發表

山區排水邊溝、集水井等設施有時是小型動物的死亡陷阱,設置簡單裝置即可讓動物攀爬逃脫。圖為莫氏樹蛙於林道旁排水設施內利用簡易竹木攀爬休息。(圖片提供/林務局)

山區排水邊溝、集水井等設施有時是小型動物的死亡陷阱,設置簡單裝置即可讓動物攀爬逃脫。圖為莫氏樹蛙於林道旁排水設施內利用簡易竹木攀爬休息。(圖片提供/林務局)

臺灣地狹人稠,國有林的溪流、山坡地及道路時常因天然災害毀損崩塌,危及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施作相關治理工程,卻難免衝擊自然生態環境,農委會林務局多年來導入友善生態機制,試圖將工程對環境的擾動降到最小。集結16個生態友善工程案例的《與野共生》圖輯今(25)日發表,收錄包括臺中八仙山林道營造保育類螢火蟲黃胸黑翅螢棲地、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固床工等經典案例,希望將順應自然之道與國人共享。

林務局自106年起,施作國有林地治理工程便導入友善生態檢核機制,希望將工程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收集16個兼顧山村安全與生態保全的工程案例,以淺白文字及工程結構圖解,適合親子共讀的編排設計,希望讓一般民眾閱讀都能有所啟發。

林務局長林華慶指出,山林道路的排水邊溝及集水井等設施有時是山區小型生物的死亡陷阱,但透過就地取材、甚至使用疏伐木,設置簡單裝置、圍網就可讓小動物攀爬脫困,所需經費其實不多。他說,本書出版希望提供公共工程機關參考,也期望親子共讀,讓小朋友學會尊重自然,善用智慧友善生態,不要有人定勝天的心態。

林務局今日發表《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一書。(圖片提供/林務局)

國有林林道上有許多生物活動所必需的微棲地環境,例如小水坑住蝌蚪,石頭是蟾蜍避難所,倒木堆裡有熊蜂,落葉叢更是許多無脊椎動物、馬陸、鼠婦的家。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聯外道路邊溝排水工程,在既有L型溝外圍再設置階瀑狀滯水設施,讓螢火蟲黃胸黑翅螢能在小水窪中完成牠的生活史,這個設計也成為天然觀察箱,方便遊客欣賞、解說教育。

宜蘭出水溪2007年受到柯蘿莎颱風侵襲,上游崩塌造成土石推移、沖蝕護岸,沖毀下游聯外道路版橋,工程除先穩固邊坡、修復版橋,2019年再進行出水溪土砂防治工程,以近自然工法的多孔隙砌石固床工避免護岸受沖蝕。

人禾基金會研究員方韻如觀察到,砌成彎月形的石拱,部分以水泥漿、鋼筋固定,雖可以削弱水流衝擊,但被混凝土固定的石頭無法順水流調整,懸空無法形成自然分散的階梯,反而在石頭下方形成深潭,潭底沒有石頭,無法養育以石頭上矽藻為主食的苦花等魚類,只剩下溪哥捕食被沖下來的昆蟲;但羅東林管處在溪流上保留幾處沒有漿砌的拋排塊石,有自然發育的溪床底質,讓苦花、石賓等在石頭刮食的魚類,以及近溪表面捕食的溪哥,都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與野共生》專書內頁。(圖片提供/林務局)